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两溶液后pH值计算的解题要领

标签:
电解质溶液氢离子浓度计算ph值计算化学物质浓度化学教学 |
分类: 化学基本概念 |
混合两溶液后pH值计算的解题要领
在实验室中常常要将两溶液相互混合,加之溶液混合后还多有物质种类变化及溶液浓度的变化,因而化学教学中许多计算[H+]及pH的习题,也是从“将两溶液混合”的角度来进行设计的。
对化学教师来说,揭示出这类习题中的最为核心的内涵,给学生梳理出相应的解题思路,应该也是一项有意义的教学研究工作。
一、只涉及强酸(碱)的两溶液混合
编选这类练习题的目的,多是为了强化及巩固pH值概念。因而在许多无机化学习题集及无机化学教材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基础练习题[1] [2]。
这种计算是没有任何难度可言的。但是,在看到一些相关的“习题选解”后,总觉得教师在分析这类计算题时还是有一些不够到位的地方。
例1,将pH为8.00和pH为10.0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计算溶液的pH值[3]。
解,pH=8.00,pOH=6.00,c(OH-)=1.0×10-6 mol•L-1;
pH=10.00,pOH=4.00,c(OH-)=1.0×10-4 mol•L-1。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浓度减半。c(OH-)=1/2(1.0×10-4+1.0×10-6)=5.05×10-5(mol•L-1)。
pOH=4.30,pH=9.70。
这个计算过程被表述的很简洁,结果也准确无误。但总让人觉得表述的不那么严格。把计算结果直接落实到c(OH-)、这样的离子浓度上,有“没有把话说到家”的嫌疑。
要知道,解这类题的要点本是 “确定体系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及其浓度”,在于最终的“溶液组成”。 教师要分析到是“哪种化学物质”的程度,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这个讲解中,教师一定告诉学生,这里最重要的是计算出c(NaOH)。这样,学生才会透过数字而看到事物的本质。知道这个讨论的核心及计算的依据都是NaOH的浓度。并且,能够用“确定溶液化学组成”来应对所有的这类问题。
当然,如果再细心一些、考虑到这个计算的特殊性,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对这种浓度相差较大的、同一种物质的两溶液,在相互混合时是不必考虑很稀溶液影响的(就当做是浓溶液被稀释了)。
因为,只考虑pH=10.00 NaOH溶液,将其稀释一倍后的浓度也达5.0×10-5 mol•L-1。其pOH也是4.30,换算后的pH也是9.70。顺便给学生建立起“取负对数,能掩盖掉[H+]的一些微小变化”的观点,对他们理解缓冲溶液性质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例2,等体积混合pH=1.00与pH=2.00的某强酸。计算混合后溶液pH值。
解,由pH=1.00,可知其c(酸)1=0.10 mol•L-1。
由pH=2.00,可知其c(酸)2=0.010 mol•L-1。
混合后c(酸)3=(0.10+0.010)÷2=0.055(mol•L-1)。
所以,pH=1.26。
(对这种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就不能再“忽略”稀溶液中的溶质了)
例3,等体积混合pH=5.00的强酸与pH=9.00的强碱溶液。计算混合后溶液pH值。
解,由pH=5.00,可知其c(酸)=1.0×10-5 mol•L-1。
由pH=9.00,可知其pOH=5.00,c(碱)=1.0×10-5 mol•L-1。
强酸与强碱的浓度相同,不用写反应方程式也可知道,等体积混合时能恰好能完全中和掉,而使溶液呈中性。
所以,可以直接写出pH=7.00。
二、混合后溶液中有较弱质子酸(或碱)
当体系中有弱质子酸或弱质子碱时,进行其[H+]及pH的计算,是一件要稍麻烦一些的事情。
但这类题的解法也是,要先判断出混合液的组成(即,其中电解质的种类及浓度)。
这种计算与强酸碱中相应题不同的是,还要根据电解质类别的不同,来选用相应的[H+]计算公式。如果计算公式选择有误,那就无异于缘木求鱼了。
电解质类别通常有弱酸(碱)、两性物质、缓冲溶液,这样的三种。可分别举例如下:
例4,将20 ml 0.10 mol•L-1的HCl和20 ml 0.10 mol•L-1的NH3水混合,计算溶液的pH值。
解,两者间有中和反应,
涉及的物质的量变化
酸与碱的毫摩尔数相等,可完全反应。生成的NH4Cl为2.0 m mol。
NH4Cl浓度为2.0/(20+20)=0.050(mol•L-1)。
由于NH4Cl是一个质子酸(强酸弱碱盐),应该用一元弱酸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查得NH4+的Ka=5.8×10-10 。
用最简式使用条件来判断,C/Ka=0.050/5.8×10-10=8.6×107,远大于100。所以可选用最简式。
例5, 将20 ml 0.10 mol•L-1的HCl和30 ml 0.10 mol•L-1的NH3水混合,计算溶液的pH值。
解,发生了中和反应,
起始物质量
物质量变化
最终物质量
由于NH3是过量的。最终体系中的NH3有1.0 m mol,而NH4Cl是2.0 m mol。
这样NH3 的浓度为1.0/(20+30)=0.020(mol•L-1)。NH4Cl的浓度为2.0/(20+30)=0.040(mol•L-1)。
由于NH4Cl与NH3是共轭酸碱,构成的是一个缓冲溶液。应该用公式,来进行计算。
查得NH4+的Ka=5.8×10-10 。
例6,将20 ml 0.10 mol•L-1的HCl和20 ml 0.10 mol•L-1的Na2CO3溶液混合,计算溶液的pH值。
解,发生了反应,
起始物质量
物质量变化
最终物质量
可见,体系中HCl与Na2CO3都可以相互完全反应掉。能影响溶液酸碱性的只有NaHCO3,且其量为2.0 m mol。
NaHCO3的浓度为2.0/(20+20)=0.050(mol•L-1)。
由于NaHCO3是一个两性物质。应该用公式,来进行计算(这个[H+]计算公式既然与NaHCO3浓度无关。这说明上一行的NaHCO3浓度计算也是可以被省略掉的)。
查得Na2CO3的Ka1=4.4×10-7,Ka1=4.7×10-11。
例7,按照2:3的体积比,来混合pH=2.87与pH=3.37的HAc溶液。计算混合后溶液pH值(已知HAc的Ka=1.75×10-5)。
解,由pH=2.87,有[H+]=1.35×10-3。
因酸的Ka较小,浓度c较大(不然不会有这么大的[H+]),可以用最简式来计算酸的浓度。
同样由pH=3.37,有[H+]=4.27×10-4。可计算出酸的浓度c(HAc)2=0.010 mol•L-1。
混合后酸的浓度就是c(HAc)2=(0.10×2+0.010×3)÷5=0.048(mol•L-1)。
总之,在进行这类计算时,确定体系中有哪种或哪几种化学物质,它们的浓度是多少,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吉林大学等校. 无机化学习题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
[2]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无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
[3]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无机化学解题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