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争与和平》(第一卷第二部1-21节,完)叙事概述

(2019-05-24 22:37:06)
标签:

文化

《战争与和平》(第一卷 第二部1-21节,完)叙事概述

第二部

 

第01节 

(概述:一八五年十月间,俄国军队侵占了奥国大公管辖的几个大村庄和城市,一些新兵团又从俄国开来,驻扎在布劳瑙要塞附近的地方,因而加重了居民的负担。库图佐夫总司令的大本营也坐落在布劳瑙。

俄军前线。总司令库图佐夫检阅行进中的部队。部队给养供给不上。已经走了一千俄里,鞋子都破了.

“总司令意欲看见一个完全处于行军状态的兵团——穿军大衣,罩上外套,不作任何检阅准备。”“请那位奥国将军目睹一下来自俄国的军队的凄惨情状。”“因此,兵团的处境愈益恶劣,总司令就愈益高兴。”

——俄军的给养是由奥国提供的,很不及时。

步兵团长,营长,三连长,再三连当兵的受降级处分的多洛霍夫.

多洛霍夫被罚当了士兵,仍桀骜不逊!团长大人本想发发火,耍耍威风,碰上这个茬,也尴尬了,露出了变色龙的嘴脸.贵族子弟,惹不得啊!)

 

第02节

 

(概述:

库图佐夫总司令关心他的士兵,脚上的靴子穿烂了,也看到了。行进中的士兵唱着歌子, “一听见歌声,一望见跳舞的士兵和快活地、脚步敏捷地行进的全连的士兵,总司令及其侍从们的脸上就流露出喜悦的表情。”主动招呼一位上尉连长(季莫欣),曾经的英雄,“伊兹梅尔战役的同志”。对受了处分的多洛霍夫,他也是受人之托给以关照,仍不忘提醒他改过图新。

团长很优秀。“与那些同时抵达布劳瑙的兵团相比较,这个兵团由于团长的严厉和勤奋而居于至为优越的地位。”

士兵整齐守纪,尊敬首长。

安德烈公爵随从.

多洛霍夫与库图佐夫的二十几个侍从之一骠骑兵少尉热尔科夫,两个人都够混蛋,他们在检阅后相见,交谈了几句,多洛霍夫桀骜不驯,身处逆境,仍鄙弃热尔科夫。热尔科夫是在看见总司令关照多洛霍夫,才主动跑来与多洛霍夫搭讪的。由此仍可分出两人之优劣!)

 

第03节

(概述:

奥军大败。“您亲眼看见了不幸的马克。””四万人捐躯了,我们的盟军被歼灭了,”俄军此时“处境极其艰难”。

安德烈公爵受到总司令的赏识重用。库图佐夫给安德烈公爵的父亲写信时说,“因为他兢兢业业、立场坚定、勤勤恳恳,有希望当上一名与众不同的军官。我身边能有这样一名手下人,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库图佐夫总司令身边有太多托人情进来的贵族子弟,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前程与享乐,无所事事,“司令部里只有寥寥无几的军官才很关心战事的全部进程,安德烈公爵是其中之一。”

因此,安德烈公爵在总司令身边的众多副官,侍从中间,也如鹤立群鸡。“多数人,都不喜欢安德烈公爵,认为他是个盛气凌人、冷淡、令人厌恶的人物。”)

 

第04节

(概述:

奥军败了,俄军骠骑兵团某一骑兵连的行军生活照旧是风平浪静。

清晨,当罗斯托夫骑着马儿采办饲料回来时,一通宵打纸牌输钱的杰尼索夫尚未回家。

士官生罗斯托夫伯爵替骑兵连长杰尼索夫大尉保存的钱包不见了,他判断是同一连队的捷利亚宁中尉偷去了。他去索要……一场风波因此而起。

俄军骠骑兵风气:赌博,玩女人,打架……连级军官有仆役;马弁给士官生遛马,老爷给赏钱;有随军商贩;军人的马匹是自己的,还有买卖;作战时,还有控马人员……)

 

第05节

(概述:由捷利亚宁中尉这个窃贼引起的一场关于兵团荣誉的辩论:

