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的一个更简便方法

(2016-03-02 13:02:00)
标签:

化学式

化合价

公倍数

公约数

化学教法

分类: 中学化学教法

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的一个更简便方法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化学组成的式子。严格地说,只能由实验得出化学式,而不能仅根据化合价来写出它。

但确实有很多化学物质,可以由元素的、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来直接写出其化学式。以至于,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就给出了“应用化合价写出已知物质化学式的方法”。

一、公倍数法

为了更便于初中学生理解和运用该方法,使书写过程能程序化。教材给出了一个“据化合价推求化学式的五步法”。并举了一个例子。

1,已知磷为+5价,氧为-2价,写出磷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第一步,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符号。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

P O

第二步,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的最小公倍数。

5×2 = 10

第三步,求各元素的原子数: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的一个更简便方法

P有,10/5 =2。对O有,10/ 2 =5

第四步,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右下方,即得化学式:

P2O5

第五步,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确的。

(+5)×2+(-2)×5 = +10-10=0

这个方法便于学生掌握,还很好地体现出“在一个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但考虑到,根据化合价写出已知物质的化学式,在高中化学中也是帮助学生记忆及写出许多化合物的“依据”;考虑除机械记忆外,学生需要借助化合价来写出的化学式是如此之多(这也是化学教师应该提倡的一种记忆)。教师应该认识到,在学生熟练掌握上述方法的前提下,如果有可能使写化学式的速度哪怕是提高一点点,那也是有很大意义的。

对上述方法,确实可以进行一些改进。

二、消公约数法

公倍数与公约数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书写化学式的速度方面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消公约数法的要点如下:

2,已知硫为+6价,氧为-2价,写出硫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第一步,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符号。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其化合价。

S+6 O-2

第二步,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公约数。并消去这个公约数

+6)与(-2)的公约数是2

消去“2”后,上式成为S+3 O-1

第三步,把剩余的数字分别交叉写在另一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即得化学式。

SO3

第四步,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确的。

(+6)×1+(-2)×3 = +6-6=0,说明化学式正确。

如果遇到没有公约数的情况,那就更简单了。可以直接将化合价数字交叉写在另一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如对例1,可用这一方法处理如下:

1,的另一解法。

第一步,写出  P+5 O-2

第二步,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公约数。因无公约数,故可直接进行下一步。

第三步,把化合价分别交叉写在另一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即得化学式P2O5

第四步,检查化学式。 (+5)×2+(-2)×5 = +10-10=0

对比一下这两个方法不难看出,两方法的差别在于:

1. 前一方法找的是一个是较大的公倍数。后一方法找的是一个较小的更简单一些的公约数。

2. 前一方法要用价数去除公倍数。后一方法则消去该公约数就可以了。

后者当然要简单一些。在学生掌握前一方法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某一阶段,教师也一定要将后一方法告诉给学生。

为便于学生掌握这个方法。当时还想了几句“顺口溜”;

正价元素写在前,化合价数标上边。

消去价数的公约数,剩下的数字交叉填。

三、两方法一致性的证明

用数学的方法,很容易验证这两个方法的一致性。

设元素A的化合价为+aB元素的化合价为-b

1. ab无公约数

公倍数法为:先计算出公倍数为(a×b),再求(a×b/a=b、(a×b/ b = a 。应该有AbBa

公约数法:无公约数,应该交叉填写为AbBa

2. ab间有公约数K。且a=K×mb=K×n

公倍数法为:先计算出公倍数为(k×m×n),再求(k×m×n/ k×m = n、(k×m×n/ k×n = m。应该有AnBm

公约数法:对有公约数KA+KmB-Kn。,消去后有A+mB-n。交叉填写为AnBm

即,无论有没有公约数,这两个方法的书写结果都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人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