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键能与反应热间关系的几个问题

标签:
键能反应热反应能力比较燃烧热内能 |
分类: 中学化学教材与疑难问题讨论 |
有关键能与反应热间关系的几个问题
键能是一个有关化学键的重要概念,是描述化学键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从微观的角度看,它是化学键强度的度量。从宏观的方面来审视,它与反应热密切相关。
一、由键能估算反应热是一个近似的计算
据能量守恒定律,如果知道了某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情况,就可以根据这些化学键的键能(E),来估算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ΔrH)。
但是在化学教学中,能够用键能来“准确”计算出反应热的例子并不是很多的。
这是由于,键能在本质上是属于内能性质的一个物理量(ΔU)。反应热与内能的关系为,ΔH=ΔU+pΔV。由于在一般反应的焓变中,pΔV项所占的比例较小,因而用ΔU代替ΔH不仅方便,且仍能取得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1]。
另一方面,键能本身也是一个有一定模糊性的概念。它与键的离解能(D)不同,在许多情况下(如多原子分子中)键能并不是精确测定的结果,而是某些个离解能的“平均值”。
这样,对某个化学键来说,被平均的解离能选取范围不同,平均出键能的数值也就会不同。这就造成,在不同的键能数据表中,同一化学键的键能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值。
用这样的键能数据来计算某反应的反应热,怎么能期待都能得到很“理想”的计算结果呢?
被多数人认可的键能数据如下表一:
学生仅据表一中的这些数据,也可以计算出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如
例1. 计算1 mol H2分别跟1 mol Cl2、1 mol Br2(蒸气)反应,分别形成2 mol HCl分子和2 mol HBr分子,哪一个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多?
解:对反应H2(g)+ Cl2(g)=2HCl(g),套用式(1)。有,
ΔrH°=E(H-H)+E(Cl-Cl)-2×E(H-Cl)= 436.0+242.7-2×431.8 = - 184.9(kJ·mol-1)
对反应H2(g)+ Br2(g)=2HBr(g) ,则有,
ΔrH°=E(H-H)+E(Br-Br)-2×E(H-Br) = 436.0+193.7-2×366 = - 102 (kJ·mol-1)
根据这两个计算结果,就可以得出“Cl2生成HCl时所放出的能量更多”,这样的结论。
如果教师要验证这个方法及计算的可靠性,则应将其与“理论值”去进行对照。
为此,可查出HCl的标准生成焓ΔfH°(HCl)= -92.5(kJ·mol-1)。考虑到上述反应中生成的是2 mol HCl分子,反应热是标准生成焓扩大一倍后的结果(应是 -185)。可见两者吻合的相当好。
但查出ΔfH°(HBr)= -36.4 (kJ·mol-1) 后,人们可能会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将其乘以2后也仅为-72.8,与计算出的反应热(-102)相比较,相差仍过大。
这是没有考虑溴单质的物态不同所造成的“误解”。
看到,ΔfH°(Br2,l)= 0 (kJ·mol-1) 及ΔfH°(Br2,g)= +30.91 (kJ·mol-1)后,人们不免要舒了一口气。因为,“-102+30.91= -71.1”的计算结果,差不多就是HBr标准生成焓的2倍(-72.8)。
上两个计算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键能计算反应热,用的是三条黑色箭号线所用的数据,计算结果为绿线箭号线所示。是气态H2与气态Br2间的反应。
标准生成焓ΔfH°(HBr)涉及的只是水平的红线。是气态H2与液态Br2间的反应。
绿线与红线间的关系确实可以通过ΔfH°(Br2,g)(蓝线),构成一个循环而联系起来。由于蓝线在循环中的方向是相反的(与绿线比较),所以就有ΔrH°=2×ΔfH°(HBr) -ΔfH°(Br2,g)。
可见,用键能计算反应热,对HBr来说,也有很好的吻合度。
通过这个计算实例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用键能直接计算出来的反应热,对应的反应物及产物都要以气态的形式来存在。否则,就还要考虑物态变化时的相变热。
二、如何用键能来比较反应能力
由于从键能可以估算出反应热,也就是反应的焓变。在常温下又可以用反应的焓变代替反应的自由能变,来推断反应进行的限度。所以,也可以用键能来比较某类(一般是同周期或同主族的某一类物质)反应进行趋势的相对大小。
但是比较标准的选取,对于比较的结果是有影响的。
例2. N2、O2、F2跟H2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从键能的角度应如何理解这一化学事实?
