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访的第一所学校是北悉尼的莫斯曼中学。这所中学在当地排名也是靠前的。学校提供大约35门选修课程,仅英语是必修课。询问同行的张学峰先生(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才知道,澳大利亚高中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学生选择面广,所有科目大致可划分为8个主要学习领域,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健康与体育、技术、社会及环境学、外语、艺术。每个领域下设若干课程,总计有120多门,具体课程的设置由学校根据校情、学情选定,充分体现学校的特色,多数学校开30-40门课程。访问了两名中国留学生,他们认为,这里选修课的最大的特点是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喜欢数学的学生数学可以学到第四单元(相当于大学数学课程),喜欢动手实践的可以选择食品加工、服装设计与制作,喜欢表演的可以选择戏剧与舞蹈。打算上大学的可以选学术性强的课程,而计划12年级后去工作的可以学动手操作类课程或VET课程为在TAFE继续学习做准备。而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认真的听课、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想方设法课下搜集资料,不会产生“厌学”情绪,总之在体验中学习,对所学知识最大程度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每年各州划定毕业考试科目的范围之后,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选课(老师会根据长期的观察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大学准备学习方向或是将来希望选择的职业等指导学生确定选修课)。从最基本的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到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编程等,这些课程都可以作为高考科目。所有的备选课程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英语类,属于必修课程。在这一类中共有3门课程,分别为英语、ESL以及英语语言。第二类,包括物理、化学、基础数学、数学方法和专门数学等等。第三类为文科类,包括经济、会计、工商管理、中文、印尼文等等,均为选学课程。无论选哪几门,分值都是相同的,比如音乐、戏剧与经济学、数学都是一样的。11-12年级选课及高考成绩选择可以扬长避短,11年级至少修6门课(12个单元),强势科目可以多修,弱势科目可以放弃,同样可以考全校第一。12年级至少修10个单元(每个单元百分制,学校给分占50%、高考成绩占50%,高考10个单元共500分),好的学校鼓励学生学14-16年单元,学生也可以参加十几个单元的高考,高考成绩只计算其中成绩最好的10个单元。由于高考科目是任由学生根据其兴趣及长项来选,所以高考负担也就不重了。除此之外,在科目内容程度和高考时间上,学生也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如果一个学生在11年级就选了12年级的数学和外语,并提前一年通过高考的话,那么他在12年级再选几门功课,不仅多学到了知识,而且对最后的录取也就更有把握了。
我们现行高考制度下对升学率的关注是全社会的行为,不是单独教育体制改革先行就能解决的问题。各级评估学校方法不断改进,但升学率仍是其中最实在的、最有份量的部分。关键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往往被家长理解为“保证我们孩子上好大学”。所以教师虽被培训了很多新理念,观摩课上新理念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回到常态课还是为了分,高考考什么就强化什么,无法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然而在诚信机制尚未完善的背景下高考是唯一让大家认可的“选拔”机制。

P1美术课

P2学生的作品

P3

P4木工课也是澳洲所有学校的必修课,木工教室里的设备应有尽有

P5

P6这张写字台就是这位学生的成果

P7 摩斯曼中学的教师办公室

P8 智能投影仪在澳洲中学应用很普遍,它的界面跟计算机一样,可以用手指进行操作

P9 服装设计课程

P10

P11

P12 学校的铜管乐队为我们表演

P13

P14 阅览桌对面是隔开的,避免互相干扰

P15 这座教学楼有100多年历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