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支配区图与化学计算
标签:
酸碱支配区图图算两性物质溶液氢离子浓度计算转化率计算 |
分类: 电解质溶液 |
酸碱支配区图与化学计算
通常人们都认为,酸碱支配区图只能用于酸碱溶液pH,或酸碱反应结果的定性或半定量讨论。因为该图中只有一些与酸或碱pKa有关的分区,即便知道某酸或碱的浓度,也不便于把其pH在图中简洁地表达出来。这样,要想定量地描述酸碱反应的结果,采用这个图就更不方便了。
但是,有一类“不需要知道物质浓度”的计算。用酸碱支配区图来讨论其溶液的pH,及相互反应的结果,还是相当方便的。
对于一些没有给出各物质具体浓度、原本只能定性讨论的问题,竟然能想到要对其进行定量讨论。也是缘于笔者对“酸碱支配区图”的熟悉。[1]
一、酸碱支配区图与一些特殊的化学计算
由于多数人对这个图还比较陌生,对酸碱支配区图及其定量功能,还是有必要做一个先行且简略的介绍。
对于相互间有HA=H++A-关系的酸HA及共轭碱A-,已知HA的酸常数为Ka,则平衡时有
。由于在给定温度下Ka为定值,这一体系中[HA]与[A-]的比值,只与水溶液中的[H+]有关。
当[H+]= Ka(或pH = pKa)时,有[HA] = [A-];
当[H+]> Ka(pH < pKa)时,有[HA] > [A-];
反之,当[H+]<</span> Ka(或pH > pKa)时,有[HA] < [A-]。
用横坐标轴表示pH值。以其向上(或向下)的垂线pKa表示[HA] = [A-]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得到如下的有1个共轭酸碱对的酸碱支配区图。
图中pKa
相反,坐标轴上的pKa 点以右,pH > pKa的部分,则有 [HA]< [A-],称其为共轭碱(A-)的支配区。
其定量功能体现在,对该图的进一步如下认识中:
当溶液的pH
=
当溶液的pH
=
而当溶液的pH
=
这样,这个图就有了如下的,这样几个相当精确的计算功能。
一是,对于“1:1的HA-A-”缓冲溶液。由于其[HA]
与[A-]各占50%,所以其pH
一定等于其
即便是[HA]与[A-]不等的缓冲溶液,也可以由
,来完成这个计算。因为pH-pKa= -lg([HA]/[A-])。
这样,由lg([HA]/[A-])及pKa的数值,就可以计算出其pH数值。
当然,这个方法与公式法比较起来,没有任何优越性。
二是,对于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B(属于两性物质),当其质子自递反应“2HB-=H2B+B2-”是最主要的反应时,平衡体系中会有[H2B]=[B2-],及[H2B]/[HB-]=[B2-]/[HB-]。
在如下的支配区图中,这就一定被表现为,pH
=
也就是,2pH=pKa2+pKa1
这也表明,在NaHB浓度不很稀时,该溶液的pH与其浓度无关。
三是,当两个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B及NaHA,由于酸碱性不同而发生等物质的量反应,且其相互间的质子争夺“HA-+HB-=H2A+B2-”是最主要的反应形式时。体系中也有[H2A]=[B2-],及[H2A]/[HA-]=[B2-]/[HB-]。
在如下的支配区图中,反应的特点就一定会被表现为,pH
=
即反应后溶液的pH数值位于pKa1(H2A)与pKa2(H2B)数值的中点(图中红色三角形符号位置)。
这也表明,在NaHB及NaHA浓度不很稀的等物质的量反应时,所得溶液的pH与这些物质的浓度无关。
比起用公式及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溶液的[H+],用“酸碱支配区图”来处理上述这3类体系的计算,当然会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二、
但是,要是知道这些溶液的特点,知道酸碱支配区图,就不但可以定量的来计算,并且还可以很简洁地给出这个计算的结果。
为避免其它离子的干扰,当然应该选用NaHSO3及NaHCO3溶液为讨论的对象。
查出碳酸及亚硫酸的逐级电离常数为;H2SO3的pKa1=1.81,pKa2=6.99;H2CO3的pKa1=6.37,pKa2=10.25。
立即可画出如下的酸碱支配区图(不必拘泥于数据在坐标轴上的位置准确与否,只要大小顺序符合即可)。
由于,NaHSO3及NaHCO3溶液都是酸式盐。其溶液的pH都可以在此图中直接用公式,pH
=
即,NaHSO3的pH =(1.81+6.99)/2=4.40(在图中位置如红色Δ所示)。溶液呈较强的酸性。
而NaHCO3的pH =(6.37+10.25)/2=8.31(在图中位置如蓝色向下Δ所示)。溶液有一定的碱性。
这两种物质间当然要发生酸碱反应,HSO3-+HCO3-
从这两个三角符号的距离,也就是酸碱度间的差距,就可以知道这个酸碱反应是该体系中的一个最主要反应。它远比其它的什么“电离”及“水解”,都要重要的多。是这个反应的结果决定了,整个体系中的[H+]。
尽管从这两者所在区域(HSO3-支配区与HCO3-
这样,就有平衡时溶液的pH
=
相当于,[H+]=2.10×10-7(
考虑到平衡时有
,即pH-pKa2(H2SO3)=
-lg([HSO3-]/[SO32-])。
由6.68-6.99=-lg([HSO3-]/[SO32-]),就可以解出[HSO3-]/[SO32-]=2.04。即,其转化率为,[SO32-]/c=[SO32-]/([HSO3-]+/[SO32-])=1/(1+2.04)=0.33%。
这样,在不知道两物质具体浓度的情况下,仅用酸碱支配区图,就计算出了两物质溶液原来各自的pH、相互等物质的量反应后的pH、及反应产物的组成情况。
当然,在知道反应后溶液[H+]的情况下,从二元酸分布分数公式“
”的角度,也可以计算出该反应转化率。
这个方法为,将[H+]=2.10×10-7,pKa1=1.54×10-2,pKa2=1.02×10-7这些数据,代入上述分布分数公式。
尽管比较麻烦,但这个结果还是与从酸碱支配区图得到的33%,完全相符。
为了说明用酸碱支配区图法,处理这个体系的优越性。还可以用大家最为熟悉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进行这个讨论。
这两种物质间进行的酸碱反应是,HSO3-+HCO3-
该平衡常数的不大不小数值表明,它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可逆反应。
设,两反应物的浓度分别为a mol•L-1,转化率为x。就有,
起始浓度
浓度变化
平衡浓度
由此也可解出,这个反应的转化率,x=0.33。
这个数值与图解的结果、及分布分数得出的结果,均完全相符。
总之,这几个计算都表明,NaHSO3与NaHCO3溶液的反应是一个进行程度有限,且典型的可逆反应。
考虑到NaHCO3溶液的浓度有限(NaHCO3的溶解度不大),它与NaHSO3反应后溶液的pH还在6.64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CO2也不会从这个平衡体系中逸出。
参考文献
[1] 伍伟夫. 酸碱支配区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教育. 2008年第8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