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第一卷第三部1-19节,完)叙事概述
(2019-05-27 21:35:33)
标签:
文化 |
《战争与和平》(第一卷 第三部1-19节,完)叙事概述
第三部
第01节
(概述:
这是重要的一节。别祖霍夫伯爵亡故以后,皮埃尔继承了大家业一时长了身价,成了忙人。他成了中心人物。瓦西里公爵费尽心机,掌控了他,而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利尔,作为海伦的姑母,极力做媒拉纤,促成皮埃尔与海伦的婚事。当日玩伴风流云散,他暂且寄居在瓦西里公爵家里。皮埃尔的生活将很快与海伦绑在了一起。
瓦西里公爵这样处心积虑,完全出于本性。
皮埃尔则是少不更事,又缺乏意志力,只有被人牵着鼻子走。)
第02节
(概述:
因为皮埃尔富有,瓦西里公爵就谋划把女儿嫁给他。海伦的命名日宴会,有意安排这一对单独相处。皮埃尔犹疑不决,他着急,不高兴,很无奈。瓦西里公爵在女儿命名日聚会结束后,眼见仍没动静,他干脆走进小客厅,越俎代庖,弄假成真,父女二人配合,总算完结了求婚过场。“过了一个半月,他结婚了”。
皮埃尔,多余的人!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一旦被某一个问题纠缠住了,就痛苦不堪,不能自拔,犹豫不决,被解决了,就陷入新的痛苦之中!
和海伦的婚事,明知不了解,没把握,办不得,可就是下不了决心。由别人牵着走,他倒觉得“这一切应当是这样的,不可能是另一个样子。”皮埃尔想道,因此这件事是好还是坏,没有什么可问的。好就好在事情决定了,以前折磨他的疑团消失了。皮埃尔沉默地握着未婚妻的手,注视着她那美丽的一起一伏的胸脯。求婚之意由老谋深算的丈人代替说破了,初吻呢,由海伦主动了。剩下的,皮埃尔总算例行公事地说了一句“我爱你!”
皮埃尔与海伦的婚事只写了两节!夜长梦多!兵贵神速!)
第03节
(概述:瓦西里公爵把女儿嫁给富裕人家,不择手段,目的达到了。为小儿子娶个富家小姐,正在实施。这一次,他碰上了真正的对手,不好糊弄了。尼古拉-安德烈伊奇-博尔孔斯基老公爵这一关不好过,公爵小姐玛丽亚既有严父,也未必没有主意,不会轻易上当。)
第04节
(概述:瓦西里公爵父子的求婚团队来到童山,童山的主人各有心态,也各有收获。老公爵内心有些慌乱:怕失去女儿,也怕女儿失态。他当着求婚者的面羞辱女儿:“你为客人们才这样打扮,是吗?”他说道,“好看,很好看。客人们在场,看见你梳个新颖的发式,我却要在客人面前告诉你,未经我许可,你以后不得擅自改变衣着。”但是,
老公爵家里的三位女人因为生活的单调扭曲似乎表现得更盲目一些。“正如孤单的女人长期在缺少男伴的生活中常见的情形那样,阿纳托利一出现,尼古拉-安德烈伊奇公爵家中的三个女人都同样地感觉到,在这时以前她们的生活简直不是生活。她们的思考、感觉和洞察能力顿时增强了十倍,她们以前仿佛在黑暗中度过的生活忽然被那前所未有的充满现实意义的光辉照亮了。”
瓦西里公爵的儿子阿纳托利就是一个登徒子,玩弄女性的本性不加掩饰。)
第05节
(概述:三个年轻女性的不眠之夜!她们如此的轻浮令人为之惊叹!难以置信!她们以前的生活令人诅咒!阿纳托利这个花花公子却安然入睡。
老公爵对女儿的言辞激烈的训斥,正中要害!正所谓话糙理不糙,老公爵看的准,有理性。
“只要遇见头一个男人,就把父亲,把一切忘得干干净净,她跑着,梳好头发,摇动尾巴,不成样子了!”
“要记住一点,公爵小姐,我遵守那种做人的原则,少女有选择对象的充分权利。我赐予你以自由。要记住一点:你一生的幸福有赖于你作出的决定。关于我是没有什么可说的。”
老公爵因受辱而大为光火。瓦西里公爵的全无心肝的小公子阿纳托利,居然在求婚时与公爵小姐玛丽亚的女伴布里安小姐幽会,玩弄两个青年女子的感情,而且满不在乎!
