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孩子爱做决定,任何事情都有主意,很果断;而有些孩子却不敢做决定;有一些则介于两者之间。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引导他们做出决定,当然我们所控制的不是整个过程,孩子在做事的每个环节都会体现出他/她自己的个性。
对天生容易焦虑的孩子而言,作决定有些困难。这些孩子担心自己的决定会把事情搞砸了,他们不愿意面对失败的结果。有些孩子担心遭到尴尬、会丢脸,因此害怕作决定。有焦虑症的孩子不一定是天生容易焦虑,同样,有焦虑症的孩子不做决定,他们总是担心、焦虑。
患有强迫症的孩子在这方面也有困难。反刍,总是想了又想,三思再三思。
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他们的思维突然就卡住了。
成人后,他们对职业的发展、配偶的选择也不能做出明确的决定。
怎样帮助这些犹豫不决的孩子?
1.
孩子们乐意和父母或亲密的伙伴分享他们的想法,但是当要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孩子会说这是你的决定。父母可以想从一些小事开始,比如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饼干、玩什么样的玩具等。给予他们表扬,称赞他们的决定是最好的。如果孩子选择的衣服颜色搭配不好看,父母可以给一些提醒,“你觉得这样可以的?要不要配上个xxxxx”孩子满意自己的决定,不采用你的想法,就随他去。如果孩子回家说有同学笑话他,继续鼓励孩子自己挑选衣服,父母提供建议。“我说过了,”“上次就告诉你了”这样的话不要说。
2.
当孩子做出比较愚蠢、明显错误的决定时,比如说花了高价买了一只不出水的笔。父母不要马上纠正他们的错误,要知道决定就是“是”或“不是”,“做”或“不做”,“是”“做”也就意味着某些风险,有些事情又挽回的余地,而有些就是彻底的灾难。还是买笔的例子,孩子觉得不好,我们可以带孩子回到商店,换一只其他的孩子喜欢的笔,告诉孩子,这没有什么大不了。有些事情不可逆,父母不要对孩子说“你怎么能干这样的事”此类的话,他们自己已经觉得很丢脸了,再这样一说,孩子们的更是畏首畏尾。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说“是很糟糕,但这不是世界末日,不必担心,我小时候.......”跟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同样的错误,让孩子了解这是学习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生活的经历,如果经历过很多事情或者错误,我们会知道怎样向正确的方向行进。即使错了,还能够补救,有解决的办法。
多鼓励孩子自己的决定,给孩子做决定的权利,相信孩子能够做好,即使不好也不要批评、惩罚、责备,这会让孩子更害怕。引导孩子做出决定,相信孩子的判断力,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