士官生罗斯托夫伯爵当众向团长讲了捷利亚宁中尉这个窃贼,“您在旁的军官面前对团长说有个军官行窃……”团长为了维护兵团的荣誉说罗斯托夫伯爵“撒谎”, 罗斯托夫伯爵不接受……骑兵上尉作为骠骑兵团的老战士出来劝解,希望罗斯托夫伯爵向团长道歉……)

 

第06节

(概述:俄军撤退,法军尾随。由总司令派往后卫部队的仆从涅斯维茨基,和后卫部队的军官悠闲地吃馅饼,讲着粗俗下流的笑话。后卫部队的将军派他去传达命令,炸毁大桥……)

第07节

(概述:

撤退的后卫部队一片混乱!撤退的不同兵种的部队,炮车,辎重车辆,马匹,还有逃难的民众,在大桥上挤成一团!传达命令的涅斯维茨基公爵很悠闲的把乱遭遭的人群当风景看。当逃难的人群中有漂亮女人经过时,他还有闲心“目不转睛地望着她们”。还和撤退的骑兵大尉瓦西卡-杰尼索夫开玩笑呢。杰尼索夫可没有这份闲心接他的话茬。)

 

第08节

(概述:撤退的后卫部队保罗格勒兵团,还是有点慌乱。

初次面临生与死的尼古拉-罗斯托夫:

热血沸腾,一往直前!但是,干什么,怎么干,一概不知。冒冒失失!只是炸桥,并不是向敌阵营发起冲锋。

因为捷利亚宁中尉偷窃钱包,他与团长,谁在记仇?罗斯托夫在战场还念念不忘呢!

“罗斯托夫暗自想道。确实谁也没有发觉什么,因为每个人都熟悉没有打过仗的士官生初次上阵时体会到的那种感觉。”

连长瓦西卡-杰尼索夫大尉和骑兵上尉就沉着多了。只是不能痛痛快快冲锋,反而被动挨打,有些急躁。)

 

(1-8节,库图佐夫的部队,步兵,骠骑兵。撤退中的一次胜仗。)

 

第09节

(概述:

撤退中的俄军打了一个胜仗!安德烈公爵作为信使被派往奥地利觐见国王。法国军队的威胁引起宫廷恐惧,奥国宫廷已经不在维也纳,而在布吕恩。奥国临时都城布吕恩的升平气氛,尤其是官僚们的四平八稳做派,令刚刚从战场硝烟走来的 安德烈公爵很是气恼!)

 

第10节

(概述:

“比利宾三十五岁左右,未娶妻,他和安德烈公爵属于同一个上流社会。他们早在彼得堡就已相识,但在安德烈公爵随同库图佐夫抵达维也纳时,他们的交往就更密切了。如果说,安德烈公爵年轻,并且在军事舞台会有远大前途,那末比利宾在外交舞台的前途就更远大了。他还年轻,而他已经不是年轻的外交官了,因为他从十六岁那年起就开始任职,曾经留驻巴黎、哥本哈根。目下在维也纳担任相当重要的职务。首相和我国驻维也纳大使都认识他,而且重视他。”

外交官比利宾,库图佐夫总司令的信使安德烈公爵,一番无需外交辞令的长谈,把当下局势掰了个一清二楚!耸动听闻的根本不是安德烈公爵带来的胜利消息,而是“普鲁士联盟、奥国的变节、波拿巴的又一次大捷”。)

 

第11节

(概述:安德烈公爵一觉醒来,还要进见皇帝。在比利宾的书斋里,他被比利宾及四个担任文官的贵族浮浪子弟所营造的上流沙龙气氛包围。

战区到处是狼藉,战场上流血,伤亡。这里,依然歌舞升平,欢歌达旦,红男绿女,耽于享乐。)

 

第12节

(概述:

安德烈公爵晋见奥国皇帝,一切如仪。当安德烈公爵晋见皇帝之后,“博尔孔斯基得到各方的请帖,整个早上都得拜会奥国的主要官吏。下午四点多钟结束拜会以后,安德烈公爵在回到外交官比利宾住处去的路上,心中想……”形势突变,发生了“塔博尔桥事件”,法军三位元帅以建立友情的口吻,与奥国公爵奥尔斯珀格-冯-毛特恩中将在桥上相见,法军乘机夺取“塔博尔桥”。

奥国“奥国宫廷已经不在维也纳,而在布吕恩”,现在,又要从布吕恩退出了,迁到奥尔米茨。

俄军面临形势更加危险恶劣!

