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听课心得

标签:
教育 |
《小数加减法》听课心得
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中心小学
2012年12月3日第二节,在番禺区英东体育馆听了于萍老师上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应该怎样算,又为什么这样算?
出示软尺。
师:这是软起始端。0,1米,1米10厘米。如果这个刻度用,你会吗?
生:1.10米。
师:还可以怎样读?
生:1.1米。
师:这是软尺的末端,1.18米。也就是意味着软尺的刻度是1.18米。这根软尺的刻度一不小心断掉了,从起始端到断掉的地方,多长?
生1:量一下。
生2:除以2 .
师:再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生1:用末尾减前一段的长度,断的长度。
生2:可以把去掉的软尺,……再量一下。
师:这两个同学都是关心断掉的。解决同样的问题,可以用不同的途径,断掉的刻度是——(生:76厘米),如果用小数表示,你能借助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1.18米减0.76米。
师:这样我们就得到小数减法算式,有谁勇敢地上来写算式。
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
师:看来啊,小数加减法跟整数加减法有密切的联系呢?
……
师:你们找到了他们的联系,所以算得特别好,我们要对小数加减法有全面的认识。今天改一改,我不出题了,同学们出,请你开动脑筋,编一道小数加法或减法的。老师还有一个要求,编出一道与这道题不一样的题目。自己想一想,编一编。
学生编题,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
出示学生所编的题目。
1.62+8.2=
师:算一算这道题。
学生板演。
师:这一次你们为什么就不末位对齐呢?
生:可以对齐,末尾添个0.
师:根据是什么?。
生1:小数的性质。
生2:因为小数点对齐,数位就对齐了。
师:我记下这句话了。
十分位上的6表示几个几?你们所说的那个性质就是什么?
生:十分位跟十分位对齐。
师:百分位呢?也就是什么对齐?看来小数点对齐就是把数位对齐呢?为什么数位要对齐?请你举例说明。
生:如果一斤青菜1.62元,一斤黄瓜8.2元,这样个位和个位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和百分位对齐。
板书:9 . 8 2
师:只有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
5.8-1.24
师:这个0要写吗?
生:不一定要写,如果你怕错就写。
师:你真会学习。
出示学生所编的题目。……2.14+1.76=3.90
师:计算结果要简化,末尾的0要省略。
练习。
⑴出示两道题,分别是5.73-0.6和12-0.43.出示这两道题的竖式,用小卡车载着减数运动起来,让学生判断数位是否对齐。
⑵出示:
5.55+0.02=
5.55+0.2=
5.55+2=
让学生计算出结果,比较计算结果,说说有什么不同。
师:结果不一样,为什么?
生:因为2的计数单位不一样。
我的思考:1、由“断尺”引入,有新意。既联系生活实际,又为学生的探究提供资源。2、学生自主编题,主动性强。学生可能编出不同的题目,这些题目为进一步学习提供素材;而且由于这些题目是学生自己编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从中获取成功感。教师所做的事就是引导、点拨、启发,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有目的地选择学生所编的题目作为讨论交流的内容,里边有两道题目是小数部分位数不相同的。教师有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对齐,怎样对齐?并请学生通过举例说明为什么要对齐。学生也非常聪明,举了购物的例子,恰好能用货币单位说明几个数位的关系。3、精心设计的练习,实效性强。用小卡车载小数停车的方式新颖,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数位对齐的问题,能让学生保留深刻、持久的印象。第2 题通过第二个加法“2”在不同数位上的计算,让学生因为“2”的计数单位不同,计算的结果就不同的道理,从而进一步感受数位对齐的重要性。
http://s10/mw690/895fe056gd08fa0c98359&690
http://s16/mw690/895fe056gd08fa60320f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