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剖析「安全感」的奥秘(上)------揭开「没有安全感」的面纱

标签:
健康情感 |
分类: 个人成长-成长不烦恼 |
被滥用的「安全感」
近年来只要谈到情绪,「安全感」这个词,几乎出现在每个人的情感世界里,它似乎变成了一个时髦的字眼,若是没有提到它,就好像跟不上时代了。只要在亲密关系中出现一点波澜,内心掀起一些涟漪,做决定时有一些犹豫,就会归结为「没有安全感」。好像简单五个字就可以概况所有问题,但可惜的是:「概括问题」并不是「面对问题」,当然根本也就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没有安全感=被爱的需要未满足
大家都在说的「没有安全感」,到底是缺了什么?缺安全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我们现在就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请想象一副画面:吃奶的婴孩在她母亲的怀里,一边吮吸着温热的乳汁,一边听着妈妈哼的小曲儿,一边感受着妈妈温柔的抚摸,眼睛慢慢、慢慢闭上,呼吸均匀,睡着了。
再想象另一幅画面:独自躺在床上的婴孩,突然感觉饿了,睁开眼睛,却是一片漆黑,只好大哭,试图唤起爸妈的注意,只是哭了好久,完全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很明显,第一幅画面的婴孩是安全满足的,而「没有安全感」就是第二幅画面里的:恐慌、无助、无奈的失衡感觉,饥饿没得到满足带来的惊慌失落。
最最基本的情绪需要就是「被爱」的需要。通常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感受到被爱。年纪小时,吃喝拉撒都无法自理,需要有人照顾;有人在身边时,就感受到被爱和安全;慢慢长大,父母花时间和自己在一起玩、自己的话被父母听到和在意、愿望被满足、被允许自主做一些事……很多小需要的满足都会让人感受到被爱。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一个大大的「爱箱」,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爱」来填满;这样内心就不会感到「没有安全感」。
遇到Ta,需要被点燃
只是,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常有「需要未被满足」之事发生,每一次不满足都在心里留有痕迹,却未曾处理。而我们纵然有缺乏,但依然长大了。直到有一天遇到亲爱的Ta,那些似曾相识的「被爱」的需要又被强烈的激活了。
好可惜,那些需要本没有错,只是我们从未被教导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需要;我们表达出来的可能是「要求、指责、抱怨」,或者「逃开、沉默、无声的抗议」,让对方都看不懂你到底要什么,感受到的只有挫折、委屈,甚至是愤怒。当关系陷入僵局、造成不满足,最后抛出一句自己不太明白,对方也搞不清楚的:跟你在一起,我没有安全感。
其实,「没有安全感」的面纱背后就是「基本的需要未被满足」。Ta的出现将你未满足的需要最大程度的刺激出来,之后Ta做的很多事会让你解读为「Ta不够在意我」,所以,你好需要Ta的关注、爱,以及需要Ta因为爱你而愿意做出「给你安全感」的行动。
请记住,将内心的情绪基本需要表达出来当然没有错,造成麻烦的是不当的是表达需要的方式;这就像情绪本身是中性的,如何表达可以破坏关系或是建立关系。那么,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需要?请听下回分解。
推荐阅读文颖老师的文章:《你认伤了吗?》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f485470101k9w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