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个排球场
标签:
体育马力克北京市青云仪器厂排球场杂谈 |
分类: 图解人生 |
别管球技如何,这扣球的姿势一定是那么回事。这就是我20多岁身为青云仪器厂排球队员时的真实想法。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里,北京的工厂群众体育运动搞得热火朝天,几乎每座千人以上的工厂都有职工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和羽毛球队。青云仪器厂的排球队水平不低,除了当年已经是国家乙级队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队肯定打不过之外,全北京市的企业没有哪家能成为我们的劲敌。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除队里有几位专业队调入本厂的高手外,更重要的就是工厂多年来形成的职工体育运动气氛。
记得厂里的排球场几次易地,最后的位置是厂工会小楼南墙外。每到夏季的5月,这个球场就赛事不断。每到午饭时,这里就拥来不少球迷。况且这个球场的位置是工人到食堂吃午饭的必经之路,所以在这里打球,别管是懂球不懂球的都会看你几眼。记得当年我们都仿照中国男排马力克的扣球姿势,应该说学得比较像,但就是没马力克跳得高。人家用这姿势能将球狠狠地扣在三米线以内,我们却经常扣到底线附近。好在在北京市职工比赛时,我们有从北京一队退下来的,身高一米九五的大张为主要得分手,我们这些业余水平的队员只适合偷袭。
30多年过去了,时下地皮很贵的北京城里球场越来越少,我们的工厂里一块球场都不剩了。当我再回到这座工厂时,吃过午饭的工人们三三两两地在厂房外散步,很清静的厂区里已经没有了球场上的喝彩声。也不知道这样的气氛是否对忙碌了半天的工人们有休息的作用。或许这也是时代赋予的一种生活节奏吧。不过看到当年扣球的这张照片,依然有种滋味涌上心头,青春岁月应该朝气蓬勃,几千人的工厂里还是应该有些热闹的气氛,特别是青年工人,打打球应该也是一种心理和身体的调节方式,那种遛弯的事情应该留给50岁之后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