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问题解决其实很简单 之一 ——没有用的,就不要再做
| 分类: 个人成长-成长不烦恼 |
前言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现象——一只蜜蜂误入室内,然后在玻璃窗的一小块地方拼命撞着玻璃,想要飞出去。可是不停地在一个地方,只知道向前冲,却毫不知稍微调整一下方向,转一个小弯,无需费力就能轻松从窗户打开的地方出去了。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我们看到蜜蜂如此时,会觉得它简直太傻。可我们不也常常如此吗?在同一个问题上,同一件事情上,重复采用同样的无效的方法,把自己折腾得筋疲力尽了,却还依旧执迷不悟。
没有用的,就不要再做
“没有用的,就不要再做。”这句话听起来那么简单,似乎人人都懂都明白。就像当我们按开关的时候,灯没有亮;再按一次,灯还是没亮;第三次依然如此……那通常不会再去按四五六次了,而是检查是不是灯本身出了问题,或者是不是停电了。若是灯出了问题,好办,换一个就是。停电了,打电话问问物管,都可以轻松让房间再亮起来。
可是在很多关键的时候,这句话,这简单的智慧又那么容易被忽略:
被男朋友惹得生气了,就不说话。男朋友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便追问,可是心想他应该明白了,就不停让他猜各种原因。猜不对的时候,更生气。结果换来男友一句“你无理取闹”。每一次都生闷气,让对方猜,最后闹得两人都不愉快,却依旧困在这样的怪圈中走不出来。想要得到的是被理解,可是因为用的方法不对,生闷气或者发怒的方法根本得不到想要的,根本没有用,却做了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哭闹的孩子吼叫的父母
父母对孩子亦是如此。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情绪烦躁就吼孩子,可是孩子却哭得更凶,父母吼得也越凶。吼孩子或者责骂孩子,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孩子不哭。可是有些父母却每一次在孩子哭闹时都这么做,没有用的,一直在做。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刚才提到的父母要制止孩子哭闹的问题,从经验上得知用吼的是没有的。这时,就停下来想,孩子为什么哭闹呢?原来是这个孩子有睡意入睡前就会有点不安,心里希望父母来陪陪他,可是年龄太小不知道怎么表达,只好用哭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哪知换来的是父母大吼的制止,委屈、受伤让孩子就哭得更大了,父母不明原因处理的结果是每晚的恶性循环。结果是亲子关系的破坏,孩子内心因情绪没有满足带来的伤害。
这次孩子的需要父母注意到了,就放下手边的工作,拿起一本童书来到孩子的床边,坐下来,让孩子靠在自己身上,读了一个床边故事。故事还没有读完,孩子就睡着了,脸上还带着满足的微笑。父母看着已经入睡的孩子,想到了过去这段时间给孩子的磨难和伤害,心里充满了愧疚。
结语
当意识到又处在同样的状况中,每一次都一样,所做的得不到想要的的时候,就不要再做,没有用的,因为早就证明过很多次,这个方法无效了。这时就要停下来,让心安静下来,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当自己转一个小弯,问题就可能变得明朗起来!
推荐阅读游建国老师的文章: 《人生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f485470101l8d3.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