解1:直接比较键能。
通常人们都直接比较键能的数据,E(F-F)=157 kJ·mol-1、E(O=O)=497.3 kJ·mol-1、E(N≡N)=946 kJ·mol-1。
认为F-F键的断裂最容易,N≡N键的断裂最难。所以,有人由此就得出了“N2、O2、F2跟H2反应的能力会依次增强”,这样的一个结论。
如果能这样来看问题的话,数据E(I-I)=152.7 kJ·mol-1比E(F-F)的157还小。难道I2跟H2的反应能力就会比F2还强?
直接用键能来比较物质间的反应能力是不行的。从式(1)不难看出,还要考虑到所生成化学键的牢固程度(放出能量的多少),而进行一个较为细致的计算才行。
解2:比较反应热。
对N2跟H2的反应N2+3H2=2NH3,有ΔrH°1=3×E(H-H)+E(N≡N)-6×E(H-N) = 3×436.0+946-6×390.8 = - 90.8 (kJ·mol-1)。
对O2跟H2的反应O2+2H2=2H2O,有ΔrH°2=2×E(H-H)+E(O=O)-4×E(H-O) =2×436.0+497.3-4×462.8 = - 481.9 (kJ·mol-1)。
对F2跟H2的反应F2+H2=2HF,有ΔrH°3=E(H-H)+E(F-F)-2×E(H-F) =436.0+157-2×568 = -543 (kJ·mol-1)。
这样,N2、O2、F2与 H2的反应热已有逐渐增大(- 90.8、- 481.9、-543)的趋势,应该能说“反应能力是依次增强”了吧。
但,这还不是严格意义上反应能力比较。
要比较它们与H2的反应能力,就应该是与同样多的H2来进行反应,这样才行。
解3:计算N2、O2、F2分别与1 mol H2反应时所放出的热。
N2与1 mol H2反应为,1/3N2+H2=2/3NH3。其反应热是前面计算出ΔrH°1的1/3。1/3ΔrH°1=1/3×(- 90.8)= - 30.3 (kJ·mol-1)。
O2与1 mol H2反应为,1/2O2+H2=H2O。其反应热是前面计算出ΔrH°2的1/2。1/2ΔrH°2=1/2×(- 481.9)= - 241.0 (kJ·mol-1)。
F2与1 mol H2反应为,H2(g)+ F2(g)=2HF(g)。就是前面已计算出ΔrH°3= -543 (kJ·mol-1)。
即,在这里应该采用的是数据:(-90.8)÷3= -30.2,(-481.9)÷2= -241及-543。由此,才可以得出如上的“N2、O2、F2跟H2反应的能力会依次增强”的结论。
为说明这个比较标准的重要性,不妨用这个方法再讨论一个例子。
例3,从键能的角度,来进行I2、O2、N2跟H2反应能力的比较。
严格的反应能力比较当然要用反应的自由能变,但常温下可以用起着主导作用的焓变来进行比较。
解:查得键能数据为,E(I-I)=152.7 kJ·mol-1,E(O=O)= 497.3 kJ·mol-1,E((N≡N)=946 kJ·mol-1。但是,据此并不能说,I2与H2反应最容易。
按常规来计算反应热,对I2跟H2的反应I2+H2=2HI,有ΔrH°=E(H-H)+E(I-I)-2×E(H-I)
=436.0+152.7-2×298.1 =
对O2跟H2的反应O2+2H2=2H2O,前面已计算出ΔrH°2= - 481.9 (kJ·mol-1)。
对N2跟H2的反应N2+3H2=2NH3,前面已计算出ΔrH°1= - 90.8 (kJ·mol-1)。
但是,据此说,O2与H2反应最容易,还是不严谨的。
考虑它们分别与1 mol H2反应时所放出的热,依次是-7.5、(-481.9)÷2= -241.0、(-90.8)÷3= -30.2。
根据这些数据,说O2与H2反应最容易,才是严谨的。
