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四季读诗(5)|叶嘉莹编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诗词 |
![[转载]四季读诗(5)|叶嘉莹编 [转载]四季读诗(5)|叶嘉莹编](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评注】 这首诗描绘山亭夏日的风光,清丽明快,犹如图画,风度闲雅,有盛唐格调。 夏季日长,绿树繁阴,明净的池塘倒映着亭台楼阁的影子。 微风吹过,帘子被轻轻掀动,院子里的蔷薇花香气涌动,花香透过帘子传了进来。 因为有水、有风、有花香,这样的夏日并不显得燥热难耐,反而带有一丝凉意,一份惬意。 想象山亭中的人物,自然也属清妙之辈,非如此,又怎能捕捉到微风中的蔷薇花香呢?
《终南别业》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评注】
王维最善写山居的静谧悠闲。
这首诗通篇都透露出随性的味道:兴来而往,走到没有路的地方,便坐下来看云,偶然遇到林间的老者,便随意谈笑。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于闲适之中蕴含哲理。
就像东坡所言“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这种达观知命、随所遇而能乐的心态甚为难得。
《贺新郎·端午》南宋·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x)。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评注】 画帘开、綀衣纨扇:綀,一种粗布织物。新样钗符艾虎,端午节佩戴的饰品。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糈,粮食。 这首词中包含了大量端午节的风俗,如:佩艾叶、赛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出现是在屈原之前,不过自屈原以后,纪念这位高洁伟岸的诗人便成了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于南宋末年的刘克庄通过凭吊屈原,以喻眼见国事日非。
《涉江采芙蓉》汉·无名氏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评注】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
从《楚辞》开始,中国诗就有“折芳馨兮遗所思”的传统。
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折了芙蓉,所思念的人却在远方。他想起遥远的家乡,万水千山,不知何日是归时。诗的最后两句情意格外哀苦,那是一种绝望的感情:终其一生,恐怕都难与所爱的人团聚,只有怀抱忧伤,孤独终老。
南朝的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说:“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这首诗语淡情深,其动人心魄处确乎可谓“一字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