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里的冰箱不是“保险箱”

(2014-01-10 18:08:58)
标签:

冰箱

食材

营养

保藏

美食

分类: 营养健康

    家里的冰箱不是“保险箱”

     http://s3/bmiddle/002tfY15ty6FGrsRFSOa2&690                                                                            年末将至,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开始置办年货啦,如在家里阳台上放满干货花生、瓜子、坚果类等,冰箱就会放满肉制品,蔬菜等,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家里冰箱不是保险箱”,食物的采购不宜过早、过多、鲜食现采购等采购原则,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冰箱不是保险箱”。

家里冰箱一般都分冷冻保藏、冷藏保鲜等主要功能。

我们先来看看冷冻保藏及冷藏保鲜的原理;冷冻保藏也称低温保藏,即降低食品所处的贮藏温度,维持低温水平或冻结状态,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延缓食品中的生化反应,抑制酶的活力,达到保藏食品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水分冻结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缓冰箱食品及微生物中的各种生化反应,抑制各种酶类的活性,已达到保藏食品的目的。通常在10℃以下,大多数微生物难以繁殖,到-10℃时几乎停止生长。而大多数酶的适宜作用温度在30-40℃,如果将温度控制在18℃以下,酶的活性将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从而延缓食品的腐败和变质。

   根据保藏时低温的程度分为冷却保藏(0-10)和冻结保藏(冻结时-23,贮藏时-18)

http://s12/bmiddle/002tfY15ty6FGrBMVzddb&690
    1 现在我先分享“冷却保藏”,冷却包藏是将食品的温度下降到食品冻结点以上的某一适宜温度,保持食品中的水分不结冰,降低酶和微生物活性的储藏方法。新鲜蔬菜水果的储藏一般采用冷却保藏,我最常用的食品冷却温度是4-8℃,对大多数食品来说,冷藏不能像热处理或冷冻那样长期有效地阻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只能延缓食品的变质速度,是一种效果较弱的保藏技术,只适用于短期贮藏,一般贮藏期为几天。

2、再看看“冻结保藏”,指将保藏温度降至冰点一下,使水部分或全部冻结的储藏方法。食品冷冻是一个过程,当温度降至-1~-5℃称冰晶生产带,食品内部的水分结成晶体,可损害食材的细胞结构。

3、最后是“速冻冷藏法”一般是在30分钟内快速将食材的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从而使食材中的水分来不及形成大的冰晶,甚至仅以玻璃态存在。这样大大减小了冰晶对细胞的破坏作用,从而保证食材的品质不被破坏。

以上就是几种冰箱冷藏的原理及冰箱不是保险箱,冷冻冷藏只是延缓食材腐败变质的时间。最后再就是食材放置时间稍长营养素还会流失如水果、蔬菜类在零下温度贮藏时维生素B1有少许损失,冷冻食材的维生素B2在冷冻贮藏时很少或者没有破坏。脂溶性维生素A的前体胡萝卜素在食材冷冻时稍有减损,植物组织的预煮可提高红萝卜素的储藏稳定性。还有食材冻结过程可能因降温、局部脱水及PH值改变而发生蛋白质变性,这种变性利用与否根据食品加工的目的选择。

http://s16/bmiddle/002tfY15ty6FGrFtRRdff&690

  冰箱的合理利用及贮藏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好的食材才会有好的营养基础,科学合理的食材贮藏就是健康生活的开始,我自己有一些贮藏的小妙招,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

1、先定温度,冰箱冷藏最佳温度是0-5℃。

2、动物性食材适宜温度是-10~-15℃,蔬果类食材适宜温度是2-5℃。

3、食物分类储藏,所有的食物,买回家后最好先分类处理,分别包装,密封后再进冰箱。

4、生熟食品应先分层存放,熟食放上层。

5、食物应少买勤买、先进先出的储藏原则。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工作生活心得,希望通过这样的分享可以改变您我在冰箱储藏上的全新认识,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谢谢您们的关注与支持。

 

 

原创博文,如需转载请于本人联系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月第一版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李文冬

                                                          QQ:1317715765

                                                    新浪微博:冬冬营养美食生活

                                                    写于2014年元月1017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