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就业,规避求职误区(上)

(2013-01-08 14:32:32)
标签:

杂谈

分类: 职场人生-漫漫生涯路
理性就业,规避求职误区(上)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我省每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人数稳中有升。而由于供需不平衡,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5月下旬的一天,记者参加了在我省某高校举办的一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尽管当天天气突变,骤降大雨,却并未阻挡大学生们高涨的求职热情。离招聘会开始还有一个小时,校园内外却早已是人潮涌动,挤满了手持简历、满怀期待的大学生求职者。

    在学校的广场上,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大学生,发现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陷入的种种误区,也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原因。

 

误区一:心态浮躁 期望过高

    “不要总说我找工作要求高,你想,上了十几年学,投入这么多,都将家里上穷了。找个工作,怎么都要与我的投入成本和心理期望值相持平吧?”小王有些激动地告诉记者。小王是河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研究生,他梦想做一名跨越欧美、走遍全世界的大牌商人。于是,不久前,他和同学结伴去了深圳,希望找到好的发展机会。

刚开始,小王找工作的目标,不仅要求职位高, 而且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还要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但是,在深圳一个多月,简历投出20多份,有回音的只有两份,面试后也都杳无音信。眼看家里带来的钱花掉了一半,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他只好又回来参加学校的招聘会。

 

专家支招:调整心态,合理定位

    河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崔进军老师说,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与高职位和高薪金相匹配的必定是全面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大量的精力投入,等等。

崔进军说,大学毕业生如果一开始就对就业期望值过高,既不实际,又人为增加了求职难度,有时也会错过了最佳就业的黄金时间段。因此毕业生应避免理想主义,矫正浮躁的心态,根据自身的总体水平现状,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抓住眼前机遇,从基层做起,从小处做起,规划发展职业进程,实现自己的理想。

 

 

 摘自:http://finance.ifeng.com/money/topic/dxsjy/job/zcgl/20090731/102306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