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次亚当君邀请了我们Cc艺术驻香港的专栏作家美乐迪李小姐(Melody Li),给我们科普除巴塞尔以外,香港还有哪些值得回顾的小众展览。
香港的三月,众多艺术节让人应接不暇。Art Basel
HK无疑是全世界艺术爱好者们的集体盛宴。但是高额的门票,春运一般的人流,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其实,香港的艺术气息并不只流动在艺术节扎根的三月。如果你想寻找安静、人少、且高质量展览,港岛上还有更多有趣的画廊选择,展览有趣,且完全免费。
如果在观看各种Art
Fairs的同时,又可以观看Preview,有酒又有足够的观赏空间,真的是了解应景HOT艺术家和作品的好时光。而香港大多数艺术节对公众开放的时间一般已在VIP预览的两天之后,许多画廊会更换Preview中热门紧俏的作品,众多作品难免充斥着Cliche。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xyj6rpwzj20hs0bvtcr.jpg|
在香港如果想要避开汹涌人潮且质量层次不齐吵闹作品,可以去哪些画廊为眼睛乘凉呢?在港岛,最方便的艺术聚集地是中环,众所知之的金融中心,也是顶级画廊的聚集地。因为高昂的租金,众多画廊以各个大楼为单位,散落在不同的楼层之中。最方便的观赏方式,便是以大楼为单位,省时有效进行Gallery
Hopping。P.S. 以下的画廊均可免费观展。
由于部分画廊已经闭展,所以亚当君尽可能根据喜好排列出,值得推荐的展览与画廊。
娱乐行 Entertainment
Building
1. PACE Gallery
佩斯画廊
当前展览: Chewing gum II
地址:15F
佩斯画廊是世界第一梯队的画廊之一,创立于美国纽约,代理了一系列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界艺术大师的作品。佩斯画廊主要立足于美国,在纽约有三个空间,最近刚刚破土开工建造旗舰画廊,听说将有数层的展览空间和一个公共图书馆,发展速度还挺惊人的;近年来扩张到加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门罗公园的PACE
Art and Technology,teamlab在这一分部展出了许多创意作品,佩斯对科技艺术这一新领域的探索超越了几乎所有的画廊。
香港佩斯的展览空间大概两年前正式开放,想当初佩斯画廊在亚洲只有北京一个站点。一转眼佩斯香港已站稳脚跟,佩斯首尔的初展刚刚亮相,亚洲的艺术市场进一步被美国经理人势力所渗透。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xyk0756kj20hs0gydk8.jpg|
对佩斯画廊的小结:展览质量绝对有保障。佩斯香港作为一个通道式的展览空间,基本汇集了佩斯代理艺术家中的东西方精华。佩斯画廊的展览,都属于小而精类型。上一个尹秀珍的“容器”,细腻柔和;再之前的李禹煥(UFAN Lee)在香港的首展也是新作旧作混合的小结式展览。
当前的展览是一个群展,名叫Chewing Gum
II,翻译成中文是嚼口香糖,更正式点是“咀嚼”,挺好玩儿的名字。这是两年前的一个同名群展的延续,参展艺术家有大名鼎鼎的Chuck
Close和奈良美智(佩斯代理的中艺术巨头之中的两位吧),以及深受波普风格影响的George Condo, 以色列艺术家Michal Rovner和Tara Donovan。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xykp6k7sj20hs0hmtd9.jpg|
此次群展主题和香港的大环境十分贴切,“咀嚼”,在文化大熔炉的香港,艺术也需要被“咀嚼”,从不同的文化或地域背景为出发点,被大众消化,或渐渐融合。展览正中间,奈良美智的雕塑作品,那个反叛的孩子,直勾勾地和Chuck
Close的自画像(织毯作品)对视。以色列艺术家Michal Rovner的录像作品,在和Chuck
Close相对的墙上,摇曳的树影下人的身影不停穿梭,不知前往何处。
2. Axel Vervoordt Gallery
阿塞尔维伍德画廊
当前展览:Jaromír Novotný Look Again
地址:15F
这间画廊就在佩斯隔壁,所以去看佩斯的同时也可以顺便看一下这里的展览。Axel
Vervoordt是比利时著名的室内设计师,同时也经营画廊,代理的艺术家都比较小众,好几个展览看下来,每次展出的艺术家有好多都不认识,但作品本身都可推敲,值得一看且趁机学习。这里艺术家的作品普遍偏抽象,通过画廊简介,了解到这间画廊以收藏GUTAI(具体派)艺术家见长,偏爱收敛抽象的作品风格也很make
sense。
http://wx3/large/86dff481gy1fdxylj9ehoj20hs0nrwhb.jpg|
从画廊简介中,有一句形容其当下重点的句子我很喜欢:the gallery’s vision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contemporary art with a special interest in the concept of the void, the process of the creation and in the questioning of the experience of space and time.
