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谎言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2012-10-10 17:16:41)
标签:

人际交往

谎言

杂谈

分类: 人际交往
谎言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被谎言包围的世界之中。自从亚当因为毒蛇的谎言而偷吃了智慧果之后,人类很快就将谎言活学活用,而谎言的发展也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一部分有时候,谎言本身就是文明的象征:历史上,大部分的统治都是建立在一个弥天大谎的基础之上。

关于谎言,林语堂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的个人修养,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原则问题:一要会说谎;二要具有绅士风度的说谎能力;三是无论自己撒谎还是别人的谎言,都应一笑了之,以保持心境之平静。”

谎言我们日常生活是无处不在的。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做过一个试验,请所有参与者在身上携带一个微型录音机,记录自己一天的谈话。他的分析结果是,每10分钟的谈话中,会出现3个谎言。在试验中,有位女士在电话中对对方表示关切和同情,但她心里的真实想法是:这人真是个孩子,自己都不会照顾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亭玉认为,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看,欺骗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之一。从病毒表层蛋白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欺骗到昆虫的体态,欺骗是生物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衍而进化出的本领。

亚里士多德曾说:谎言自有理由,真实则无缘无故。

在古代,一个统治者要百姓相信其政权的合法性时,只需打出“奉天承运,君权神授”的旗号,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谎言,但非常有效。同样,他的反对者要做的是证明这是一个谎言,并且提出一个新的谎言去替代他,所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百姓普遍知识水平的提高,谎言也必须要更高级才能够不被识破。如果现在还有人自称天子,并试图号令人的话,一定会被怀疑是一个精神病的患者。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其作品《最后一片枯叶》中,描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透过病房的窗子,病人可以看到风中摇曳的树木。枯叶一片片地落下去,病人将残存的枯叶看成是自己生命的象征。她想,当最后一片枯叶飘落时,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老画家得知此事后,便在连接树枝的墙上画下一片叶子。

人们一听说谎言两个字,总认为它是不好的。实际上,对谎言的评价,既有道德标准,也有功利主义的标准,相当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德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调查,他向459个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谎言是坏的吗?”其中159人回答是坏的,187人不认为是坏的,而其他113人认为,要根据时间、地点和场合来断定谎言好坏。分析的结果表明,不认同谎言是坏的孩子,主要是因为他们将说谎认定为生活技能,而不是伦理道德问题。即使有些孩子认为谎言是坏的,也不是基于伦理的考虑,而是认为说谎的人是生活的弱者、可怜虫。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谎言是人类进化的结果,通过说谎保护自己。而谎言的接受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察觉到每个谎言,因此,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和谐有序地发展。保罗·埃克曼博士认为:“说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性,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应正确理解说谎现象。有时候,善意的说谎是必要的。”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说谎与身份维护、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有关。日常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自我”,多少都是经过改编和包装的。通常,人们会根据当下所处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以塑造恰当的自我形象,获得他人的情感支持,影响他人的偏好、赢得他人的赞同等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情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