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视剧中离谱的娱乐现象
娱乐有尺度吗?这本是个不该问的话题,试想世界上哪件事情会没有尺度。然而,给娱乐定个尺度的确有点难,关乎受众的年龄、知识、社会阶层,甚至还关乎受众所生活的地域特点等等。周立波为什么说自己只适合在南方表演,即便是到了东北也根本不露面?他自认他的调侃不会被北方人认同。郭德纲为什么常在京津地区打转?因为他也明白南方的观众对他不认同。那些“快女”类的节目半大孩子们看得过瘾,而半老的观众却看着闹心。小沈阳一登台10分钟里连说五句“臭不要脸的”,有些人听着就是个乐,有不少人听着很别扭。这是个现实。倘若说电视节目中有些娱乐成了离了谱的“愚乐”后,观众还可以有选择性地换台避开不看。可电视剧中离谱的娱乐却让你边看边“愚”地遭耍挨骗。因为有故事,因为有明星,因为电视剧不像选秀节目,既然看下去,好歹看完。
《人民日报》近日发表了一篇评论,指责一些抗日题材的电视剧“用娱乐埋葬历史”。话说得很重,却很有道理。的确有一些胡编滥造的抗日电视剧,在娱乐的招数下,在所谓追求收视率的借口下模糊了观众对抗战英雄的正确认知,也模糊了他们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几百个人几百条枪能打败几万人的日伪军,抡把大片刀能在枪林弹雨中杀敌无数而自己毫发无损,我方特工身穿洁净的西装投身枪战中,一仗下来鬼子屁滚尿流,他却一尘不染,连皮鞋都油光锃亮。这样的娱乐英雄或许是受了美国大片《指环王》中那位精灵王子的影响,可那毕竟是幻想出来的故事和人物啊。再看看美国有关二战的大片,您基本上闻不到什么过了头的娱乐味道。
这里反映出我们的某些电视剧制作方已经走入三种创作误区:
一是没搞清在以重大历史题材为背景的电视剧中,什么是娱乐?《亮剑》里李云龙智斗楚云飞是个乐,甚至被下放到服装厂都是个乐。《潜伏》里王翠平、余则成的尴尬相处就是个乐。这样的乐既真实也幽默。
二是没搞清靠什么才能提高电视剧的收视率。让我们细数近年来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剧,《亮剑》、《暗算》、《潜伏》、《士兵突击》、《闯关东》、《金婚》等等,哪部剧里有时下这些离了谱的娱乐?当然,的确有些剧在刻意的娱乐中收视也不错,比如《武林外传》,但这却是与我们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根本不沾边的闹剧。
三是没搞清将虚假与史实掺和到一起做背景产生的恶果关系。把帮会传奇化、把英雄超人化、把日军愚笨化,再把激烈的战斗搞笑化。中老年观众根本不信,青少年观众误信,原来战争就这么“好玩”啊?由此,死与牺牲有了混淆,英雄与枭雄发生了模糊。《人民日报》评论指出的“用娱乐埋葬历史”已经发生了。
走出这三个误区,并非仅是电视剧的事情,关乎所有的电视节目,只是娱乐节目的娱乐尺度与各类电视剧的娱乐尺度有所不同。“娱乐”是个挺好的词语,娱乐能给人们带来轻松与快乐,同样也能把我们对后一代的教育寓教于乐。因此我们既不能谈“娱”色变,也不能不给娱乐一个尺度。没有尺度的娱乐不单单埋葬历史,还会埋葬今天的真实,今天的道德。
□张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