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教育初探3

标签:
杂谈 |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 来自世界各地120多个国家、140多个民族的人们到此定居。因此, 澳大利亚人口构成的多元化趋势使其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澳大利亚文化以土著黑人文化与早期的欧洲移民文化为中心, 吸收来自近现代移民为代表的世界各地文化元素, 形成了一种由诸多文化融合而成的新文化, 即融合型多元文化。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也应运而生。
澳大利亚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多元文化的语言特色,
从80年代起就制定各项政策法规。1997年5月颁布了历史上第一条官方的语言政策《语言问题国家政策》,
明确规定国家语言的三项原则:
(1)
英语是澳大利亚的主体语言。澳大利亚政府的语言规划中指出: 英语教学必须面向全国,
但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特点, 分别采用三种模式进行教学,
即英语为第一语言、英语为第二语言和英语为外语的三种形式,
以达到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2)
重视英语以外的语言教学。澳大利亚的《语言问题国家政策》中规定,
每个澳大利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 不仅要学习英语,
还要掌握一门其他语言。(3)
重视土著语言的开发与保护。政府在土著居民中开展土著语言和英语相结合的双语教学,
鼓励大家记录和挽救濒临灭绝的语言资源, 通过教育手段使其传承下去。此外,
政府还重视对土著出身的语言教师的培养。
澳大利亚的教育事业除了由各州政府管理之外, 社会上对学校教育事业也给予了鼎力支持。社会教育团体一般是由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教会人士、家长和学校代表组成的董事会、理事会、家长委员会等构成的。这些社会力量为学校捐款、投资, 帮助学校建立大型图书馆、先进的教学设备,资助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学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如政府在全国的学校内设立一个项目———“少数民族教育项目”, 经常有学生家长或知名人士被校长邀请在学校内义务兼课,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维护自身语言的权利, 增加对学校多元文化、多语言环境的适应性, 以达到各民族文化并存。
P1 梅里兰兹中学里的土著学生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欢迎我们
P2 因地制宜简单实用的风雨篮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