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原创】虚拟育真情

标签:
育儿 |
分类: 亲子教育-亲子总动员 |
【幸福人生原创】虚拟育真情
作者:郑力恩
「老师,请问怎么才能不让孩子上网?」我记得很清楚,1997年夏天在洛杉矶的一个家长教育讲座上,一个忧心忡忡的爸爸问了我这个问题。那时,互联网刚刚开始兴起没有多久。
我记得是这么回答的,「互联网会是下一代将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讯来源和互动平台,禁止年轻人接触是不可能的,更是不明智的;做父母的要教导孩子,如何在这个万花筒般的资讯世界中选择正确、有益的资讯和做好时间规划,这才是我们家长在e世代的教养目标。」
时间真的不够用?
现在十七年过去了,网络世界的迅速发展有越来越锐不可当的发展趋势,不少人觉得我们比五年前、十年前更忙了,人们似乎失去了生活和时间的主导权,资讯多到穷于应付的地步。
如果一般人普遍感觉如此,基督徒的感受就更为强烈。除了日常工作、教会聚会、如何在剩下少得可怜的时间里还挤得出足够和家人相处、经营夫妻关系、探访邻居、慕道朋友、关怀教会会友的时间?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其实没那么悲观,问题是出在,大环境改变了,我们却依然沿用老的方法,不断把新的项目加到我们旧有的时间表中,当然就捉襟见肘,时间不够用了。
旧生活无法承载新习惯
过去我们被教导,必须在家庭、工作和服侍上取得「平衡」。今天在这些之外,又加上了一个要命的「上网」,闹得怎么都平衡不过来。坦白说,「平衡」是一个死胡同,怎么说?简单地说,平衡就是「觉得合宜的时间分配百分比」。算一算,你每周工作40小时,上教会各种聚会、活动加起来8小时,睡觉休息56小时,社交…小时,休闲…小时,陪儿女…小时,上网….小时,每个时间项目都是从每周168小时中来分配。如果这周要加班,刚巧碰到孩子有生日party,教会又有节期的庆祝活动,惨了,怎么「平衡」呢?面对的是入不敷出的困境。
去掉没法改变的「刚性需求」,像是工作时间、睡觉、吃饭时间等,只能找可以「欺负」的开刀,结果睡眠的时间减少了,休闲时间牺牲了,社交时间取消了,经营婚姻家庭的时间压缩了…经常这样「平衡」下来的结果是夫妻关系冷漠了、亲子关系疏远了、会友关系冷淡了、关怀探访减少或是中止了。结果个人关系和教会生活都出了问题。
真有新的生活模式可用吗?
比「平衡」更好的观念是「兼顾」。「兼顾」的优势是把刚性时间和其他时间都赋予新的意义,并巧妙运用。「兼顾」的概念不是时间上的,而是多功能导向的,有些在平衡概念下的时间是可以整合不同的功能;打破时间上僵化的捆绑,在完成许多关系功能之后,还节省下不少时间。
举个具体的例子,今年三月应邀一个企业的婚姻讲座,学员都感叹现在这么忙,哪还有时间花前月下,轻轻松松地互道钟情?就算有点时间说话,不是孩子、就是工作,一周加起来能有两三个小时相处时间就算很不错了。提升夫妻感情,只能想想算了,言下之意是认为不可能的。
找回起初的爱
我说有办法改变这个状况,每个人的表情都告诉我你是白费力气。我请大家拿出手机,每个人都打个三个字的短信给配偶,就是「我爱你」。大家开始笑,却又都面有难色,这多难为情啊?我说,你们一天下来少说几百字的短信都打了,这三个字就这么难吗?有一位男士鼓起勇气打了过去,回应马上就来了,「啥意思?」所有人都笑翻了,显然他很久没有对太太说过这话了;他难为情地看着我,不知所措。我说就回应「就是这意思!」
回应很快又回来了,「你疯了?」大家差点笑岔了气。此时有人说,她的先生问她,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等大家安静些了,我请他再打几个字,「你喜欢吗?」这次没有人笑,大家都屏住呼吸,等了好一会儿,有两分钟吧!太太的回应来了,简单的两个字「喜欢」。我看见了不少人眼中开始泛起了泪花,这位先生也低下了头去,不想让人看见他的泪光和激动。相信那天不少人都有所领悟。
从形式进入活用
一天的上班时间里,总有些工作之间的空档,有一个午休进餐时间,用来打三个字的短信是绰绰有余,又不耽误公事。后来有一位女士对我说,她现在每天发两条短信给她先生,夫妻还是一样忙,可是关系已经好了很多,回家夫妻见面就很亲热,老公还会主动做家事,洗碗,带她外出吃饭。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这就是我所说的「兼顾」能带来的惊人效果。过去僵化地认为只有下班后才有时间来经营夫妻关系,然而回到家已经疲惫不堪。吃完饭,收拾完了,再和孩子作业奋战之后,早就没有了心情和体力,还要开口说我爱你,真是比登天还难。若能兼顾,情况就完全改观了,夫妻在忙碌的工作中,收到配偶深情的问候,会非常开心。良好情绪在工作时间内就在培养,既有可能帮助稳定上班时的情绪,下班后见着配偶又是满心的欢喜。上班时间夫妻感情交流,下班后时间高效使用,半分钟+「我爱你」短信带来夫妻生活的提升。
举一反三
那「兼顾」观念怎么用在亲子关系、人际关系、教会服侍、关怀探访上面呢?今天许多成熟的网络工具,像是QQ、微信、人人网等社交软件,还有手机短信,都可以好好使用一下,让我们的整个生活形态翻转过来。
用微信来举个例子,它的社交圈是由使用人邀请而建立的,也唯有你邀请的人才能看到你发表的内容。这个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完全掌控社交圈的性质和走向。
微信一个强大的功能是「朋友圈」:这个是以看图说话的功能为主线的功能。意思是说你要上传一张照片/图片,然后配以文字说明,或是转发其他人的。而谁能看到你所发的图文,就看你是如何组织朋友圈中的「可见范围」的分组。比方说,可以分成「家人」、「一般朋友」、「同事」、「业务来往」、「同学」、「特殊兴趣朋友」、….等。这样就可以根据文章的性质来决定发给哪一群朋友。对于平常来往不密切的朋友们,就借着微信建立了彼此的了解和消除了陌生感,下次见面时对于共同话题,就更容易较深入地交谈了。
第二个就是「聊天」:聊天让你可以和任何你邀请到通讯录中的朋友单独对话,文字,语音都行。还可以「发起群聊」,由你选择,把一群特定关系或功能的朋友聚在一起,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和家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建立一个归属感,或特别议题,完全看需要而定。这里可以无限发挥,从虚拟中培育出真情。
发展关系,维护关系
今天这个时代不断有许多科技上的进步和发展,从表面来看,我们似乎被这些搞得越来越忙,和人之间的互动时间越来越少;其实问题是出在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依然用旧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过日子,当新的元素加了进来,就会让我们时间上捉襟见肘了。因此,我们不但要能掌握这些新科技的应用,还更要发展出生活上,人际关系上的应用,不只是科技工具上的更新,更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生活模式来承载这些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要让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帮助,而不是活得更累,更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