在贵族上流社会沙龙几乎无往而不胜的瓦西里公爵这次的求婚之举失败了。
“公爵,我所说的就是我心里要说的一切。我感谢您的诚意,赐予我荣幸,可是我永远不会做您儿子的妻子。”
瓦西里公爵父子的求婚之行,写了三节。)
第06节
(概述:罗斯托夫一家人许久没有获得尼古卢什卡的消息,时值仲冬,伯爵才收得一封来信,他从来信的地址上认出了儿子的笔迹。这一封骠骑兵的家书在罗斯托夫伯爵家里掀起多大的亲情波澜!爸爸妈妈,弟弟妹妹,还有恋人,还有亲朋家仆,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听,哭一阵,笑一阵。满是温馨满是爱。这是一个快乐的充满亲情的贵族家庭。
(1-6节,彼得堡与莫斯科,贵族之家仍呈现和平景象。)
第07节
(概述:接上一节,尼古拉收到了家信及钱。少尉尼古拉来到近卫军驻地找少年玩伴鲍里斯,见到了贝格,还有安德烈公爵。
“我们这次出征也享有荣誉。你本就知道,皇太子经常伴随我们兵团驶行,因此我们得到各种优惠和便利。我们在波兰受到多么热情的接待,出席多么丰盛的午宴和舞会——我不能全都讲给你听。皇太子对待我们军官是够慈善的。”
鲍里斯信奉的是“既然在服兵役,就要尽可能争个锦绣前程,飞黄腾达,目的正在于此。”托关系,求熟人,找门路。贝格呢,看重的是薪俸,是实惠。现在,他又在为当上副官求告安德烈公爵了。
见到总司令身边的红人,“贝格趁此机会十分恭敬地询问,他们会不会正像传闻所说的那样,要把双倍的饲料发给各连的连长?”
尼古拉讲了自己经历的申格拉本之战,直言不讳表达了对副官一类机关兵的厌恶,这与同样经历这场战役的库图佐夫的副官安德烈公爵产生了误会。)
第08节
(概述:阅兵庄严神圣,堪称完美。上下一心,融为一体。俄皇很得人心啊!
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稳若泰山、泰然自若、悠然自得、怡然自得、轻裘缓带。
罗斯托夫,受阅部队的一员,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对皇帝的崇拜至为狂热。)
第09节
(概述:鲍里斯一心想进机关,当副官,他如约来找安德烈公爵,所见所闻,高层的风光及势利,更强化了鲍里斯的念头。
“这时候鲍里斯已经明白,他从前所预见的正是这种情形:除开操典中明文规定、兵团中人人熟悉他也熟悉的等级服从制度和纪律而外,军队中还有另外一种更为实际的等级服从制度,这种制度能够迫使这个束紧腰带、面露紫色的将军恭敬地等候,而骑兵上尉安德烈公爵认为他可任意同准尉德鲁别茨科伊畅谈一番。鲍里斯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决,他拿定主意:今后不必遵照操典中明文规定的等级服从制度,而应遵照这种不成文的等级服从制度服务。”)
第10节
(概述:战争的狂热,崇拜的狂热。军事会议通过了进攻的决议。一次小小的胜利更是蒙住了上上下下的眼睛。年轻的皇上要有所作为,身边又不乏谄媚拍马的臣仆。尼古拉罗斯托夫也急不可耐,打一仗,尽忠皇上。)
第11节
(概述:俄军主战派急于求战。他们判断失误,一是以为拿破仑害怕了,要撤退,二是以为“拿破仑他确实落在我们手上了”,机不可失。拿破仑的主力在那里呢?没谁知道!总司令库图佐夫的话听不进去,安德烈公爵的进言更当成耳旁风。)
第12节
(概述:战前军事会议。主战的魏罗特尔,是预定的战役的干事长,滔滔不绝地讲拟定的作战计划,“魏罗特尔对各种异议都坚定地报以轻蔑的微笑,显然于事前有所准备,无论别人对他提出任何异议,都付之一笑。”
反对举行这一次战役的带兵的将军,“朗热隆的异议是有根据的,显然,异议的目的主要是,他想使这个满怀自信的、像对小学生宣读他的进军部署的魏罗特尔将军感到,他不是和一些笨蛋打交道,而是和一些在军事方面可以教教他的人打交道。”
总司令库图佐夫烦躁不安,昏昏欲睡,打起了鼾。安德烈公爵作为工作人员虽然腹有良谋,但无权表达。“是谁说得对:是多尔戈鲁科夫和魏罗特尔呢,还是库图佐夫、朗热隆和其他不赞成进攻计划的人呢,他不知道。“难道库图佐夫不能向国王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吗?难道不能有其他方式吗?难道因为朝廷和个人的意图而要几万人和我——去冒生命危险吗?”他想道”。)
第13节
(概述:罗斯托夫,打瞌睡,做进见皇帝的美梦。
罗斯托夫巡逻,似乎听到众多法军的声音。他见到了巴格拉季翁公爵,请求从后备队调入作战部队。巴格拉季翁公爵把他留在身边。
法军在检阅,拿破仑发布圣旨。俄军主战派将领之一多尔戈鲁科夫公爵却误判为法军掩护撤退。更可恨的是,没有什么经验的罗斯托夫受命去侦察,走进了敌群,几声枪响,就跑回来啦,军情如何,还是含混不清。)
第14节
(概述:
俄军是主动进攻的一方,但是,行进方向不明,不知敌人在何处,尤其是高层将领临战仍不一致,部队情绪出现紊乱。
