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就业,规避求职误区(下)
(2013-01-08 14:35:4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职场人生-漫漫生涯路 |
误区二:普遍撒网 乱投简历
“管他呢,先把简历投了再说。”身材瘦小的阿娟抱着厚厚一大摞简历,一一分发在招聘单位的桌子上。阿娟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一个本科生,大学里学的是园艺专业。“我学的专业属于冷门,再加上今年的经济危机,工作更难找。多投些简历,也算给自己多创造些就业机会吧。” 她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
记者采访时发现,像阿娟这样“普遍撒网式”投递简历的学生很多。
专家支招: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为数不少的毕业生在求职时,为增加成功率,不管工作单位和岗位是否适合自己,一律采取大撒网的方式投递简历,但往往收效甚微。即使侥幸过关,也往往因为工作离自己的专业和目标相差甚远,对将来的发展没有太大帮助。
崔进军老师提醒大学生求职者,要增加求职的成功率,毕业生最需要做的不是盲目乱投简历,而是应该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知己,就是客观认识和评估自己的优缺点和个人能力,明确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知彼,就是要对面临的就业形势和职业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并深入了解应聘的工作单位和具体岗位,审视求职岗位和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否吻合,这样也才能有效多提高求职应聘的成功率。
误区三:盲目跟风 回避现实
“这年头儿工作不好找,我也只好加入考研大军的行列,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淘汰出局了。”河南工业大学的刘帅一脸的沮丧,言语间流露着焦躁和忧虑。他告诉记者说,他们班有30多个人,大部分的同学都选择考研或考公务员,以期暂时避开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但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没办法,才匆匆跑到招聘会上来。
专家支招:考研求职,目标明确
有些同学因为求职不顺利,于是就主动放弃求职,专心致志准备来年的考研,希望通过考研增加找到好工作的砝码。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上,研究生毕业后工作难找的现象并不鲜见。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郑笑平认为,若是希望继续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考研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考研并不是找到理想工作的根本保障。若只是为了想找到一个好工作而考研,很可能会事与愿违,只是人为地推迟找工作的时间。所以在考研之前应明确目标,并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学们还是应该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确定职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