当前正在展出的是捷克当代艺术家Jaromir Novotny在香港的首次个展,名为Look Again(回望)。所有作品都是白色,艺术家抛弃了帆布,转而在透明硬纱上作画,是作品显得极度轻薄,带有漂浮感。画框十分原始,几乎是裸露的,创作的痕迹一览无余,“极简”的风格充满了整个空间,却又比“极简”多一点对创作工序的歌颂。
http://wx1/large/86dff481gy1fdxymeo25fj20hs0dcwg9.jpg|
这个小展览是个名副其实的白盒子,白盒子之中Jaromir的画作导演了一场对话:白与空间的对话。由于硬纱的透光特性,白色颜料在其中展现出涂层的效果,画作在纯白的展览空间,与光影产生了有趣的互动。在门口静静站一会儿,不得不感叹白与光真是有趣的组合。
毕打行 Pedder
Building
Pedder Building是中环的一个古董楼,里面大概有四五家画廊。香港旅游局有推荐一个Pedder Building
Art Tour。
1. Gagosian Gallery 高古轩画廊
当前展览: Howard Hodgkin “In the Pink”
霍华德·霍奇金 “粉红世界”
楼层:7F
高古轩是全球最富盛名的画廊,在香港的分布是其世界版图的亚洲支点,在中环的毕打行占据了很充裕的展览空间。高古轩旗下的艺术家大多已经成熟,策展及其用心,每一个展览几乎可达到美术馆水准。当下的展览是Howard
Hodgkin在亚洲的首次个展,名为粉红世界,非常值得一看。想到之前在Instagram上看到Howard去世的消息,不禁难过起来,打算以后有时间再去看看他的那些作品,愿感性的色彩永存吧。
In the Pink 粉红世界。乍一眼看上去,多么少女心的名字啊。一个八十五岁艺术家老头眼中的粉红世界是什么样呢。走进位于中环Pedder Street的高古轩画廊(Gagosian Gallery),我走进了Howard Hodgkin的粉红世界。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xyn2peetj20hs0bun02.jpg|
媒介为木板与油彩,乍一看画面充满抽象的张力,认真观察也许可以找到进入Hodgkin描绘的具象世界的开关。明暗,光影,色泽,时间从空间光线的转换中跳过,一幅画只捕捉一个点滴,尽力用最具体的形式留下一片拼图,在二维的木板平面上记录多维度的感官体验。
James
Lawrence形容Hodgkin的创作技巧为“解读与误解的独特组合”。也有评论家提出“情绪化瞬间的具象表现”这一理论。Hodgkin的绘画拼图对于现实本质进行超细腻展示,是极度的具象。然而,除了在Hodgkin本人的眼中,他记录的真实场景永远不会出现在第二个观者眼中。每一幅画是一个拼图,每一个观者所看到是瞬间都是极个人的瞬间。
这是多么神奇的连结,通过你的情绪化瞬间,我回到了自己的记忆场景。通过你的爱人的具象碎片,我看到了记忆中属于我的爱人的那张脸。
http://wx3/large/86dff481gy1fdxynocyenj20hs0bvgp1.jpg|
仿佛观赏爱人的脸,正常距离下的具象面孔,靠近到0.01厘米时,睫毛摩擦肌肤,抽象的魔法出现了。好吧,让我们走进粉红世界。这魔法转瞬即逝,也许油彩可以为其留下印记。
他说:“我是一位具象派画家,不是描绘外表的画家。”
“我不喜欢谈论绘画是因为这会耗尽我的能量。绘画是恐怖的,紧张的。艺术收藏的妙处在于,这一切已成为过去式。”
2. Pearl Lam Gallery
艺术门
当前展览: 戴尔·弗兰克(DALE FRANK)个展
楼层:6F
Pear Lam
Gallery,中文名为艺术门,是一个根基位于亚洲的画廊,在香港、上海、新加坡拥有共四个展览空间。艺术门推动当代艺术在亚洲的发展以达二十多年。毕打行的空间不小,建筑风格有趣,有点曲径通幽的意思,不同于一般画廊的正方空旷大盒子风格,艺术门香港的空间是条状的。观众顺着空间路径向前走,虽有些狭窄,但一转身又是一个隔断的新空间。拍照的画面感和光影感不同于空旷空间,我很推荐喜欢拍画廊空间的朋友前来试试。
