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服对方态度转变的因素

(2012-09-05 17:48:49)
标签:

人际交往

态度转变

杂谈

分类: 人际交往

说服对方态度转变的因素

导读:

我们生活在一个影响着别人,也被人影响着的社会当中。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有时候难以单独面对社会当中的种种困难,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说服别人帮助我们。而对于那些跟我们具有亲密关系的人来说,影响他们,使两人保持彼此相同或相似的态度、意见也非常重要。那么影响对方态度的因素会有哪些,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利用这些因素呢?

 

 

 

1,传递者的因素:

地位:

一般来说,信息的传递者和接受者之间,以传递者的身份地位比接受者略高的时候效果最好。如果两人地位差距太大,反而不利于接受者态度的转变。

立场:

如果传递者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上面传达观点,会导致接受者怀疑传递者沟通的动机,进而难以接受传递者的信息。如果传递者的立场是利他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那么即便是如同囚犯这样地位的信息传递者也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

选择性:

如果传递者传达信息时候没有给接受者以选择的余地,会让接受者有被束缚的感觉。尊重接受者的选择权更有助于使接受者的态度转变。

吸引力:

接受者如果对传递者有较高的心理认同,会更容易接受传递者所表达的信息。这也是众多广告用明星的原因。

2,接受者的因素:

知识水平:

一般来说知识水平较高的人更容易接受不同的看法。不过不同知识水平的人对于信息的接受也有倾向性。低水平的人更愿意接受仅仅提供积极方面的信息,高水平的人更愿意接受正反两面的信息。

性格:

依赖性强的人容易态度转变。相反,独立性强的人也会态度改变,但不太容易,而且说服所需要的时间更长。社会赞许、社会亲近的人容易接受传递者的信息,孤独、社会敌对的性格则很难接受。

心理负担: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要表现出一定的成熟度,即不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种心理防御会让个体在开始的时候都倾向于拒绝态度的转变,如果信息对个体较为重要或者合情合理,拒绝信息的心理负担较大,超过了态度改变,那么个体就容易转变态度。

3,沟通的情境:

沟通的方式:

调查发现,口头传递的效果高于书面传递,面对面的沟通要高于借助于其它媒体的沟通。这是除了本身传递的信息之外,在面对面以及口头的沟通过程中,一些背景因素(如表情、语气、语速、身体语言等)帮助了信息的传递。

预先告知:

如果信息是接受者所未知的或不太了解的,在传递态度改变的信息之前预先告知使得接受者有心理准备,会让接受者对传递的信息有更深的了解,提高接受的成功率。而如果信息和接受者的重要利益相关,预先告知往往会让接受者产生紧张和抗拒的心理,从而不利于接受者态度的转变。

外界环境:

如果环境比较嘈杂,或者存在很多显著的感知觉刺激源,容易使接受者产生分心,精力不集中,从而影响说服的效果。

重复:

重复的频率和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说服产生不利影响。

 

心理咨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