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d区元素性质实验”思考题的解答

(2015-06-04 13:54:51)
标签:

d区元素性质实验

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氧化性

氨基汞盐在氨水中的溶

教育

分类: 无机化学实验

有关“d区元素性质实验”思考题的解答

        P区元素性质实验相比较,学生对d区元素性质实验问题的回答,多感觉有一些把握不准。这是因为大家对这些化合物接触及了解的都少,且其不遵守所谓“规律性”的现象也较多的缘故。因而,这部分内容也是一个学习上的难点。

        一、“铬、锰、铁、钴、镍实验”思考题

        1.试总结铬、锰、铁、钴、镍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

        在低价的Cr(OH)3Mn(OH)2Fe(OH)2Co(OH)2Ni(OH)2中,只有Cr(OH)3有显著的两性,其余都表现为碱性(只与酸反应,而不与NaOH反应)。

        比较他们的还原性,其中Fe(OH)2Mn(OH)2的还原性最强(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对高价的H2CrO4HMnO4Fe(OH)3Co(OH)3Ni2O3H2O来说,前两个H2CrO4HMnO4表现为酸性,后3个通常表现为碱性。

        这些高价的化合物都有氧化性,但其中Fe(OH)3的氧化性最弱、H2CrO4HMnO4次之(已相当强)、Co(OH)3Ni2O3H2O的氧化性最强。

   2. Co(OH)3中加入浓HCl,有时会生成蓝色溶液,加水稀释后变为粉红色,试解释之。

   Co(OH)3与浓HCl的反应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酸碱反应。由于Co3+有强氧化性,能被Cl-离子还原成Co2+,而Co2+离子又以配离子[CoCl6]4-的形式在溶液中存在。所以反应方程式为:2Co(OH)3+6H+ + 14Cl- = 2[CoCl6]4-+Cl2+ 6H2O

  其中的配离子[CoCl6]4-为蓝色。

 由于配离子[CoCl6]4-并不稳定,加水稀释使溶液中Cl-离子浓度降低时,又有[Co(H2O)6]2+配离子(粉红色)生成。反应为,[CoCl6]4-+ 6H2O = [Co(H2O)6]2++ 6Cl-。这就是溶液又变成粉红色的原因。

       3. K2Cr2O7溶液中分别加入Pb(NO3)2AgNO3溶液会发生什么反应?

  由于Cr2O72-在水溶液中实际存在有下述平衡,Cr2O72-+ H2O = 2 CrO42-+ 2H+

 Pb2+Ag+CrO42-盐溶解度又都远小于Cr2O72-盐的溶解度。所以,在K2Cr2O7溶液中加入Pb2+Ag+时,得到的都是平衡右端的铬酸盐沉淀。反应为:

       Cr2O72- + 2Pb2+ + H2O = 2PbCrO4 + 2H+

       Cr2O72- + 4Ag+ + H2O = 2Ag2CrO4 + 2H+

       4. 在酸性溶液中K2Cr2O7分别与FeSO4Na2SO3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什么?

 由于K2Cr2O7有强氧化性,而Fe2+SO32-离子都有还原性,所以有反应:

      Cr2O72- + 3SO32- + 8H+ = 2Cr3+ + 3SO42- + 4H2O

     Cr2O72- + 6 Fe2+ + 14H+ = 2Cr3+ + 6 Fe3+ + 7H2O

 在这类反应中Cr2O72-离子都被还原为Cr3+离子。

       5. 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KMnO4Na2SO3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什么?

