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8年高考理综2卷中第8题的看法

标签:
2018理综2卷雾霾成分雾霾成因逻辑性 |
分类: 高考试题解析 |
化学试题也不得混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对2018年高考理综2卷中第8题的看法
原题为: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在4个选项中C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NH3是参加化学反应,且被消耗掉的物质,它不是催化剂。
但是选项B与D,从逻辑关系看,也不应该就被认为是“正确的”。
因为,作为选项B的“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有铵盐是雾霾必备成分的意思。选项D 的“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则有把NH3当作是雾霾产生的必要条件之嫌。
试问,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铵态氮肥肯定还没有被大范围使用)出现的“伦敦大雾霾”,也是“氮肥”在作祟,也是“铵盐”为主要成分的吗?
要知道,“雾霾”的成因,不只是与“燃料燃烧”有关。如,由于气象因素造成的扬尘、建筑施工所产生的粉尘、各种各样的工业喷涂、钢铁与焦炭的生产。这些都是造成一定范围内有雾霾发生的重要原因。
后面这些雾霾的形成,就都没有“氮肥”的参与,其成分中也就不会有铵盐。
本题给出的只是雾霾的一种成因。是“燃料燃烧”,且空气中同时有NH3时,才会造成的一种不良后果。不能用这个“燃料燃烧”的模式来概括,所有雾霾的成因与成分。
该题最好改为,“有些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有些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这样才算严格一些。
命题者应该给广大教师和学生作出一个,思维严谨(逻辑性强)、文字表达准确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