http://wx2/large/86dff481gy1fdxysyry5rj20hs0imgqv.jpg|
正在展览澳洲艺术家Dale Frank在艺术门的个展。他对平面艺术媒介的探索让人惊叹,各种不同的材料在画框中猖獗,让观者体会无限的可能性。Frank作品材质中具有代表性的光油,玻璃和树脂与全新媒介材料如阻燃泡沫、压缩泡沫和人类毛发互相激发出奇妙的化学效应。看着这些作品,让人不禁发问,平面绘画作品和雕塑的界限在哪里?也许我在观看画框中的雕塑,也许我在观看光油质地所引发的光影多媒体作品,也许通过作品反射到地面上的光线也是整个装置的一部分。
最挑战我的艺术认知的作品,是用人类毛发制作的平面雕塑作品,人类毛发如滚烫的水沸腾划过整个平面,蔓延,几乎要跃出作品。材料和表达同时冲击观看者的感官,带有挑衅的意味,使人不适。
http://wx2/large/86dff481gy1fdxysbg15hj20hs0kcgpx.jpg|
他说:“创作伊始,我就已假设作品能独于我而存在。绘画应更专注于传递如何超越人类意志,并突破人为赋予绘画特征的悖论而出现、行动、甚至生活。”
3. Lehmann Maupin Gallery
立木画廊
当前展览: Liza Lou ingxube
楼层:4F
立木画廊来自纽约,旗下拥有许多知名的艺术家,但其突出的特点是,除了成熟的艺术家,立木画廊也会推出初露锋芒的新星。在立木画廊看展,经常会有意外收获。立木画廊十分支持挑战权威、探索个人表达并具有突破性的艺术家们;这些作品的冲击力不仅来自新颖材质或媒体所激发的视觉效果,还来自更深层次的社会性及哲学性的探索。旗下艺术家的创作议题广泛,包括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历史、政治和全球化影响等。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xyssqca4j20hs0hfwjd.jpg|
立木画廊的上一个展览是非常棒的。纽约艺术家Mickalene Thomas的作品无一不试图冲破所谓“他人的意愿”。色彩强烈跳跃,材质自由混搭,每一幅作品都透露着反叛。这一些显示着反叛的符号,个个带有艺术家背景与文化的烙印:即其作为女人和作为黑人的身份。
立木画廊当时正在展出Liza
Lou的作品,个展名为ingxube,可理解为“混合”。来自洛杉矶的女艺术家Liza
Lou,在加州和南非来回穿梭,进行艺术创作。这次展览中的六幅作品,均以编织串珠制作而成,色彩斑斓,而灰色的余韵带有节制之感,使得表达更加细密。串珠的编制技艺使人想起印象派的色点画法影响,观者从不同角度,可体会不同色彩层次带来的视觉效果。
http://wx3/large/86dff481gy1fdxysufiebj20hs0agq5o.jpg|
Liza Lou通过编织串珠这一媒介,给绘画带来了新鲜的想象,并是对手工艺和其悠长的制作过程的凝思。每一幅画都工程庞大,南非的祖鲁工匠手工将一颗一颗彩珠连起,Liza再将一条一条的串珠创作成多层次的画作。跨文化的女性劳动力支撑了漫长的创作过程,也正是Liza这些画作所歌颂的议题。
中国农业银行大厦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Tower
1. White Cube Hong Kong
白立方
当前展览:Michael Armitage, Strange Fruit
楼层:1F
白立方在中环的展览区域可谓是中环之最:最大最敞亮,且有自己的大气门脸。要知道在一楼有自己门面的画廊在中环几乎没有,Soho虽然很多,但已是另一个世界。来自英国的白立方,拥有独立无二的敞亮门脸和特色的英国艺术家们,已成为在香港的必去画廊之一。去年Art
Basel Hong Kong造成轰动的Tracey Emin的作品便是由白立方代理,Basel之后Tracey
Emin的个展成为这个空间的经典展览。