从最终的数据还不难看出,I2跟H2的反应能力,竟然不如N2(-30.2)。这也就意味着,气相反应6HI+N2= 2NH3+3I2,是一个化学热力学允许的反应。即便在实验中人们并没有看到这个反应发生。那也是动力学因素在起作用的结果。用这个方法来“固氮”,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总之,在这类反应能力的比较中,不能只看某个键的键能,也不能只是简单计算出其反应热。而是一定要让比较所选的参照物,在反应中数量相等的前提下,来比较其反应热。
三、从键能来计算一些物质的燃烧热
由于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已介绍了键能和燃烧热的概念(这两个数据表在教材中都有,燃烧热的数据见下表二),一些教师和学生很想从键能来计算一些物质燃烧热,并用以验证并说明式(1)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但是,实际情况未必就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好。这些燃烧热的计算结果多有很大的误差。说明式(1)是一个相当近似的算式。

例4,用键能计算出甲烷的燃烧热。
先写出甲烷的燃烧反应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l)。
从其中可找出燃烧反应中键的破坏与形成的关系是:
ΔrH°=4×E(C-H)+2×E(O=O)-2×E(C=O)-4×E(H-O)
考虑到最终的水不应该是气态(燃烧热对应的是液态水)。体系会继续放出的(2×44.0=88.0 kJ·mol-1)能量。
这样计算出的燃烧热也只是-694-88.0= -782 (kJ·mol-1)。比实验值-890.31 kJ·mol-1,小了不少(相差108 kJ·mol-1)。
例5,用键能计算乙烷的燃烧热。
乙烷的燃烧反应方程式为,C2H6(g)+7/2O2(g)=2CO2(g)+3H2O(l)。
ΔrH°= E(C-C)+6×E(C-H)+7/2×E(O=O)-4×E(C=O)-6×E(H-O)
考虑到水成为液态时,还要放出3×44=132(kJ·mol-1)的能量。计算出的燃烧热也仅是 -1320(kJ·mol-1)。比实测值(-1559.8 kJ·mol-1)还是小了差不多240 kJ·mol-1。
下面再试着计算几种物质的燃烧热:
例6,用键能计算乙烯的燃烧热。
乙烯的燃烧反应方程式为,C2H4(g)+3O2(g)=2CO2(g)+2H2O(l)。
ΔrH°= E(C=C)+ 4×E(C-H)+
3×E(O=O)-4×E(C=O)- 4×E(H-O)
考虑到水要变成液态,会放出2×44=88 (kJ·mol-1)的能量。计算出的燃烧热也仅是 -1159(kJ·mol-1)。比实测值(-1411.0 kJ·mol-1)还是小了差不多252 kJ·mol-1。
例7,用键能计算乙炔的燃烧热。
乙炔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C2H2(g)+ 5/2O2(g)=2CO2(g)+ H2O(l)。
ΔrH°=
E(C≡C)-2×E(C-H)-5/2×E(O=O)-4×E(C=O)-2×E(H-O)
考虑到水要变成液态,会放出44 (kJ·mol-1)的能量。计算出的燃烧热也仅是-1068(kJ·mol-1)。比实测值(-1299.6 kJ·mol-1)还是小了差不多232 kJ·mol-1。
总之,用键能数据来计算这些物质的燃烧热时,都会有极大的误差。教师们还是不要以它们为计算的实例才好。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无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