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低年级如何体现代数思想
(2012-04-07 23:56:07)
标签:
杂谈 |
在中低年级如何体现代数思想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中心小学
在小学中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没有正规地涉及到有关“用字母表示数”及“简易方程”的相关内容,但是并不代表在中低年级的教学中不能体现代数思想。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编者有意识地渗透相关的内容。我查阅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至四年级),归结起来大致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用括号表示有关“填未知加数”
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0页,教材结合10的加减法,安排了“填未知加数”的内容。这是教材首次引入有关“填未知加数”的内容。这一内容主要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以及为今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的。在教材的编写上,一方面渗透了用“凑十法“计算的的思维方法。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代数思想的渗透。教材中的例题是7+(
二、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未知数
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2页,教材在思考题中第一次用□、○等符号表示未知数,这是代数思想更深层次的孕伏。两道题分别是□+□+□+□=8
□=(
类似的问题在二年级下册第66页练习十四的星号题也出现了。题目是这样的:在□里填上合适的数。□÷□×□=24
三、用实物图片的形式表示未知数
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0页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练习十八第8题。教材分别用两架天平呈现两道题目。一道题是天平的两端分别是1只鹅,另一端是2只鸭子;另一道题是天平一端是3只鸡,另一端是2只鸭子。已知一只鹅6千克,问题是鸭子(
四、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教材在第29页通过启发学生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然后引入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这是教材首次出现用字母表示四则运算中各部分的名称。即可以用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继而在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中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相关的运算定律。这一过程,是学生学习和认识数学的一次飞跃,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与符号意识的重要过程。
可见,根据课标实验稿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材,是有意识地在不同年级、不同知识领域渗透代数思想的,而且,在编排呈现螺旋上升,由易到难。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需要孕伏。因此,中低年级段的教师都应该善于捕捉恰当的内容,善于寻找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方式,采取逐步渗透的方法,及时训练代数思维;要通过一系列活动使之变得形象,易于学生接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有所悟。从而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