Michael Armitage来到香港白立方(White Cube),推出个展“奇异的果实”(Strange
Fruit)。
http://wx2/large/86dff481gy1fdxytrji4jj20hs0bcjvz.jpg|
作品本身充满野性,借用了许多隐喻,没有任何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站在画前也可以看很久。艺术家强烈的情绪十分直接地挑衅观者。
Armitage擅长使用意象,画作中隐喻不断。他以构图向高更致意,以狅力线条描绘的仪式向历史中的世界致意,而真实的立意基于当下他的世界,我们的世界。
同性恋在非洲的34个国家被定为违法行为,而强奸行为、暴力及谋杀是司空见惯的社会现实。在一些国家,如Uganda和Nigeria,同性恋对应的刑罚是死刑。Armitage从那个世界来到伦敦,带着自身对种族、性别、自由的困惑,试图用画作展开对话,谈一谈这个世界产出的奇异的果实。
http://wx2/large/86dff481gy1fdxyudg4jkj20hs08ytbf.jpg|
Armitage试图描绘一个世界,那世界曾经属于他的文化与历史,对我们来说是遥远的现实,虽然遥远,依然是现实。而作为一个观看者,带着对当下现实的一点点了解,再看这些画,似乎离他笔下的世界更近了一些。
2. Galerie Perrotin 贝浩登画廊
当前展览:JENS FÄNGE “SISTER FEELINGS”
楼层:17F
Galerie Perrotin
贝浩登画廊始于巴黎,在全球已有14处展览空间,也是国际画廊第一梯队的成员之一。Galerie
Perrotin在香港的空间是最多人喜欢的画廊空间之一,主要原因是她拥有无敌的维港海景和沿着落地窗的、人性化的阅读区域。
Galerie Perrotin在香港带来瑞典艺术家JENS FÄNGE名为“SISTER FEELINGS”的展览。
http://wx4/large/86dff481gy1fdxyvfbkmhj20hs0a177p.jpg|
这是第一次接触到JENS FÄNGE的作品,一走进画廊就被吸引,策展人对空间的设计很用心,作品风格通过墙壁色块的表现方式,使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充斥在整个画廊氛围之中。
每一幅作品都是跳跃的,其中仿佛有许多不同的故事线索,既具象又抽象,塑造了一种超现实的情境。每一幅作品我都盯着看了好久,从深层看仿佛有太多角度可以揣测,从浅层看也存在许多乾坤,从配色、结构到多媒介的运用。静物与空间特写也可以很有趣。看着看着,仿佛有一个小小的我潜入了画作中的空间中 - 粉色的楼梯、绿色的墙壁、大红的桌子、穿拖鞋的小女孩儿以及墙壁上的引入另一个空间的画作,都是当下场景的延伸。这种“重叠”的感官效果来自于不同色调的运用,也来自于多媒介的游戏。卡纸、布料与铅笔油彩混搭在一起,各个材质都富含了通往不同空间的通道。在整个观赏过程中,我也不停地移动着,不停转换视觉角度,像是一个体会舞台布景的演员,试图寻找故事的不同切入点。
http://wx2/large/86dff481gy1fdxywk3592j20hs0npq9k.jpg|
FÄNGE说,他希望观者“幻想”此次展览的同系列作品所描绘的都是同一场景,但分别来自不同人的记忆,不同时间点的记忆,但最终展现的则是不同的观点,尽管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所以,在巴塞尔以外,还有哪些展是你所中意的呢?
-The End-
以上内容由亚当论整理
图片及资料来源由美乐迪亲自拍摄
如有版权问题&转载
请在CC艺术公众号中留言
▼
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爱好者
你是否想与大家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