外交官比利宾告诉安德烈公爵,

“保重自己才是您的职责。您把这件事交给那些除此而外毫无用处的人去办吧……没有吩咐您回到部队里去,也没有谁要您离开此地,因此,您可以留下来,和我们一道到那不幸的命运招引我们的地方去。”

如果返回复命,“等待着您的是二者之一:或者是在您还没有到达部队所在地,就已签订了和约;或者是库图佐夫全军败北,蒙受奇耻大辱。”

安德烈公爵毅然返回军队!)

 

(9-12节,安德烈公爵作为库图佐夫总司令的信使出使奥国。)

 

第13节

(概述:俄军出现了混乱的局面。“途中向他传来俄国军队进退维谷的消息,军队不遵守秩序、擅自逃跑的情状证实了这些马路消息。”

库图佐夫大本营里的几个副官,侍从,全无心肝,一问三不知,“我把我要用的全部物件重新驮在两匹马背上,”涅斯维茨基说道,“马搭子装得棒极了。即令要溜过波希米亚山也行。似乎只对逃跑做好了准备。

安德烈公爵见到了库图佐夫及大本营的其他人。巴格拉季翁,身负重任。库图佐夫怀着特殊的心情送别巴格拉季翁。他请求留在巴格拉季翁公爵的部队里,库图佐夫对他说“我本人,本人要用一些优秀的军官。”“前途无量,还有许多事要干”。)

 

第14节

(概述:库图佐夫眼前两条路,都很凶险,他选择了撤退,以保存实力。巴格拉季翁奉命阻挡追击的法军。

即便如此,时间紧迫,主力部队仍难摆脱法军打击。时不我待!天赐良机!“不战而将维也纳大桥交到法国官兵手中这一骗术的成功促使缪拉也试图欺骗一下库图佐夫”, 缪拉自作聪明,故伎重演,宣布停战三天。巴格拉季翁当然接受,库图佐夫的主力赢得三天,得以逃脱,拿破仑得知后立即宣布停战无效,向俄军发起攻击。一场恶战即将降临到人困马乏的巴格拉季翁的四千人马的队伍头上。)

 

第15节

(概述:安德烈公爵来到担任后卫的巴格拉季翁部队,有深入到前线视察。前线的军官,士兵们在寒冷饥饿中修筑工事,“大家的脸上非常平静,就好像这种种情形不是在敌人眼前发生,也不是在至少有半数军队要献身于沙场的战斗之前发生,而好像是在祖国某处等待着平安的设营似的。”

贵族子弟在前线!安德烈公爵,以副官身份,主动要求,到了前线,陪同他的校官是“眉清目秀的男子汉,穿着很讲究,食指上戴着一枚钻石戒指,法国话说得蹩脚,但他乐意说。”在破衣烂衫的部队中很是扎眼。多洛霍夫呢,因为恶作剧受惩罚到连队当士兵。大战在即,他也满不在乎。两军对峙,他用法语与法国士兵斗嘴呢。)

 

第16节

(概述:安德烈公爵仍在视察前线阵地途中。地形,敌我双方工事兵力火力布署,他的脑子里也拟出种种情况之下的应对之策。他也看见官兵的活动,了解部队状态。)

 

第17节

(概述:

“勒马鲁瓦携带着波拿巴的一封望而生畏的书信刚刚驰至缪拉处,心中有愧的缪拉想痛改前非,于是立刻将部队调至中央阵地,并向左右两翼迂回,希望在傍晚皇帝驾到之前粉碎自己面前的一小股敌军。”

    “你瞧,战斗开始了!”安德烈公爵想道,他觉得身上的血液开始更急速地涌上心房。”战争开始了!从战火硝烟可以感受到。“你瞧,战斗开始了!既可怕,又快活!”每一名士兵和军官的面部表情都证明了这一层。

侍从武官——公爵的私人副官热尔科夫,上了战场如同儿戏,见了死亡与流血,就慌了。

安德烈公爵视察阵地后向巴格拉季翁公爵汇报,得到首肯。他随巴格拉季翁公爵来到前线,看到巴格拉季翁公爵的指挥风格,沉着应对,了解部队,深得下心,深孚众望,上下默契。“首长们流露出惊惶的面部表情,但是一走到巴格拉季翁公爵面前时,都变得很镇静了。士兵和军官们高高兴兴地向他致意,在他眼前,都变得更有活力了,显然他们都要向他炫示一下自己的勇敢”

————此节为巴格拉季翁公爵立传. 巴格拉季翁公爵,有库图佐夫的影子。与上下级,与部队的关系,指挥风格,都有相似之处.)

