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块“烂布”的态度 l 亚当论NO.39 l

(2017-03-25 10:17:12)
标签:

杂谈

​​

从传统工艺中找寻灵感

一直以来都是设计师们

所热衷的一个题材

http://wx2/large/86dff481gy1fdtdxdofruj20hs0b8adz.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王澍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

都善于在传统建筑中找寻创新

建筑出独特美感

陈幼坚、靳埭强的作品中

也曾有意无意体现出传统的优美

http://wx2/large/86dff481gy1fdtdxyomgdj20hh086gp0.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王澍设计


即使是走在最前端的潮流界

这几年大火的vintage、ameikaji

也都纷纷成为各大

潮牌主理人的首推单品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tdye2awoj20hs0hsaes.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阿乐也爱vintage


所以今儿亚当君不想聊艺术

就想聊聊传统工艺和潮流

(敲黑板)

http://wx3/large/86dff481gy1fdtdys5xiqj20hs0a0776.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正所谓潮流是一个轮回

继Indigo之后

日本传统工艺Boro又掀起了一阵热潮


传统是一种情怀

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味的追寻传统固然是死板的

但缺少传统的设计是没有生命的

http://wx3/large/86dff481gy1fdtdz6fs0dj20dw0ijwlh.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Boro最初诞生与江户时代的

日本青森县

当时的日本还没有经历明治维新

百姓穷苦不堪

想必买不起新衣服

当时肯定没人“双11砍手”

手还要留着干活呢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tdzg93zfj20go0b07as.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歌川广重《江户名胜 大传马町大丸和服店之图》正是描绘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青森县又处日本北部

入冬之后十分寒冷

当时的日本还没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

所以Boro就是将麻布与棉

一层层缝补、拼接用来抵御严寒

在当时的日本

也就成了妇女们必备的缝制技巧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tdzurxrjj20hs0c7n4d.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见性寺记录》“蓝染”的工人


这种拼布工艺运用到现在

开始与另外的传统手艺

“蓝染”“刺し子”结合


运用古布缝补拼贴

不同材质结合在一起

打造出不同蓝染色调的对比

再加以丰富的缝制技巧

手工工艺营造出与众不同的vintage感觉

http://wx2/large/86dff481gy1fdte07tmpxj20hs0budmi.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国外以FDMTL和 Dr Collectors还有Kapital为典范,国内以PROS BY CH为代表,在潮流界注入了一股既新鲜有复古的血液


在布料稀缺的年代

一件满是修补痕迹的衣服

是可以当作传家宝的


http://wx3/large/86dff481gy1fdtedwhcjkj20hs0hsdog.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今天,我们开始欣赏破旧和残缺

不仅将其视为时尚的轮回

也是一种对物资匮乏年代

所萌发出的惜物心的回望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teec8a3sj20hs0btwi7.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法国Domaine de Boisbuchet艺术空间曾于2013年举办了以Boro为主题的展览“Boro - The Fabric of Life”


原来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

棉花是那么珍贵的东西

每一块布料都不舍得浪费

一件百家衣也是需要代代相传的宝贝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样的理念

对于一切物资得来都如此便利的当下人

有着尤为特殊的意义

http://wx3/large/86dff481gy1fdteermyi5j20hs0bwdj4.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法国Domaine de Boisbuchet艺术空间曾于2013年举办了以Boro为主题的展览“Boro - The Fabric of Life”


Boro之美,不仅在其残缺的表象

更在其爱物惜物

敬畏自然的情怀所传达出的永续理念


与人类世世代代

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理想如此接近

原来的衣衫“褴褛”

更应该成为当下“消费时代”的

一种精神寄托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tef6wmcfj20f508yn1b.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真正能感受其内涵的人憧憬着

与这浮躁的世界格格不入的悠然生活

心之所向,自得其乐

http://wx1/large/86dff481gy1fdtefgg9mmj20go08c0vd.jpg亚当论NO.39 l" TITLE="一块“烂布”的态度 亚当论NO.39 l" />

​潮流没有停留,能沉淀的屈指可数

Boro 当过热点话题

也会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


不过传统工艺最重要的不是形式本身

或是流行与否

而是它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感悟

毕竟消费潮流的同时也是在消费文化

文化才是沉淀


-The End-


以上内容由亚当论整理

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及相关资料


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爱好者

你是否想与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亚当论开启投稿专线 

 你有你的话语权·我给予你最棒的平台 

 收录者还有不能少的现金奖励支持!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