《创新型学校》读书心得(四)
(2013-09-17 22:21:06)
标签:
教育 |
四、找到切入点
变革之初,很有必要找到切入点。不要遍地撒网,而是要从阻力最小的人入手,从最小的抵制情绪的人入手,也即从明星教师开始推行改革方案。因为骨干教师非常尊重明星,他们会向明星们学习。
对于明星教师,要用活用好,即“人尽其才”。把优秀人才用在刀刃上,不浪费人才,不能过度开发,会削弱明星教师的优势。“一条经验法则就是,有些事情只有我们的超级明星能做的,所以我们得保证他们能够预留出足够的精力去完成这些任务。”能让骨干教师做的事,就不让明星教师做,“把明星教师留在最关键的时刻发挥作用。”
在人员的构成方面,威特克尔认为“只要有可能,就把他们和其他员工编入一个队伍”。建立由明星、骨干、普通教师组成乃至新教师组成的混合梯队,有利于人员之间的互补,更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
在新起步的项目中邀请新员工参加,因为他们不会意识到变革会给自己带来的改变,这只不过是他们需要适应的新环境的一部分。从面试开始时,就可以对新员工进行引导,动员其加入到新的项目中。同时请新员工和老教师共同加入变革,互相交流,到彼此的课堂观摩学习;进行教学录像,请他们观察并反思自己的表现,以实现自我导向的发展。还可以邀请教师加入同事们的课堂,使之改进教学。通过主动学习和观察其他课堂的教师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我看来,威特克尔的这种做法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教师之间以“结对子”的方式进行互帮互学,是校本培训的最有效方法。
对于新项目,要精心规划,充分准备。首先要征集参与项目的志愿者,然后进行筛选,要做到新老搭配,并恰当引入明星教师。一开始,要让新老员工互相观摩课堂,从中受益,并对变革项目产生好感。在变革项目中,还可以让普通教师加入项目,但是要注意采取措施,确保将损失降到最低。在这一过程中,要提醒他们这个项目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希望他们互相学习,使项目能顺利推进。在取得初步成功之后,可以调动全部人员参与。但是也要循序渐进,每次只吸取一部分新的人员加入项目,这种做法也可以称为“步步为营”。
书中谈到,“提高学校教学水准的一个好办法就是采取自主导向的改进方式。何为“自主导向变革”呢?就是“人们通过设定目标、书写日志、制订发展计划、记录日记和自我反省等方式不断提高和改进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可以是:请教师先把自己的课堂情况录下来观摩思考。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教师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发现其中的不足,从而在下次教学中避免类似的错误。而新教师则可以选择特别好的一堂课作为自己的影像记录。“每个教师每年至少录四堂课,其中至少有一堂课要拿出来供大家集体讨论。”这种做法可以促进教学进行自我反思,继而向别人征求改进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一点一滴的累积,教学反思就会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正如作者所说的:“为了收获最多的果实,你得注意选取阻力最少的区域作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