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尔规则中π电子数计算的分子拓扑判据(二)
标签:
π电子数计算芳香性分子拓扑法休克尔规则原子环数 |
分类: 分子结构 |
3.
在用计算π键数、也就是π电子数的方法,来讨论稠环体系的芳香性时,一般要把稠环分子看作是单环体系。
而在稠环分子中,明明有多个原子环存在。在分子拓扑法中,对于稠环,是不能直接用式(3)来进行其芳香性判断的。
那么,在计算π 电子数方法中,为什么可以把它看做是单环体系呢?这似乎只是一个巧合。即用式(2)来计算它们的n值时,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而已。
下面就稠环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物质,如萘、薁、蒽、菲、(结构式分别如下)。
分别用式(2)(因为分子中有不同数目的原子环)来对它们进行芳香性的判断。
计算的结果如下表三:
|
名称 |
分子式 |
碳原子数 |
氢原子数 |
电荷数 |
n值 |
判断 |
备注 |
|
萘 |
C10H8 |
10 |
8 |
0 |
2 |
有芳香性 |
双环 |
|
薁 |
C10H8 |
10 |
8 |
0 |
2 |
有芳香性 |
双环 |
|
蒽 |
C14H10 |
14 |
10 |
0 |
3 |
有芳香性 |
三环 |
|
菲 |
C14H10 |
14 |
10 |
0 |
3 |
有芳香性 |
三环 |
4.
在休克尔规则的启示下,人们合成了一些不含苯环结构、但具有一定程度芳香性的非苯芳烃。其中的芳香离子(符合休克尔规则的离子)的结构尤为复杂,对其芳香性的解释、即其中π电子数的计算也最为困难。
对于芳香离子的π电子数计算,用分子拓扑法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下面就讨论一些常见的芳香离子。如,环丙烯正离子、环丁二烯两价正离子、环丁二烯两价负离子、环戊二烯负离子、环庚三烯正离子、环辛四烯两价负离子。
为了知道这些离子的出处,在下图中特意画出了其各自母体烃的结构式,在下表中也对部分母体烃的芳香性进行了讨论。
它们都是单环分子,用式(3)计算的结果如下表:
|
名称 |
分子式 |
碳原子数 |
氢原子数 |
Z值 |
n值 |
所属 |
备注 |
|
环丙烯正离子 |
C3H3+ |
3 |
3 |
+1 |
0 |
有芳香性 |
|
|
环丁二烯 |
C4H4 |
4 |
4 |
0 |
0.5 |
无芳香性 |
|
|
环丁二烯两价正离子 |
C4H42+ |
4 |
4 |
+2 |
0 |
有芳香性 |
|
|
环丁二烯两价负离子 |
C4H42- |
4 |
4 |
-2 |
1 |
有芳香性 |
|
|
环戊二烯 |
C5H6 |
5 |
6 |
0 |
0.5 |
无芳香性 |
|
|
环戊二烯负离子 |
C5H5- |
5 |
5 |
-1 |
1 |
有芳香性 |
|
|
环庚三烯正离子 |
C7H7+ |
7 |
7 |
+1 |
1 |
有芳香性 |
|
|
环辛四烯 |
C8H8 |
8 |
8 |
0 |
1.5 |
无芳香性 |
|
|
环辛四烯两价负离子 |
C8H82- |
8 |
8 |
-2 |
2 |
有芳香性 |
|
这说明,用分子拓扑法来判断这些离子的芳香性,也是可以的。
三、两个特殊物质的芳香性讨论
在网上可以看到一些,无法用休克尔规则来解释其芳香性的物质。
例如,戊庚富瓦烯、蔻(结构式分别如下图1、2)。它们的 π电子数分别为12、24,都不符合休克尔规则,但它们都有芳香性。
对于这些物质,是否可以用分子拓扑法来确认其芳香性呢?应该做一下尝试。
1.
其分子式为C12H10,结构式如上图中的(1)。由于分子中有两个原子环。所以,应该用式(4)来计算n的具体数值:
同样,也不符合戊庚富瓦烯有芳香性的事实。
但是,分子拓扑法的一个优点是,它告诉人们,“分子中原子环数目的确定”对于芳香性的判断,也有决定性的影响”。
问题也许就在于,人们对戊庚富瓦烯分子中原子环数目的判断。
当一个环庚三烯与一个环戊二烯间用双键(注意不是单键)相连时,难道这个双键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特殊的“二元环”吗?
如果认为戊庚富瓦烯分子中有3个原子环,就应该计算为:
结果n为整数,说明该分子确实应该具有芳香性。
2.
蔻的分子式为C24H12,结构式如上图中的(2)。由于蔻分子中有7个原子环。所以,直接用式(2)来计算的结果为:
似乎也解释不了蔻分子的芳香性。
其中的问题,也可能就处出现在原子环的计数上。在蔻分子中是否有7个原子环呢?考虑到图(2)里,中心苯环的6个边都是与其周围的苯环共用的,没有一个边是自己独有的,也就是没有“新的σ键”。这样的“原子环”是不能算数的。
如果按照蔻分子中只有6个原子环来计算。结果就会是:
分子拓扑法证明了,蔻分子应该有芳香性。
从上面的这些计算实例可知,分子拓扑法不但有广泛的适用性。它还可以解决一些,仅靠计算分子中
参考文献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