 

第18节

(概述:安德烈公爵目中所见,为巴格拉季翁,及他所率领的部队作传!将军来到阵地最前沿,团长,及身边的副官恳求他离开阵地,不为所动。相信部下及自己的士兵,夸赞向阵地行进的勇敢的部队,在关键时刻,身先士卒,呐喊着率领部队冲上去!

“我们的队列之中响起一片拖长的“乌拉——拉”的呐喊声。我们的官兵,你追我赶,并且赶上了巴格拉季翁公爵;这一队列虽然不整齐,但是人人欢喜,十分活跃,开始成群地跑下山去,追击溃不成军的法国人——”)

 

第19节

(概述:巴格拉季翁公爵所在的阵地发起冲锋,为“俄国军队赢得向后撤退的时间。”“中央阵地的军队向后撤退,仓促而忙乱,但是各个部队在撤退时并没有乱成一团。”左翼因为炮兵团与步兵团头头互不统属,贻误战机,是战还是退?犹疑不定。

尼古拉·罗斯托夫伯爵,盲目躁进,拼血气之勇,后又恐慌。

“这是怎么回事?我没有前进?——我已经倒下,被打死了……”罗斯托夫在一瞬间自问自答。他独自一人置身于战场。他从自己周围看见的不是驰骋的战马和一闪而过的骠骑兵的背脊,而是一动不动的土地和已经收割的庄稼地。热血在他的身上流淌着。“不,我负了伤,马被打死了。”

 

“他鼓足最后的力气,用右手抓住左手,向灌木林疾速地跑去。俄国步兵都呆在灌木林中”)

 

第20节

(概述:在危急关头,步兵团长作为一个二十多年的优秀军官,一下子醒悟了!他要组织部队,但是为时太晚。战场恐惧攫取了一些士兵的情绪,团长已无力阻止逃兵。幸好,步兵连长季莫欣和多洛霍夫这两位战场上的优秀人物既各自为战,又密切配合,英勇善战,挽救了败局!“逃跑者都回来了,几个兵营集合起来,法国人原来想把左翼部队分成两部分,瞬息间都被击退了。”

在中央阵地,炮兵连长图申与他的士兵进入了亢奋状态,在炮兵保护部队撤走后,忘记了撤退的命令,继续坚持炮战,给法军造成迷惑,牵掣法军主力,有力地支援全军后撤。)

 

第21节

(概述:战事暂时归于平静。虽然下达了抛弃伤病员的命令,图申仍利用炮车搭救伤员。巴格拉季翁一间农舍了解战场情况。

安德烈公爵很英勇,但在战场内外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气愤的人与事。如:值日校官与热尔科夫明明贪生怕死,却在巴格拉季翁公爵面前掩盖真相,胡说八道。炮兵连长图申英勇作战却不敢为自己辩白而蒙受冤屈。

他仗义直言,说出了真相。

骠骑兵士官生罗斯托夫受伤了,图申搭救了他。

翌日,法国人没有再次发动进攻,巴格拉季翁的残部与库图佐夫的军队会合起来了——)

(12-21节,俄军在法军重兵逼近时选择撤退。巴格拉季翁率部担任后卫掩护,打了一场恶仗,做出重大牺牲,完成任务。)

 

(第一卷第二部,共21节。高层指挥机构写了库图佐夫及部下巴格拉季翁公爵,指挥风格沉着务实。两场小胜的战争,申格拉本之战,     侍从官员多为钻营追逐名利的贵族子弟,安德烈公爵独树一帜,他的才能智慧在库图佐夫身边受赏识重用,出使奥国不辱使命,主动要求勇敢深入前线,被贵族子弟的贪生怕死及争功诿过所激愤,更被一线官兵的英勇无畏感动。尼古拉·罗斯托夫更是一腔热血,一心只想冲杀、立功。他受伤了。“虽然发布了抛弃伤员的命令”,他仍被被炮兵连长图申救下来。)

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7213111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