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网友对我博客评论的回复

(2012-05-20 17:25:53)
标签:

杂谈

分类: 养老行业交流

下面是一个网友给我的留言:

1。中国在养老管理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 对于这些先行者,国人如果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出现的问题, 少一分嘲笑, 中国发展的速度可能会快一些. 我想,至少,别人在努力尝试,在积极做养老的事业. 建议学习一下"六顶思考帽", 请先戴上黄色的帽子评价别人.
2。至于你在最新一期博文中提到的问题:为什么把不能自理的老人安置在楼房的底层? 首先,我告诉你,这种安置就是很不人性的做法. 
3。还想更正一个概念: 不是有过几年养老工作经验的人,就可以自诩为养老专家. 
4。"养老小兵" 的评论也需要反思.

 

我的回复:

1。我觉得他说的太正确了,就是因为养老行业大家都是在摸索,所以我才把我的想法总结出来给大家分享,就是为了避免大家再走弯路,假设所有人都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意把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大家分享,那后来人只能自己再从新摸索,再走弯路,再把自己的经验隐藏起来,如果形成了这样的循环,那我们的养老事业是发展的更快还是更慢呢?

我也和几家高端养老机构联系过,表明自己是同行想去拜访和交流,但被大多数机构委婉的拒绝,甚至根本就没有给我答复,相反,拒绝我的那些机构经常能看到有外国同行去参观的新闻,我也很想知道我们的机构是怎么了,难道觉得国内的同行都是间谍,而外国同行都是友邦吗?如果给我留言的网友你知道为什么,也希望你能继续给我留言

不过你的意见也给了我很多的反思,确实我也有做的不合适的地方,解剖案例是没问题的,但我不应该把那家机构的名字说出来,因为这只是个人博客,不是哈佛商业评论,下次会注意。

2。为什么把自理的老人放在建筑物的下层,这个问题我开始也一直想不明白,直到听了那个老专家给我说明了道理后,我才恍然大悟,过几天就会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么设置,在这之前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3。这点不知道这个网友是不是在指我,如果是,那你真是高抬我了,我在机构里也就工作了一年,是个新丁,但我接触过行业内不少的人,很懂的不过寥寥几个,他们基本都是在行业从业10年以上的资深人士,但很遗憾没有多少企业知道他们的价值,他们才是专家,我也在找机会向他们学习。如果有企业需要这种人才,可以和我联系

4。无法回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