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岸易经分享8:研周易心得,改其名,不如修其身性

(2016-07-21 17:55:06)
标签:

杂谈

【专栏】

两岸易经分享8:研周易心得,改其名,不如修其身性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5QV7Fey3qS

昨天一日的奔波,深夜到家已近凌晨,备感疲惫,未能及时将台湾的黄来镒教授分享过来《易经》知识,及时传递分享!

在此致歉!

不知何时起,曾热衷并流行起来改名热!

改名是否真正对自己的命运有所帮助,未置可否,不作评论!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5QV7FlprA8

不过,今天,我们会介绍一种比改名更有效的办法,不妨试上一试!

7月19日,黄来镒先生从名、字、号的认识谈起,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易心得,提到了四点感悟,一并分享!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5QV7Fy4VIe

原文链接下如下:

对于《名》、《字》、《号》的正确体认:

——名,父母所赐;字,恩师所祝;号,自己所爱……

《名》,既为父母所赐,大恩大德,不可废也!

《字》,不可自取,必须由恩师依学生个人专业、才智、德行,贶(音:kuàng)以学生,以资激励奖赏,甚或期许。

《号》,可依自己所好,自行取用,是以,《号》可以有多个,一生不限一号,不同阶段,有所感悟,因时而创,可也!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5QV7FbaKrA

——台湾《易經》后学黄来镒研《易》心得纂辑,并且有所感悟:

1、学《易》,必得体会真谛,不可人云亦云。世人热衷改名,却不知《改名》对父母不孝不敬也!

2、与其改《名》,不如修心改性!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5QV7FVQYfA

3、可自取《号》,不可自创《字》!

4、修身养性、培德善念,远超过《改名》之功也!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5QV7FO8FXc

【告之】"安阳源易缘"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一点资讯、凤凰博报、搜狐公众平台、企鹅媒体平台、知乎、今日头条、UC订阅平台、新浪看点、百家号、简书等公众媒体已先后同步开通。 订阅关注,喜乐多多!

(特别声明:未经许可,谢绝刊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