“早晨五点钟,天还很黑。中央阵地的军队、后备队和巴格拉季翁的右翼均未出动,但是左翼的步兵、骑兵和炮兵纵队都从宿营地起身,开始动弹起来了,他们务必要离开高地,前去进攻法军的右翼,根据进军部署迫使其右翼溃退至波希米亚山区。”
“因为俄国人没有预料到在山下的河上会遇见敌人,他们在大雾之中意外地碰上敌人了,他们没有听到最高首长激励士兵的话,部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意识:已经迟到了。主要是,在浓雾之中看不见自己前面和周围的任何东西,俄国人懒洋洋地、行动迟缓地和敌人对射,向前推进一点,又停下来,没有及时地接到首长和副官的命令,他们没有去找自己的部队,却在雾气沉沉的不熟悉的地区徘徊寻路。走下山去的第一、第二、第三纵队就是这样开始战斗的。库图佐夫本人待在第四纵队,它驻扎于普拉茨高地。”
“部队满怀着强烈的感情去作战,这种感情开始转变成懊丧,转变成仇恨;痛恨糊涂的命令,痛恨德国人。”
“奥国纵队长和俄国将军在前方发生冲突。俄国将军大声吆喝,要求骑兵部队停止前进,奥国人极力地证明,犯有过失的不是他,而是最高首长。当时,部队感到苦闷,垂头丧气,于是停在原地不动。耽搁一小时以后,部队向前推进,终于向山下走去。”“因为俄国人没有预料到在山下的河上会遇见敌人,他们在大雾之中意外地碰上敌人了,他们没有听到最高首长激励士兵的话,部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意识:已经迟到了。主要是,在浓雾之中看不见自己前面和周围的任何东西,俄国人懒洋洋地、行动迟缓地和敌人对射,向前推进一点,又停下来,没有及时地接到首长和副官的命令,他们没有去找自己的部队,却在雾气沉沉的不熟悉的地区徘徊寻路。走下山去的第一、第二、第三纵队就是这样开始战斗的。库图佐夫本人待在第四纵队,它驻扎于普拉茨高地。”
“时值早晨九点钟。雾霭犹如一片汪洋大海弥漫于山下的洼地,但是在高地上的施拉帕尼茨村,天气十分晴朗。由数位元帅陪伴的拿破仑驻扎在这个高地上。”
“他清楚地看出,盟军都认为他正位于自己的远前方,在普拉茨高地附近向前推进的几个纵队构成俄国军队的中心,这个中心削弱到这种程度,以致足以顺利地予以攻击,但是他尚未开始战斗。”
拿破仑一人独断,思路清晰,判断准确。上下一致。)
第15节
(概述:俄皇与奥皇来到前线。库图佐夫的表现令皇上不悦。
“一名奥国军官戴着一顶绿色羽饰宽边帽,穿着一套白色制服,骑马走到库图佐夫面前,他代表皇帝向他提问:“第四纵队是不是已经参战了?”
库图佐夫不回答他,转过脸去,他的视线无意中落在他旁边站着的安德烈公爵身上。说道:
“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您干嘛还不开始?”亚历山大皇帝急忙把脸转向库图佐夫,说道,他同时毕恭毕敬地望望弗郎茨皇帝。”
“陛下,我正在等待。”库图佐夫一面回答,一面恭恭敬敬地向前弯下腰来”
“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要知道,我们不是在皇后操场,各个兵团没有来齐以前,那里不会开始检阅的。”国王又望望弗朗茨皇帝的眼睛说道,仿佛是邀请他参加阅兵,否则就请他听听他讲话,但是弗朗茨皇帝继续朝四下张望,没有去听他讲话。”
““国王,因此就没有开始,”库图佐夫用洪亮的嗓音说道,仿佛预防可能听不清楚他说的话,这时候,他脸上有个地方又颤栗了一下。“国王,之所以没有开始,是因为我们不在阅兵式上,也不在皇后操场上。”他清晰而明确地说。
国王的侍从霎时间互使眼色,他们的脸上流露着不满和责备的神态。“无论他多么老迈,他不应当,决不应当那样说话。”这些面孔表达了这种思想。”)
第16节
(概述:一八0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奥斯特利茨战役。俄军上层判断失误,一场遭遇战。
“大家原以为法国人在二俄里以外,可是出乎意外,他们忽然在我们面前出现了。”士兵溃逃,一片混乱。“库图佐夫的侍从只剩下一半,只剩下四人,个个都脸色苍白,沉默地彼此对看着。”安德烈公爵擎着军旗,带着一营人冲上去,一声声呐喊,另外的士兵又举起了倒下的战旗……总司令与安德烈公爵生死未卜。)
第17节
(概述:
“九点钟,巴格拉季翁的右翼还没有开始战斗。巴格拉季翁公爵不想同意多尔戈鲁科夫开始一场战斗的要求,并想推卸自己的责任,他因此建议多尔戈鲁科夫派人前去请示总司令。”“那么从分隔左右两翼的约莫七俄里的间距来看,被派出的人员在傍晚以前也赶不回来。”巴格拉季翁公爵拖延进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罗斯托夫作为巴格拉季翁公爵身边的传令军官接受了这个任务。
——罗斯托夫伯爵作为侍从奉命晋见总司令或者俄皇。一路见闻,惊心动魄!“敌人在我军的后方么?不可能……”俄军一方混乱,盟军之间,俄军与奥军甚至对射!)