 当反应的介质不同时,KMnO4被还原的产物是不同的。

 酸性介质中,反应为2MnO4- + 5SO32- + 6H+ = 2Mn2+ + 5SO42- + 3H2O。被还原为Mn2+(几乎无色)。

 中性介质,反应为2MnO4- + 3SO32- + H2O = 2MnO2 + 3SO42- + 2OH-。被还原为MnO2(棕色沉淀)。

 碱性介质,反应为2MnO4- + SO32- + 2OH- = 2MnO42- + SO42- + H2O。被还原为MnO42-(绿色溶液)。

       6. 试总结铬、锰、铁、钴、镍硫化物的性质。

       硫化物多有颜色。对这几个元素也是如此:Cr2S3为棕色,MnS为肉色,其余几个都是黑色。

       溶解性则有别。

       Cr2S3因强烈水解(成Cr(OH)3H2S),而在水溶液中不能被制备出来。

       其余几个则因为溶度积较小,而都不溶于水。但它们的溶度积都不够小,所以都可溶于稀酸,而生成相应的盐和H2S气体。   

       7. CoCl2溶液中逐滴加入NH3H2O时,溶液中会有何现象?

       CoCl2NH3先生成蓝色的碱式盐沉淀(组成为Co(OH)Cl)。反应为CoCl2 + NH3 + H2O =Co(OH)Cl + NH4Cl

       然后碱式盐溶于过量的NH3水中,成粉红色配离子[Co(NH3)6]2+。反应为Co(OH)Cl + NH4Cl + 5NH3 =[Co(NH3)6]Cl2 + H2O

       由于[Co(NH3)6]2+配离子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放置时,会慢慢被氧气氧化成棕色的[Co(NH3)6]3+(中心离子变为+3价)。反应为,

             4[Co(NH3)6]2+ + O2 + 2H2O =4 [Co(NH3)6]3+ + 4OH-

       8. 怎样分离溶液中的Fe3+Ni2+

       可以利用两者氢氧化物在氨水中的溶解度的不同。

       即使加过量NH3水,Fe3+也仅成Fe(OH)3沉淀(不溶于氨水);

       加过量NH3水时,Ni2+先成Ni(OH)2沉淀,但该沉淀还能溶解成[Ni(NH3)4]2+,而仍存在于溶液中。

       这样就可以再通过过滤,将它们分离开来。

       二、“铜、银、锌、镉、汞实验”思考题

       1. 总结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稳定性。

       Zn(OH)2有两性,Cu(OH)2两性偏碱(在较浓的强碱溶液中仍可溶),其余都显碱性。

稳定性比较:

只有Zn(OH)2Cd(OH)2稳定,即一般温度下不会分解。

Cu(OH)2在通常温度下较稳定,在85左右时就会分解。

CuOHAgOHHg(OH)2Hg2(OH)2 都很不稳定,常温就下分解为氧化物和水。

其中Hg2(OH)2的分解形式比较特殊,发生的是歧化反应,结果还有单质生成。方程式为Hg2(OH)2 = HgO + Hg + H2O

      2. CuI能溶于饱和的KNCS溶液,生成的产物是什么?将溶液稀释后会生成什么沉淀?

      虽然简单的Cu+离子在水中不能存在(如氧化铜溶解于稀硫酸的反应为Cu  2O+H2SO4=CuSO4+Cu+H20)。但其与氨水及卤离子所成的配合物[Cu(NH3)2]+ [CuX2]-却是稳定的。

       SCN-离子作为类卤离子也能与Cu+形成较为稳定的配离子。所以CuI能溶于饱和的KNCS溶液。反应为CuI + 2SCN- = Cu(SCN)2- + I-

       但由于Cu(SCN)2-离子不很稳定,当CuSCN离子浓度降低(如稀释)时到一定程度时,就又会有沉淀析出。

       至于析出的沉淀是CuI还是CuSCN,可以通过溶度积的比较(CuIKsp=1×10-12CuSCNKsp=10-14),知道还应该是CuSCN。即因稀释溶液而析出沉淀的反应为,Cu(SCN)2- =CuSCN + SCN-

  3. Ag2O能否溶于2 molL-1 NH3H2O溶液?

  由于[Ag(NH3)2]+离子比较稳定(K较大),而Ag2O的溶度积又不很小(查得AgOHKsp=2.0×10-8)。

  其可能的反应方程式写为AgOH + 2NH3 = [Ag(NH3)2]+ + OH-

  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KKsp=108×2.0×10-8=2.0。有一个较大的值,较大的反应趋势。

