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慢性病"(一)做家务的联想-幸福可以很简单

标签:
婚姻家庭 |
分类: 婚姻家庭-牵手一世情 |

因为借住在别人的地方,就希望尽量保持清洁,早上老婆在卫生间拖地,我发觉她的方法和我不同,就告诉她"应该"怎么做。她头也不回就说,"我有我的方法"。
当时我心里的感受是,我的方法比较有效、比较好啊,怎么不听我的呢?接着就又想,是她在做,她不是三岁小孩子了,不会不懂的,只是我们想法不同、做法当然不一样。
只要结果是卫生间整理干净,目的达到就好了,为何要执着别人一定要听我的话呢?谁又能告诉我那个卫生间是怎么打扫的?用什么方法打扫好呢?
我注意到不少的夫妻就是经常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争来争去,把关系搞糟的。当对配偶做事的方法、方式不以为然而出口"纠正"时,往往忘了两个人习性上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的;而被"纠正"的一方也没意识到对方说话也是出于一片好意,结果就容易把小事发展成争执。
无论是感觉对方"不知好歹,好心当驴肝肺",或是"你就是觉得我什么都不会",所伤害到的是夫妻关系中最深、最核心的亲密感。就算亲密是铁打的,在一天划几刀的破坏下,不知不觉间夫妻对彼此的感受就有了距离。
到后来,这种为芝麻绿豆小事争执的频率可能会逐渐增多,而内心的感受也会从表面的是非对错(习惯、做法上的差异)深化到了自我价值与对亲密的索求上。
怎么说呢?当一方说,"你晚回来也不早点打个电话回来?"其实是在说,"你在意我吗?怎么不会记得我在家里等你回来吃晚饭呢?"或是"要告诉你多少次,臭袜子要放洗衣篮里!"老公通常会听成了"你就是差劲,什么都不会"感到被蔑视、被看不起。
当最基本的情感需求,男人觉得不被尊重,女人没被呵护时,这个关系就开始了下坡路。只有及时注意到这个看似小却会要命的"情感慢性疾病"时,才有可能阻止它悄悄恶化。
而婚姻是关乎二人的,因此,此慢性病的治疗必须由二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开始,只有二人同步、建立了共识,才可能产生最好的效果。(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