第18节
(概述:这一仗——由俄皇发起的奥斯特利茨战役,输了。罗斯托夫伯爵作为巴格拉季翁的侍从,传令官,从右翼到左翼,听到了,见到了失败了的俄奥盟军的混乱,死亡,甚至还亲见曾无限崇拜、朝思暮想见上一面的年轻英俊的皇上,而今竟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他坐在一条水沟的边上。“国王脸色苍白,两腮塌陷,一对眼睛眍进去,”他还能向皇上,向总司令库图佐夫请求什么指示呢?
“现在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这一仗也打败了,至于向右翼发布命令的事情,我要向国王请示什么呢?”
“多洛霍夫的一只手负了伤,他带着十个自己连队的士兵步行着(他已经晋升为军官),他的团长骑在马上,这些人就代表了全团的残部。”晋升为军官的多洛霍夫受了伤,仍然
第19节
(概述: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公爵正躺在普拉茨山上他拿着旗杆倒下的那个地方,身上流淌着鲜血,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正在轻声地、凄厉地、孩提般地呻吟。他被俘了,拿破仑欣赏他的战果——被俘的俄军军官。安德烈公爵被交给当地居民照看。
“他的头部感到一阵灼痛,他觉得他的血液快要流完了,他看见他的上方的遥远的高高的永恒的天空。他知道这是拿破仑——他心目中的英雄,但是在这个时刻,与他的内心和那一望无垠的高空以及空际的翔云之间所发生的各种情况相比较,他仿佛觉得拿破仑是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
到了白昼的尽头,他才苏醒过来了,这时候他和其他一些俄国的负伤军官、被俘军官一并被送到野战医院。在转移时他觉得自己的精力已稍事恢复,已经能够环顾四周,甚至能够开口说话了。
在这个时刻,与他所看见和所理解的正直而仁慈的高空相比较,那使拿破仑着迷的各种利益是如此微不足道,他仿佛觉得,他心目中的英雄怀有卑鄙的虚荣和胜利的欢愉,竟是如此渺小,——以致使他不能回答他的问题。
依据拿破仑的御医拉雷的意见,这种病情的结局十之八九是死亡,而不是痊愈。
“这是个神经质的,易动肝火的人,”拉雷说。“他是不会复元的。”——
安德烈公爵属于其他无可挽救的伤员之列,他已被交给当地居民照应去了——)
(第一卷第三部共19节。前6节写彼得堡与莫斯科的贵族生活。瓦西里公爵为儿女的婚嫁费尽心机。他导演的女儿嫁皮埃尔成功了,为小儿子娶到富家女公爵小姐玛丽亚,他带领儿子亲赴莫斯科郊外的老公爵庄园童山,这次,他没能得逞。在莫斯科,罗斯托夫伯爵一家收到儿子尼古拉·罗斯托夫伯爵来自前线的信,一家人欣喜如狂!
后面十三节写前线,主要人物是沙皇亚历山大,库图位夫,安德烈公爵,侍从鲍利斯,由骠骑兵士官生晋升为少尉的罗斯托夫伯爵。以皇上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又误判形势,主动向法军发起攻击,奥斯特利茨战役,结果俄军大败。尼古拉·罗斯托夫亲见了落荒的皇上孤零零一个人坐在一条水沟旁,而安德烈公爵在部队溃不成军之际高举军旗号令官兵,挽救了颓势,自己却负了重伤。)
(战争与和平第一卷所写的贵族和平生活,及同法国拿破仑的战争,发生在一九0五年七月之后,直到当年年底,或一九0六年初。战争吗,则在奥地利,德国的国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