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田坪以里(二)

标签:
南太行青龙峡峡谷前软枣弯村木兰芽徒步进山 |
分类: 巍巍太行┈┈游记 |
(接上篇)前软枣弯村是田坪村的一个自然村,沿盘山公路往里走,第一个经过的村子便是前软枣弯村。
村子看样子不大,也就是十几户最多几十户人家。也不论规划,因坡就势新房老屋交错其间。
房屋多平房,少瓦房;主房多为石墙,少为砖墙,次房则多为土墙。
村中几树梨花开得正盛(我也不敢确定是不是梨花,姑且这么认为吧)。
梨花老屋。
梨花老屋。
梨花老屋。
梨花老屋。
梨花老屋。
梨花老屋。
围着一座老房和一树梨花,变换着角度,咔嚓了十余张,不论好歹,都发上来吧。
又一处梨花与瓦房。
又一处梨花与平房。
又一处梨花与平房。
“文革”遗留。“毛泽东思想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您眼神好、悟性高,能全认下来吗?(这一张我就不压缩了,您可点开看原图。但认下来可别忘了告诉我呦。)
许多房子都不住人了,也有些老房子坍塌了,想是近年来许多山民都搬到山下住去了。这座老房塌后余下的土墙上嵌了个箩筐,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就拍下来了,该不会是多年前这家的孩子热爱篮球运动练习投篮用的吧,哈哈。
山民搬走后遗弃的部分石制生活用具:石臼、石磨、磨盘。说“遗弃”似乎不准确,应该说是“淘汰”,这些石制品大概早就从历史舞台上隐退,现在只能静静地卧在那里缅怀过去曾很受主人青睐的荣耀了。
山民搬走后遗弃的部分石制生活用具:石臼、石磨、磨盘。
山民搬走后遗弃的部分石制生活用具:石臼、石磨、磨盘。
这时是中午12点多,走进一户人家,女主人正在做午饭。看到我俩连忙说,山里没啥好吃的,给你们下面条吧?我们连忙推辞了。
男主人正在忙活着捯饬刚摘的几大桶木兰芽。
木兰芽:野生灌木,长于向阳山坡,谷雨前后,树枝上长满了红黄相间的嫩笋芽,掰下后凉水下锅煮熟、漂洗、浸泡三天左右,以不苦为度。加工后的木兰芽切碎凉拌、炒肉、做馅、炒米饭其香味无比。它的药理功效能清热解毒,强筋壮骨,增进食欲。春季采集加工后,冷藏备用一年四季皆为鲜品。----摘自“百度百科”。
但百度百科却没说是什么树上的嫩芽,“灌木”总不是个树名吧?继续在网上查,有说是栾树,有说是木兰树,有说是……。越查越整不明白了,只能在这里请教各位博学多识的博友了。
我们带的水已喝完了,看到院里的压井,就对男主人说能不能灌点水。回答,可以,随便灌。我们问,这水是井水吗?回答,不是,是渠里的水。又问,这水直接能喝吗?又答,咋不能?比矿泉水还好呢。
刚灌的水是浑的,正怀疑,男主人说,您停停再看。
不到一分钟,水清了,清亮亮得清。
好了,也休息了,也灌了水了,片子也拍了不少,时间是整12点30分,继续上路出发吧。
本次进山路线及里程(单程):焦作市区→西村(约10公里)→洞湾村(约2公里)→田坪村(约4公里)→前软枣弯村(约3公里)→后软枣弯村(约0.5公里)→高爻村(约2公里)→纸浆庄村(约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