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株洲朝圣记——第三届“车迷有约走进南车”文章选登

(2014-02-28 15:21:56)
标签:

财经

车迷有约

第三届

株洲

走进南车

十年之后,天空中还是下着濛濛细雨,和十年前第一次站到厂里的情景一模一样。2月23日晚,我一个人,没打伞,在厂门口驻足,想了很多,想起很多人,很多事……

株洲朝圣记——第三届“车迷有约走进南车”文章选登

作者西安赵建强

已经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在三阳川火车站看韶山1型电力机车的时候,看到侧拍上的“铁道部株洲田心机车厂”几个字,也是那次,让我知道了每天在我眼前飞驰而过的火车头是什么地方制造的,从此,在我心里也永远记住了一个地方“株洲田心”。

十年前的20042月,我一个人从西安到洛阳转道长沙到株洲。已是年关,趁着濛濛细雨,我到了心目中的圣地——株洲机车厂(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前身),在厂里朋友的陪同下进入厂区,走马观花转了一圈。那时候正缝第五次提速试验不久,“韶九改”量产伊始,可惜我运气不好,厂里已经放假,没有生产任务,仅仅看到了几台中铁建的“韶四改”。虽然觉得极度失望,但是当第一次正儿八经站到心底里的圣地时,那种激动的心情真的不亚于第一次和女孩子约会。也是因为那次并没有看到太多的自己想看的东西,所以在心底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抽空再来一次株洲厂。第一次也算是粗略的对株洲厂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株洲朝圣记——第三届“车迷有约走进南车”文章选登

2005年初夏,从石家庄走石德线到衡水转京九线到南昌,然后走浙赣线到株洲,在两位车迷的陪伴下,我第二次潜入株洲厂。上次因为年关厂区放假虽然有朋友陪伴,但由于陪我的人也是通过朋友关系临时安排的,实在不好意思占用别人休息时间来陪着自己转,所以算是走马观花。这次跟两个车迷在一起总算可以无忧无虑地在自己心中的圣地倾情地边走边看。那次依稀记得在厂里整整转了好几个小时,几乎把厂里所有的犄角旮旯转了一遍,总之只要是没有人干涉的地方都看了个遍。也算是圆了自己第一次没有能好好看的心愿,也让自己对株洲厂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次来株洲厂是在20139月,从南昌到株洲,屈指一算已是8年之后,而这八年也是中国铁路正儿八经实现飞速发展的八年,八年之后再进入株机公司,它所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震撼。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车间,面貌几乎焕然一新的厂区、样板化的厂房,跟第一次和第二次完全不一样。更重要的产品也完全实现了升级和换代,从第一次、第二次来的时候还在生产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SS4G/SS4B以及直流机车的扛鼎之作SS9G到全面生产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深度化国产HXD1\HXD1B \HXD1C\HXD1D。从原来主要生产电力机车到电力机车、城轨车辆、轨道交通车辆并驾齐驱。种种让我不禁在心里赞叹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以及南车人在这八年的时间里,真的实现了从学习、追赶到超越的壮举。

株洲朝圣记——第三届“车迷有约走进南车”文章选登

株洲朝圣记——第三届“车迷有约走进南车”文章选登
     2013年年初参加车迷有约活动的时候,认识@高铁见闻徐兄,询问下一届的“车迷有约”在什么地方举行,能否选择株机公司,依稀记得当时他没有准确答复,但自己心底里想,无论什么时候如果能有官方走进株机公司的机会,无论如何也要争取。总之,在漫长的近一年多期待之后,当徐兄在微博上公布名单看到自己入选时,真的心情格外激动和兴奋。

也许真的是一种巧合,当我第四次站在株机公司门口时,依然是10年之后,而天空中还是下着濛濛细雨,和我十年前第一次站到厂里的情景一模一样。23日晚上,我一个人没有打伞,在厂门口驻足,想了很多,想起很多人,很多事。想到自己对火车这份热爱居然能保持这么多年依然热情不减;想到自己对株洲厂这份感情并没有因为再大一点看不到株厂的东西而消退;想到株洲厂十年前还在生产直流机车,而今天直流机车已经成为昔日黄花而且大功率交流机车已经完成了从消化吸收到创新;想到了被赞的人、也想到了被骂的人......

十年啊!多么可怕的数字,正所谓“十年株机再重逢,回头望,昔日殇,万水千山,铁道连两厢。纵使直流载史册,交流强,永磁潮。高速重载已成昨,绿色盛,智能兴。潇潇细雨,无处思忠良。依稀高铁号角响,梅花寒,株机旺!”

后记:30多个小时前的时候,我还在株洲,而此刻我在遥远的古都长安城,但心似乎还是没有收回来,这次感触太多,兴奋、苦涩交织,仅以此文,向株机公司致敬!向负责接待的南车株洲基地两厂一所的所有朋友致敬!我不敢想我下一个十年还会不会再去株洲基地,但是我相信,这个十年,对我来说,依然足够!后面几句纯属拼凑,临文唏嘘,不知所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