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铁见闻
高铁见闻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886
  • 关注人气:7,1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貌协会车迷手记——第三届车迷有约走进南车文章选登

(2014-02-28 16:22:39)
标签:

财经

车迷有约

第三届

株洲

走进南车

分类: 推荐文章

     傍晚7点多到达株洲,淅淅沥沥的雨幕扑面送来南方温润的气息,哼着达达乐队的《南方》在空荡荡的售票大厅给自己壮胆。8点多,一行六七人去吃饭,小小拉面馆里就我们一桌客人,店家悠哉悠哉,北京的紧迫感在雨夜的株洲消散。
外貌协会车迷手记——第三届车迷有约走进南车文章选登
    作者米文怡

    第三届“车迷有约走进南车”活动2月24、25号进行,一个礼拜前我预定好车票和宾馆,认真检查了南车株洲三家公司情况和株洲城市各种资料。临到出发,大脑留存的不外乎将看到南车员工、生产车间和成品机车等大而化之的信息,关于株洲,高中地理课本讲它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可火车怎么拉来的,它讲没讲我忘记了。
    傍晚7点多到达株洲西站,淅淅沥沥的雨幕扑面送来南方温润的气息,哼着达达乐队的《南方》在空荡荡的售票大厅给自己壮胆。8点多,一行六七人去吃饭,小小拉面馆里就我们一桌客人,店家悠哉悠哉,北京的紧迫感在雨夜的株洲消散。
    第二天下午,参观正式开始,陈列馆走起,从历史入手,不失为了解事物的好通道。各种历史介绍和产品陈列,当然,还有公司重要人物展示,我认为这是和产品陈列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因人起由人推,人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之后刘友梅院士的讲座和车迷问答环节,可谓活动的第一个高潮点,车迷很多问题不少,和我同屋的上海姑娘准备的四个问题一个都没问上。刘院士讲交通的发展,未来发展趋势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快速的担忧,时速超过400公里他就定义为超高速。与现在节节攀升的火车速度相比,他的观点略显保守,但他对世界抱有的敬畏心,对人力所能及与世界能否承受的思考让人敬佩。

外貌协会车迷手记——第三届车迷有约走进南车文章选登
    模拟驾驶室内人头攒动,几个小车迷在操作台上玩得不亦乐乎,中青年车迷在旁忙着指导和拍照,为了下一代车迷,我含泪放弃自己摸摸操作杆的机会。这个环节很有意思,旁边的技术人员被围,各种问题各种回答啊,车迷们也不闲着,照顾不了下一代车迷的大人们,专业知识丰富的给知识不扎实的临时授课,参观中有玩有教有学,我乐颠颠的去看车模了。
    车迷一行又参观城轨事业部、机车事业部,作为一个车辆技术不入门的火车迷,这两个参观点上我就剩看新奇和拍照,自小的生长环境里,看惯了大自然鬼斧神工下绵延无尽的山脉、绿波荡漾的田地,再见最多就是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甚少近距离见到大规模工业制造的厂房,进到里面的机会更寥寥无几。这种远看低矮胖丑的家伙,里面却是很宽敞,各种设备在工作,长年累月制造和被制造。它们像个大家庭,各有来路又相互协作,生产出各种地下地上奔跑的“铁疙瘩”。
    赞完生产来说整车啦,这是最让我兴奋的地方,关于火车,除了绿皮车的乘客经验,高铁画册的制作经历,其他白茫茫一片。机车、城轨车辆又要丰富我的看车经验啦,相机按个不停不停,我再次深刻体会到工业的魅力和庞大,也为自己内心对“铁疙瘩”有了不同认识而雀跃,幸福感瞬时暴涨。
    幸福感爆棚是在储能式轻轨车站台,大家上车,车辆开动,专家在车上讲解如何三十秒快速储能,又如何节能,车迷里三圈外三圈的围着他,可惜了这样的好场景,我给相机换好储存卡时,车已经回到站台了。雨中,翠绿的储能轻轨车和血红的和谐机车并肩而立,劈开迷蒙的天地,自此,大地震颤生命流淌。
    晚宴很热闹,一屋子人边吃边聊,气氛在抽奖中热烈起来,我们一桌五人中奖,我与中奖者比肩而坐,又和车模擦肩而过,心碎!遂早早回了房间。哈哈,其实是假的啦,看别人领到奖品时的喜悦,我也开心,就是北方的肠胃不太适应南方的水土,革命起来我只能回屋躺着。
    收到南车送的U盘,谢谢!截至目前,我已经有了三种不同样式的南车优盘,就是车模太少了,一辆CRH380A,谁送我一两个车模吧……送我吧……送我吧……
    第二天,雨中出发,堵车二十多分钟。那一刻,森森的熟悉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株洲和北京近在咫尺,在堵车这件事上,北京终于要失去它莫名的优越感了。
上午参观最震撼,我们走进了全球最先进的IGBT芯片生产制造车间,我们走进了电子元件室,看小小芯片上密密麻麻的“电机”(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更有甚者,那一个个像坟茔一样突出的小包居然是工作人员一个个“点”上去的。这需要何等的眼力和精准度啊,旁边就在做检测,再有机会去的话,我一定要问问,他们一天能做好多少个。
车间里到处可见小提示、寓言故事和其他标识,或许南车人的认真,周到就来自于此吧。一个企业的壮大,技术是骨架,文化是血肉,怪不得南车是个巨人呢!
    下午去了中国南车电机公司,听不懂讲解工作人员的讲解,瞎看瞎拍,却是这部分微博内容得到的响应最多。事实证明,听不懂的时候就好好记录,感兴趣的人会来和你交流。
    第三届“车迷有约走进南车”游记暂告一段落,期待下次再下次......用我的相机记录火车,车厂,你我和世间与我们有缘的事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