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2009-03-31 21:46:00)
标签:

杂谈

     今天参加了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云南昆明举办的“携手儿童青少年,携手抗击艾滋病”项目“爱心大使”培训班,这个项目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全国的8个省市的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防控的同伴教育,传播艾滋病防控的核心信息。此项目主要是发挥“爱心大使”志愿者的积极性,向校外青少年传递知识、奉献爱心、伸出援手。在参加培训班的时候,看到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几十名“爱心大使”志愿者代表,感到非常感动。也许这些志愿者的活动是微不足道的,但也许正是因为他们一句点拨的话、一个充满爱心的眼神和一丝鼓励的微笑,就会救人于水火,使他们免遭艾滋病魔的侵害。而通过这些同伴教育活动,这些孩子们自己也会得到成长和升华,正好比“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自1981年人类发现和确诊第一例艾滋病以来,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已有6500万感染者,累计已有250万人死于艾滋病,2007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270万。但艾滋病的可怕之处,并非仅仅是因为其致死性后果的严重性。

    与其说艾滋病问题是一个传染病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

    感染艾滋病毒后,一个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工作5~20年。也许一直一来都与你一起工作的同事、一起学习的同学、一起聚会的亲朋好友、甚至与你朝夕相处的家人中,就有艾滋病毒感染者,因为艾滋病的潜伏期,我们无法从表面看出谁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甚至感染者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病毒,其潜在性使无意传播造成了极大的危险性,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艾滋病感染也牵出了一系列的伦理学问题,比如,婚检项目中要不要加入HIV检测?知道自己是艾滋病感染者,在结婚之前有没有向对方告知的义务?艾滋病感染者的治疗和控制应不应该施行实名制,以便更好地对感染者进行管理?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歧视?……

    与其说艾滋病是一个传染病问题,不如说是一个行为问题。

    艾滋病毒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自动跑到你身上,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针头的静脉吸毒、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感染病毒母亲的分娩和哺乳、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共用纹身及牙科器材等都是艾滋病毒传播的高危行为。

    与其说艾滋病是医务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之间的问题,不如说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预防是解决艾滋病问题的重中之重,倡导和说服人们忠于自己的伴侣、避免无保护的性行为不是仅靠医生所能做到的,毕竟掌握知识只是改变行为的一个方面,还需要改变环境、价值观,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每个人共同努力。

    防治艾滋病与其说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不如说是与人性的弱点抗争的过程。

    “食色,性也。”艾滋病感染者与性有关,而性是人的本能,面对美色诱惑而严于克己、不为所动,确非易事,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所以要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给以约束,不能任由本性而为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