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日报》2025年7月8日发文《萝卜羹和野味长》
(2025-07-09 08:50:42)萝卜羹和野味长
田秀明
老家在里下河水乡,水多,水里长的水蔬也多,茨菰、荸荠、莲藕、菱角,吃起来水滋滋的,脆甜甜的,就连水乡土里长的萝卜、山芋也是脆爽甘甜,难怪在水乡长大的汪曾祺要说,“我对于土里生长而类似果品的东西,若萝卜,若地瓜,若山芋,都极有爱好,爱好有过桃李柿杏诸果,此非矫作,实是真情。”
水乡人家菜地里的萝卜最是常见,一入秋冬,地里的萝卜长大了,好像厚实的土里都容不下它似的,胖嘟嘟地拱出了地面。“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水乡的人冬天爱吃萝卜,菜地里随便拔上一个,拿到河边晃荡几下,一口咬下去,咯嘣有声,直嚼得满嘴生津,最后还会满意地打出一个响嗝。
在水乡,萝卜是蔬菜,也是水果,生吃也行,熟吃也行,就像古人说的,“萝卜可生可熟,可菹可齑,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之最有益者。”萝卜上市的时候,水乡人家少不了要腌萝卜干,一缸一缸地腌,一坛一坛地腌,一口稀粥就着一口萝卜干,水乡人家的日子被咀嚼得有滋有味。
萝卜有百样吃法,凉拌、烧肉烧鱼、煲排骨汤,而我偏偏喜欢萝卜做的羹汤。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一书中载有好几个与萝卜有关的菜谱,其中就有一道“猪油煮萝卜”,“用熟猪油炒萝卜,加虾米煨之,以极熟为度。临起加葱花,色如琥珀。”短短数十字,道不尽萝卜色泽之艳丽,味道之鲜美,想想也令人垂涎。
水乡人家没有这么多的讲究,菜地里拔上几个萝卜,洗净后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入油锅翻炒两下,加水烧至滚开,片入豆腐,待豆腐煨至起孔时,放入佐料,如果恰好早上起地笼收获了些河虾,味道就更好了。一碗萝卜羹,怎么能少了葱花呢?撒上一小撮葱花,萝卜羹就有了灵魂。河虾红,豆腐白,葱花绿,再加之煨至烂熟的萝卜,色如凝脂,光是看上一眼,已经让人欲罢不能。
萝卜长在水乡的土地里,栉风沐雨,傲雪凌霜,如同一汪清流一样,在烟火红尘里,赐予水乡人家大快朵颐的享受;在如歌岁月里,馈赠水乡人家朴实无华的温情。霜冷雪寒的冬天,母亲常常会做上一锅萝卜羹,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一碗热气腾腾的萝卜羹,温暖了家人,也温暖了冬天。
宋人陈著诗云,“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长在乡野之上的萝卜,就像坚守乡野之上的人们一样,脱不了辛辣之气,但终究还是隽永而水灵的回甘。清冷冬月,灯火可亲,家人团坐,来一碗滚热的萝卜羹,淡雅淳朴,糯爽香甜,寻常日子里的温馨与幸福莫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