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沛沛时间
沛沛时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52
  • 关注人气:5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孩子阅读:必须记住三件事——教你如何成为孩子的

(2012-03-30 12:24:27)
标签:

转载

分类: 【玩乐绘本】课程实例

 

第一件事——让家长老师知道为什么读

 

喜欢阅读对一个孩子来说他拥有的是人生中最主要的一种学习能力让他能从书中体验到的丰富情感和多种多样的人生价值观。而最最重要的是他和自己的朋友、家人在阅读同一本书的时候从中体会到那种无可替代的分享和交流的乐趣。

 

为什么说阅读要从零岁开始

 

零岁阅读的概念是鲜有人可以理解。阅读对于还不识字的孩子来说他可以通过大人讲故事的声音、通过书籍中的插图毫不费力地去感受到一本书带给他的快乐并在他还没有开始认识书籍上的字句之前就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因此从孩子出生后到六岁前正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年龄。

 

早期阅读教育的先驱留下的话可以给家长及早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予以提示。

 

我们的教育体系错过了大好时机因为人们忽视了孩子发展中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时期我们严重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问题是我们没有倾听我认为我们必须倾听孩子们的要求这是至关重要的。    ——(美)诺贝尔奖获得者遗传学家芝加哥大学校长乔治   比德尔博士

 

听说读写要从最小年龄起得到发展不仅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儿童智力、创造思維的发展。——(法)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科思

 

为什么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阅读

 

在父母参与阅读的情况下孩子不仅仅能得到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在阅读中建立的情感交流,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营养成分。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让父亲和孩子共同阅读

 

作为父亲,这个教育者的角色,在早期阅读中都绝对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性别的不同让父母选择的读物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母亲往往会喜欢那些细腻动人的故事 ,而父亲会更偏向于选择那些幽默的、有知识的或是有思想内涵的故事。即便是选择同一本读物,父亲和孩子共读的方式也和母亲很不相同。对一个孩子来说,得到多种类型的阅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两人共同参与到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上。

 

第二件事——让家长了解:读什么

 

各位家长,老师,明白要给孩子读书这一点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必须给孩子提供阅读的材料——如果没有一本可读的书,孩子又怎么开始阅读呢?

 

【推荐童书的原则

 

1. 符台孩子的年龄:不要给孩子推荐超过他的适读年龄的书,不要让孩子觉得书是深奥难懂的,也不要去推荐那些文字多、图画少,让孩子看着就觉得枯燥乏味的书。

 

2. 尊重孩子的兴趣:在推荐之前,要先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来选择合适的书。对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孩子,可以询问其父母,孩子喜欢玩什么等等。

 

3. 把握童书的品质:有些书咋一看还不错,但仔细读过,才会发现,他们有的或文字晦涩、或印刷粗糙、或开本过大过小、或油墨味刺鼻、或纸张边角锐利等缺陷,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的阅读。

 

【阅读年龄段的意义】

 

02岁的孩子喜欢可以发出简单声音的书、或者是和玩具一样可以用触摸、拆卸的书

34岁的时候孩子喜欢的是儿歌和有趣而带重复性的故事还有游戏书

46岁的时候短小而精彩的童话故事是孩子的,一些手工书和动物书也是他们喜欢的;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阅读兴趣是因人而异的包括孩子的性别、性格都影响着他的阅读的喜恶家长为幼儿选择书籍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孩子的适读年龄也必须要注意自己孩子的爱好兴趣

而到了孩子56有一定判断能力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参与选择他喜欢的书籍

到了78孩子开始喜欢阅读和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近的故事;

911岁的孩于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如少年百科全书喜欢带有幻想色彩的小说

12以后孩于的阅读兴趣点由故事的情节转向文的细节这时候,一些富于文学性的、内容清新的成人作品如一些散文、诗歌也可以正式进入他们阅读的领域。

 

实际上,在早期阅读中父母常常需要有一个提前准备期是在孩子还未满某个年龄的时候,就要开始自主阅读那个年龄段的书籍并通过自己的阅读,为孩子找到那些有趣的、内容健康向上的读物。

 

