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心理原创】我永远爱你 ——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意义

标签:
育儿 |
分类: 亲子教育-亲子总动员 |
你爱我吗?
宝姨送宝音一本绘本《我永远爱你》,宝音每天都拿着书要我给她讲书里的故事。绘本里面讲到小熊阿力对熊妈妈进行爱的测试——提出各种“糟糕“的情况下妈妈怎么回答“你爱我吗?”熊妈妈的回答是肯定的。可是,熊妈妈无条件的爱却是有原则有健康界限的。
常常见闻有些家长,当孩子“犯错”或者“不听话”的时候就说:“你这样我就不爱你了!”“你这样我就讨厌你啦!”或者说:“我不要你了。”最初孩子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往往会“哇哇”大哭,或者拉着说的家长的衣角哭求。有家长就会推开孩子或者自己走掉。知道这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吗?做大人的,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
受伤的孩子
每每看到以上场景,我就心生担心:孩子幼小的心灵收到负面的讯息——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不被爱的。当孩子认定这样的讯息以后,形成了低下、没有价值的自我形象,行为和个性都会出现偏差。有的孩子会开始讨好父母家长,表现退缩,任何时刻都要粘着父母家长,常常哭闹不休。有的孩子却是用各种更加偏差行为表达爱没有被满足的恐惧,常表现出攻击性的言行;这都是孩子心理渐变异常的讯号。
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是真爱孩子的,只是没有想到自己在情急之下的言行给孩子带来身心的损伤,真是遗憾!也相信这样的结果绝不是为人父母期望的。因此,既然知道了,家长就要在对孩子的言行方式上要谨慎,避免想要表达爱的时候适得其反,伤害了孩子。
我永远爱你
《我永远爱你》的绘本当中,熊妈妈对于小熊爱的测试的回应是这样的:我永远爱你。只是你(孩子)要负责自己行为的结果甚者是后果。从熊妈妈爱的管教中,我们作家长的可以学到:
一、不吝啬表达对孩子的爱。并且教会孩子正确的爱不是一味宠溺,而是要孩子知道要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负责。
二、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先了解孩子的动机及是否目前孩子能力所及。肯定孩子正确的地方,教会孩子对的行为方式及对应的方法。同时,也要事前建立家规,避免事前没教导,事后都是责骂的教养方式。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行为阻挠了家长自己的方便,而随着情绪责骂孩子。
三、与孩子保持亲密联结,不要客观认定孩子就是“不乖”,一味要孩子“听话”。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只注重外在孩子的物质需求。
推荐阅读许珂老师的文章:《两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