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哲学

(2022-04-13 20:04:45)
哲学是生命哲学,不理解生命就无法理解哲学。

我的面前有一树桃花,我存在,桃花才存在。

没有我,研究桃花是否存在没有意义。

我的面前有一个松果。当我看到这个松果的时候,它就进入了我的生命,和我融为一体。

汉语里说我掌握某个知识点用“掌握”这个词汇。

英语里用“grab”这个词汇,意思为“抓住”。

中文和英文都是一样的。

正是因为,这棵桃花树进入了我的生命,和我融为一体,才出现了“我”和“桃花”这样的区分。

如果桃花树,没有进入我的生命,何来“我”和“桃花”?

就是因为融为一体,才有区分的必要。

如果根本没有交集,或者彼此互不了解,何来“你的”和“我的”? 

按照约尔克的研究,生命是自我肯定的,生命性的结构就在于一种原始的区分,即在区分和分解自身中仍肯定自身是统一体。

这种生命不断区分和分化自身而重新肯定自身的观点。

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 正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里的思想,即“生命是被这样事实决定的,即有生命的事物使自己区别于他在其中生存并与之保持联系的世界,并且继续是自己保留在这种自我区分的过程之中。有生命物的自我保持,是通过把外在于它的存在物投它自身之中而产生的。一切生命的东西都是靠与己相异的东西滋养自身。生命存在就是同化,因此区分同时也是非区分,异己者被己占有。”

这段话非常经典!我把玩了一遍又一遍。

尤其是生命都是靠与己相异的东西滋养这句话,笔者深以为然。

比如说人,就是靠身外之物滋养,比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春花秋月。

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滋养,生命还有什么意思?

生命就是同化。人和周围的环境同化,和周围的人同化。

佛教说“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或者“身土不二”,这都是同化。

你拥有一个物品,或者拥有一个人,你同时也被这个物品拥有,你也被另外一个人拥有。

你是主人,对方是仆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它是主人,你是奴仆。“房奴”、“车奴”和“孩奴”就是这样来的。

按照这种观点,生命的本质是,据黑格尔的说法,自我意识知道使所有东西称为他的知识对象,并且在他所知的一切东西里认识他的自身。因此,自我知识作为知识,它是一种自身与自身的区分,但作为自我意识,它同时又是一种合并,因为它把自己与自己结合在一起。

这句话太过深刻!太过经典!

笔者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我”的投射。

比如,我喜欢桃花,并且研究桃花,桃花就是我的一面镜子,桃花滋养了我。

我除了喜欢桃花,我还喜欢看书写作,看书写作滋养了我,也成就我了。

因此,我通过我喜欢的身外之物,认识我自己。

同时,别人也可以通过我喜欢的东西认识我。

这个过程就好像,我吃一头牛,这头牛和我就融为一体,我吃其他的事物也一样。

我喜欢的桃花和看书写作,和我吃东西一样。

同时,我也成就了我的身外之物。

我喜欢桃花,我就研究桃花,写了关于桃花的文章,将桃花的插图放到我的文章里,因此我也成就了桃花。

因此,认识是一种合并。

研究桃花,就是和桃花融为一体。

看书写作,就是和书融为一体。

因此,从来没有“心外之物”,也没有“心外之理”。

对认识对象的认识与对自身自我意识的统一,表明对不同于意识的东西的理解,对被意识同化的东西的理解,从不是认知主体与外在惰性客体之间的纯关系,因为主体和客体不是两个东西,而是同一东西。

看到这,我不由拍案叫绝!

黑格尔的观点和王阳明的观点完全一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使现前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