阅读难度(仅供参考)

http://s8/middle/62907c01ta09f4a0f8617&690

提示生僻字是指常语言中很少使用或者基本不使用的汉字

 

第三件事——让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怎么读

 

有了阅读的书籍只是一个开始。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其实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精力。

 

阅读引导的原则

 

家长作为孩子的阅读引导员是在开始工作之前就有一个明晰的如何与孩子相处的概念。下面说的就是与孩子相处的三个最基本的原则。

 

1.平等:阅读引导员不是老师也不是长辈而是应当把自己时刻放在这样一个地位——觉得:那个孩子就是我自己就像对待小时候的自己平等友好地对待你面前的孩子。

 

2.自由:对小孩子如果他被你讲的故事所吸引自然会安静下来;对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告诉他们在不影向其他孩子的前提下,他们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要读什么或者怎么读。

 

 3.民主:在阅读过程中孩子对于一种书产兴趣并让家购买时而阅读引导员绝不能武断地做出个人裁决而应当尽量以讨论、协商、举手表决、投票表决等民主的方式进行最终解决。


三一阅读引导模式

 

三分一同中的“三分”是:

 

分年龄段:可按照年龄分为五个阅读层次:

简单阅读(0~15)初级阅读(2~4)中级阅读(4~6)中高级阅读(7~9)高级阅读(10~14)对每个层次的孩子要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

 

分小组:在相同年龄段内6~8个孩子为一组每组孩子由个阅读引导员带领共同倾听阅读引导员读一本节。每个小组距离适当拉开保证彼此之间不受干扰。

 

 分时间段:阅读活动可分为三个时间段:

 

第一时间段约为5~10分钟主要是拿着你准备朗读的书籍和孩子闲聊通过简单介绍让孩子对你手里的书产生好奇心以及说说你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第二时间段约为10~20分钟主要是朗读书里的内容注意不要读得太快如果书中有图要举起书来让孩子看清楚那些图画。如果孩子在这个时候提问可以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会儿再仔细和他讨论这个问题然后继续读书。

 

第二时间段约为20~30分钟主要是读书后大家一起展开对一本书的讨论。阅读引导员应当多鼓励孩子说话和发言在这个时间里也可以问答孩子们在刚才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对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问一些和书中内容有关的问题。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这个时间也可以做一些和阅读相关的游戏比如给孩子纸和笔画画。


三分一同中的“一同”是:

在阅读活动剩下的时间里和孩一同自由地看书。

这个时候应该是完全孩子自己作主他们想读什么就可以读什么阅读引导员只要安静地和孩子们一起看书就可以了。

 

其他可借鉴的阅读方式

 

表演阅读表演阅读是用表演话剧的方式演出书中的故事因此所选的故事中应当有鲜明的角色和有趣的对话。

阅读方式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故事中的夸张戏剧成分能让孩子直接通过阅读者的表情、声调、动作来理解故事:必要时让孩子参与其中发挥孩子对故事的想象空间。

 

户外阅读外阅读是在公园、广场、社区小垸等露天场所进行的阅读活动所选故事应该更多和户外的事物有关联描写植物的书。

这种阅读方式的优点是能让孩子通过户外的观察更加直观地理解书中讲述的内容在阅读的同时也兼顾了外活动。

 

游戏阅读:游戏阅读是在读书的同时或者读过书之后进行如制作书籍中的手工、解决书里的谜题、画出书里的故事等集体游戏。这里选择的书应当本身就具有这些游戏功能一些手工节知识图鉴迷宮书谜语书等等。

这种阅读方式的优点是能让孩子有更多的参与感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游戏阅读也适合在幼儿园、学校班级等集体中开展可以用少数的达到让大多数孩子开心的效果。

 

代表阅读:代表阅读是由大一些的孩子做代表给小一些的孩子讲述书中的故事这里选的故事应当是孩子非常熟悉的而且比较短小。

这种阅读方式的优点是能让孩子有更多参与感满足一部分孩子的表现欲。

 

几种家庭阅读模式

 

大声朗读每天都应该安排一段固定的读故事的时间应当让大声朗读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就像每天要吃饭喝水一样的自然。

