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2018-02-20 10:03:10)
标签: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气体检验

混合平衡常数

分类: 中学化学教材与疑难问题讨论

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作为二氧化碳气体的一种简易检验方法,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常用的试剂是澄清的饱和石灰水。期待出现的反应现象是,原本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

有的教师用实验“证实”了这个方法后还要补充说,如果不断地通入二氧化碳,这个溶液最终还能变澄清。

有的教师从所用的实验装置指出,浑浊液之所以会“变清”,是由于二氧化碳中混有了少量HCl气体(制备时用到了稀盐酸)的缘故。

有的学者则据碳酸钙在二氧化碳溶液中的溶解度指出,往浑浊后的石灰水中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是不能使其变澄清的。

其实,这个体系还是比较简单的,不难进行一个具体的计算,从理论上来判断反应的各种可能性。

一、碳酸钙沉淀的生成

往澄清的饱和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能出现碳酸钙沉淀,而导致溶液浑浊。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之所以还要进行这个计算是因为,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这个角度来说,它可以归于一种不那么常见的计算类型。因为,这是一个与固、液、气,三相都有关的反应,其平衡可以用复合平衡常数来描述。这个平衡常数与一些常用化学热力学数据间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也比较复杂、而难于被顺利地写出。

在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而生成碳酸钙沉淀的反应为,Ca(OH)2+CO2=CaCO3+H2O。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

这个反应实际上是,一个中和反应及一个沉淀反应,两个反应的简单加和。

它常见的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1

还可以写为混合平衡常数的形式。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2

其中的Ka1H2CO3的第一级解离常数,Ka2H2CO3的第二级解离常数,S为与其分压有关的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CO2溶解度,Ksp为碳酸钙的溶度积,Kw为水的离子积。

可查得,Ka1=4.5×10-7Ka2=4.7×10-111.0atm时的S=0.033 mol·L-1Ksp=5×10-9Kw=1.0×10-14

这样,这两个平衡常数的数值分别为,

    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可见,这是一个进行的相当完全的反应。

对饱和的Ca(OH)2溶液(其溶解度为0.12g/100gH2O,相当于0.016 mol·L-1),当与其平衡的CO2分压达1.0atm时(此时溶解度为0.033 mol·L-1),设体系中的Ca2+离子浓度为x mol·L-1。则可计算如下:

 Ca2+  +2OH-   +CO2  =CaCO3+H2O

起始浓度      0.016  0.032

平衡浓度       x     2x   0.033

用式(1)有,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可计算出,Ca2+离子浓度x=5.6×10-7 mol·L-1

当然,用式(2),则写为,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计算出的还是,Ca2+离子浓度x=5.6×10-7 mol·L-1

由于这个反应进行的趋势是如此之大。不难推断出,“用嘴向该饱和的石灰水中吹气”,或是“将其在空气中放置”,这两种情况下也都会导致溶液的浑浊。

在后两种情况对应的计算中,只要将式(2)中CO2的平衡分压改为0.040 atm(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及0.00038 atm(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计算。

对人体呼出的气体,有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可计算出,平衡时Ca2+离子浓度x=1.6×10-6mol·L-1。反应也是相当完全的。

对空气,有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可计算出,Ca2+离子浓度x=7.8×10-6mol·L-1。即便剩余的Ca2+离子浓度比上例要大了一些,但反应仍可以被看作是进行完全了(小于10-5mol·L-1)。当然这个反应的时间要很长。

二、碳酸钙沉淀的再溶解

往澄清的饱和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出现碳酸钙沉淀的浑浊后。继续通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是否会溶解呢?

涉及到的反应是, CaCO3+H2O+CO2=Ca2++2HCO3-

其浓度平衡常数为,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3

其混合平衡常数为,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4

CO2的平衡分压为1.0 atm时,用式(4)可计算为,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得,Ca2+离子浓度x=7.4×10-3mol·L-1

将这个数值与饱和Ca(OH)2溶液的0.016 mol·L-1)相比较可见,沉淀只能溶解掉46%。也就是,当向该浑浊液中继续通入CO2时,所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并不能完全溶解。

这个计算也告诉我们。如果,起始的Ca(OH)2溶液浓度就是7.3×10-3mol·L-1(也就是将饱和溶液稀释至其浓度的46%),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那么就可以看到“溶液浑浊,然后又澄清”的现象。

至于用嘴吹气的方法来进行这个实验,则是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得,Ca2+离子浓度x=2.5×10-3mol·L-1

也就是说,要将饱和石灰水稀释到其16%,才能看到“溶液浑浊,然后又澄清”的现象。

至于自然界中,靠溶于水的二氧化碳来溶解石灰石,则是

     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得,Ca2+离子浓度x=5.3×10-4mol·L-1

也就是说,在天然的情况下,只能得到这样浓度的Ca(HCO3)2溶液。

钟乳石的形成,则是靠这样的溶液蒸发并浓缩到一定程度(先达Ca(HCO3)2饱和浓度,还要再蒸发),它才能分解而变成碳酸钙。

可见,钟乳石的形成是一个多么缓慢及“困难”的过程。

三、亚硫酸钙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由于人们常将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进行类比。且认为二氧化硫也有与二氧化碳类似的反应。所以,对二氧化硫进行一下类似的计算,也是很有必要的。

先计算一下,往澄清的饱和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是否能出现亚硫酸钙沉淀生成,并导致溶液浑浊。

往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而生成亚硫酸钙沉淀的反应为,Ca(OH)2+SO2=CaSO3+H2O。离子方程式为,Ca2++2OH-+SO2=CaSO3+H2O

其混合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5

可查得,Ka1=1.3×10-2Ka2=6.3×10-81.0atm时的S=1.5 mol·L-1Ksp=6.8×10-8Kw=1.0×10-14

这样,这个混合平衡常数的数值为,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可见,这是一个进行的比二氧化碳更完全的反应。也就是说,在饱和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时,是会有亚硫酸钙沉淀生成的。应该可以看到“溶液变浑浊”,这样的反应现象。

当向这个含有亚硫酸钙沉淀的浑浊液中继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时,沉淀是否会完全溶解呢?

涉及到的反应是, CaSO3+H2O+SO2=Ca2++2HSO3-

其混合平衡常数为,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SO2的平衡分压为1.0 atm时,可计算为,对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的理论分析.

得,平衡时的Ca2+离子浓度x=0.17 mol·L-1

将这个数值与饱和Ca(OH)2溶液的0.016 mol·L-1)相比较。可见,沉淀是会被完全溶解掉的。也就是说,当向该浑浊液中继续通入SO2时,所生成的亚硫酸钙悬浊液可以完全变澄清。

这个计算也说明,在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SO2以便观察亚硫酸钙沉淀时,一定要小心地控制SO2的通入量。因为一旦SO2过量,亚硫酸钙沉淀就会处于消失的过程之中。

当然,这些计算也表明,饱和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的反应,在程度及现象上还是有区别的。

饱和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为,溶液出现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中的固体物质也不会完全消失(还能剩一半多)。

饱和石灰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的现象为,溶液出现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中的固体物质马上会完全消失。所以,这个实验的关键点在于,要能控制好二氧化硫气体的通入量。否则就难于观察到有沉淀大量产生,这个反应的中间过程。

但是,试图用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差别,来区别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在这些气体中难免会混有HCl之类的物质,它们对这些反应现象有干扰。这个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可靠性,需要比较严苛的实验条件作保障。

参考文献

[1] []J.G.斯塔克. H.G.华莱士著. 化学数据手册.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0

[2] J.A.迪安主编 尚久方等译. 兰氏化学手册. 科学出版社. 19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