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岸易经分享7:以史为鉴,简述易经阴阳之道的重要性

(2016-07-19 16:43:02)
标签:

杂谈

  【专栏】

两岸易经分享7:以史为鉴,简述易经阴阳之道的重要性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5N6154feka

  阴阳五行,可分为“阴阳”与“五行”,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

  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

  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5N614zIRt2

  五行各有不同属性: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纳人这五大类的范畴。

  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

【阴阳之道】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5N6155Pb16

  阴阳学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

  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

  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5N6152Aw4m

  7月18日,台湾的黄来镒教授为大家分享的易经知识,以历史故事说起,简述了“阴阳之道”的重要性!

并一针见血的阐明明原因: "事缓则圆"、"刚柔并济"、"中庸、中和、中道" 的大道

分享原文链接如下:

  台湾《易经》后学黄来镒以历史故事,简述《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并济》的重要性。

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推动汉化改革,却也造成了北魏帝国的分裂,先是平城与洛阳对立,继则六镇变乱,最后各自被篡而亡

  原因:北魏孝文帝忽略了 "事缓則圆"、"刚柔並济"、"中庸、中和、中道" 的原則至理。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5N6159dYqe

  ”要求草原民族一夕间汉化“——这种改革太猛了!

  终究注定失败的结局。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5N6151T8zI

  【告之】"安阳源易缘"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一点资讯、凤凰博报、搜狐公众平台、企鹅媒体平台、知乎、今日头条、UC订阅平台、新浪看点、百家号、简书等公众媒体已先后同步开通。 订阅关注,喜乐多多!

(特别声明:未经许可,谢绝刊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