最好在朗读一文字之前就先看遍你准备的这本书做到对朗读时在何时停顿何时提高声调心中有数。朗读的时间要选择得当一般比较合适的时间是在吃饭后和睡觉前这时候孩子比较平静也容易集中注意力。

 

反复阅读孩子来说他们可以通过遍遍听相同的故事而学到复杂的语言不过反复阅读不等于简单重复你也可以尝试用变化声、语速、口头扮演书中角色在阅读中鼓励孩子合理想象改编故事等方法来达到讲同一本书感受到不一样乐趣的目的。

 

持续默读:持续默读的一个原则是不对阅读成效做任何标准的要求不对阅读过程设置任何附加的条件。

持续默读还需要注意的是给孩子读的应当由浅入深给孩子读书的时间应当由短加长最初可从3分钟开始。不要一开始就试图让孩子读那些文字多的书可以让阅读先从图画丰富的书籍开始。

 

应当避免的阅读方式

 

以下的阅读方式只要我们不希望孩子厌恶读书那么不管在什么情形下都是应当尽量避免的:

 

1.  强求孩子背诵书中的内容:好的内容自然会在孩子的脑子里留下印象并出现在他的日常语言表达中要孩子去死记硬背书里的内容只会让阅读变成刑罚。

 

2. 强求孩子去记住书里的文字:对抽象符号的记忆是当孩子对形象的记忆达到一定储备量理解力达到一定程度才会自然开始的在此之前硬要孩子记忆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只会造成孩子对阅读的厌恶。

 

3.强求孩子表演书中的角色: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表演和被人观赏的欲望除非孩子自己喜欢表演否则这种要求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折磨。

 

4.在开始读之前就提一堆问题让孩子做好回答的准备: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听故事就会变成和听老师上课一样毫无乐趣可言。

 

5.在读完一本书之后要孩子回答和书中内容相关的问题:通常听、两遍故事是根本不可能记住书中所有的细节的要孩子回答一些他问答不了的问题只会令他有一挫败感并对引起他这种感觉的书籍也产生抗拒心理。

 

6.选自己不喜欢的书读给孩子听:你的不喜欢自然而然会影响到你朗读时的声调孩子对声音中所带出的情绪是非常敏感也非常容易受感染的。


7.只选自己喜欢的书读不管孩子是不是喜欢听:你喜欢的书如果是孩子听不懂的或者他更想听另外的故事你自得其乐的朗读只会让他产反感。


8.在读完书之后向孩子解释故事的意义或者主题思想:朗读是为了让孩子感觉一本的趣味而非教育意义故事是在表达什么应当是让孩子自己去理解的解释只是在剥夺孩子思考的空间。

 

9.不管孩子在讲故事的时候提什么问题全都问答:孩子的思维是具有发散性的如果他提的每个问题你都立刻回答一个故事就会因为问答问题而被不停打断最后可能永远也讲不完。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告诉提出问题的孩子等故事讲完再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然后继续你的朗读。


10.读得很快:语速太快会让孩子的思维跟不上你的朗读也来不及在脑海中勾勒出你语言中描述的场景甚至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


11.对阅读进行奖励:当孩子是为了阅读的乐趣而阅读他会一直坚持自己的这个爱好而一旦他是为了得到奖励而阅读在没有奖励的时候他就会失去阅读的动力或者至少不再和有奖励的时候那样积极地去对待阅读了。奖励对人有激励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切不可将奖励和阅读直接挂钩如果通过对孩子阅读后的一些行为加以奖励如对孩子自己画的绘本进行有奖的比赛等等激励的效果同样达到却不会造成对阅读的影响。

 

阅读反应表仅供参考

http://s7/middle/62907c01ta09f4b998e16&690


阅读记录


阅读记录是为了记录下小读者对一本童书的喜恶程度让一本书可以在众多小读者的中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估并以这个评估的结果为还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可以参考的记录形式


读书每个孩子都可以有一张自己的读书卡用来记录读书的数量。

藏书票:此方法也非常适合在家庭中进行,让孩子拿彩纸和画笔为自己特别喜欢的书制作藏书票在藏书票上可以画出自己对书的感受会写字的孩子也可以用一句话写出对书的领悟。



本文转自海燕出版社《幼儿阅读辅导手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