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决问题》听课心得

(2012-12-11 16:32:18)
标签:

教育

《解决问题》听课心得

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中心小学  余广武

 

2012123第一节,在番禺区英东体育馆听了牛献礼老师上的《解决问题》。教学实录如下:

出示图片。

师:从图上你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1:原来有22人在看戏。

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13人。

3:又走了6人。

师:这22人里边在哪儿?指出来(指名学生上台指出)。这22人既包括坐的,又包括什么?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一共有多少人?

2:原来有多少人?

3:还剩多少人?

师:这是不是好问题啊?我们把这些信息写下来就成一道题了。

投影出示: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有多少人在看戏?

师:在练习纸上写下来现在有多少在看戏。

投影学生练习。

师: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算的,陈育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板书:22613

生:226等于16,再加13等于29人。

师:他说算法,226算出来是什么意思啊?

生:原来有22人看戏,走了6人,还有多少人?

板书:22613

      走了6

 

师:又加13算出来是什么?

1: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

2:又来了13人,加起来。

师:加起来?

生:得数。

师:226是剩下的,在图里边是指什么呢?包括不包括这6人?

生:不包括。

师:226算出来的是不是这部分小朋友啊?是不是就是这部分人啊?226是先算的,先算什么呢?再加上13算了几次啊?

生:2次。

师:这个小朋友的做法,明白吗?还有一个小朋友算的跟他不一样,这个小朋友的算法对不对啊?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先算22人在看戏,再算2213.

2:把新来的那些人加上原来在看戏的人,再减去离开的人。

师:上来指指。其实就是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后面为什么要减6啊?求出来的是什么?

1:得数。

2:还在看戏的人。

师:这两个方法我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得数都是一样的。

2:还有加、减的数都是一样的。

师:走了都用什么?(减)又来用什么?(加)他们饿了,去买面包,图上有什么信息?

生:一共有54面包,我们买了22个面包,我们买8个面包。

师:提问题。

生:还剩多少个面包?

师:还能提什么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面包?就是把做的和卖的都加起来。

2:现在一共买走了多少个面包?

师:谁能解答?

生:228等于30,买走了30个。

出示文字题。

师:看哪位小朋友能把式子列出来 还能把它说清楚。

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写字很漂亮,而且写字的姿势端正,真好!做完的跟同学交流交流。

……

1:做54个,减去一共买起多少个?

2:面包店里一共有54个,被小朋友一共买走多少个,是不是求出一个剩下多少个?

师:能不能把这两个算式也合在一起怎么写成一个算式?

学生写算式。

师:写完之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一样不一样。

出示学生练习:54228

师:你们同意不同意。

生:不同意,因为他没把前面两个数加起来。

师:加?

2:减起来。

师:他们减起来了。

2:他没把前面两个数加起来。

师:他加起来了呀!

2:就是后面两个数加起来。

师:像他这样怎么把后面这两个数加起来?

1:因为228不能减54.

2228要先算,可是这样列式是先算减。

师:我听明白你的意思了。要先算减呢还是先算加啊?但是我们又想先算加,这怎么加呢?

3:搞个括号呗!

师:括号写在哪啊?你上来写。

3:上台写括号。

师:这个知识你怎么知道的?

3:自己想的!

4:课前学习的。

师:大家的想法跟数学里的规定是一致的,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板书:54-(228

师:假如54228,这个题目应该怎样改啊?

生:题目是错了。

师:后面加8应该怎样?说明这个8是不是买走了?

生:说明8个是重新做的。

师:我们要先算228,就要请小括号帮忙。

口算:

1856=

   18-(56=

师:如果你口算快,过程可以不说的。

生:185619.

师:读一下,18减去56的和。

15-(32=

1532=

生:1532的和等于10

生:1532等于14

师:今天学习了……

练习:写在练习纸上。

牛老师的这节课,有几个地方值得我学习:一是重视学生看图能力的培养。当牛教师提出“从图上你知道什么数学信息?”这一问题时,三位学生的回答都不完整。牛老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图上有什么,而是让学生上台指出图上的信息,通过学生之前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把图意完整地表达出来。第二道题也是让学生看图后,说清题意。二是重视学生“四能”的发展。牛教师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连串的要求按顺序依次展开。在学生获取图上的信息之后,教师让学生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学生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事就交由学生自己去做。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看来,大多数学生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三是重视运算顺序的理解。牛教师在第一题的教学中,借助“来了”和“走了”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用加”和“为什么用减”这两个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弄清运算的顺序。特别是解决“一个数减两个数的和”这个问题时,教师不是把结论硬塞给学生,而是出示算式,54228,与学生交流,问:“像他这样怎么把后面这两个数加起来?”“我们要先算加啊!”这些对话引领学生思考,因此就有一个学生“搞个括号呗!”这样精彩的回答。四是教学语言准确、精炼、富有启发性。整节课下来,牛老师就像跟学生聊天,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来课时的教学内容。

 http://s10/mw690/895fe056gd08f94fd12a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