  所以Ag2O可溶于 2molL-1NH3

  可见,这个判断是基于计算或实践而得出来的。不可臆断。

  应该延伸一下,对溶度积更小的AgClKsp=1.8×10-10)、AgBrKsp=5.3×10-13)、AgIKsp=8.3×10-17)情况则是要复杂得多的。结论应该是,在2molL-1NH3AgCl可溶、AgBr仅能部分溶解,而AgI则完全不溶。

       4. K4[Fe(CN)6]鉴定Cu2+的反应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进行,若加入NH3H2ONaOH溶液会发生什么反应?

       K4[Fe(CN)6]来鉴定Cu2+,是基于相互间有反应, [Fe(CN)6]4- + 2Cu2+ = Cu2[Fe(CN)6],现象为有棕红色沉淀生成。

       如果溶液中还有能与K4[Fe(CN)6]Cu2+反应的物种,而大大降低其中一个物种的浓度,则都会打破由上一反应所表示的平衡,而使棕红色沉淀不能产生。即干扰了这个鉴定。

 NH3H2ONaOH这类能与Cu2+离子成配离子的物质,都会干扰这个鉴定。或使已经有的棕红色沉淀重新溶解。

 NH3时的溶解反应为, Cu2[Fe(CN)6] + 8NH3 = 2[Cu(NH3)4]2+ + [Fe(CN)6]4-

 NaOH时的反应为, Cu2[Fe(CN)6] + 8OH- = 2[Cu(OH)4]2- + [Fe(CN)6]4-

       5.  实验室中生成的含[Ag(NH3)2]+溶液应及时冲洗掉,否则可能会造成什么结果?

       即使在溶液中,也有[Ag(NH3)2]+ 缓慢地变为Ag3N沉淀的反应发生。

       而氮化银有强爆炸性,会给实验室带来不安全因素。

       所以,为安全起见,一般情况下银氨溶液不宜较长时间的存放。

       但“及时冲洗掉”也是一个过于简单的方法,没有考虑到资源的浪费问题。对这种成分并不复杂的溶液,可以有好多种简单的“回收”方法。

       6. 总结铜、银、锌、镉、汞硫化物的溶解性。

       由于它们的Ksp很小,这些硫化物都不溶于水。但它们的Ksp相差很大,所以在酸中的溶解情况有很大的差别。

       ZnS溶于稀HClCdS要在6molL-1HCl中才溶解。在这两个溶解过程中都有H2S产生。

       CuSAg2S则要用HNO3来溶,HgS只溶于王水。在这几个涉及HNO3或王水的溶解过程中,都发生了S2-离子被氧化掉的反应。

       7. AgClPbCl2Hg2Cl2都不溶于水,如何将它们分离开?

       所谓“都不溶于水”是指不溶于普通温度的水,其实在热水中PbCl2还是有相当大的溶解度(PbCl2易溶于热水)。

       这样,在混合物中加适量水后,加热。PbCl2进入溶液中,另两种物质不溶。就可过滤分离出PbCl2

 在滤渣中加NH3水,可溶的是AgCl。过滤,可与不溶的Hg2Cl2分离。

 但要清楚,此时实际上Hg2Cl2还是要发生反应的,Hg2Cl2+2NH3 =HgNH2Cl +Hg + NH4Cl。这个反应的产物之一HgNH2Cl为白色沉淀,而Hg为黑色分散的微粒,因而沉淀是灰色的。

       8. 总结Cu2+Ag+Zn2+Cd2+Hg2+Hg22+与氨水的反应。

       都可以与氨水反应。与适量的NH3水反应时,都会有沉淀生成。但沉淀的颜色不同、所属的物质类型也有多种。

       浅蓝色的Cu(OH)2,白色的Zn(OH)2,白色的Cd(OH)2,都属于氢氧化物。  

       暗棕色的Ag2O,属于氧化物。

       上述这些氢氧化物和氧化物都可以溶于过量的氨水,因为能有[Cu(NH3)4]2+(深蓝色)、 [Zn(NH3)4]2+[Cd(NH3)4]2+[Ag(NH3)2]+生成。

       Hg2+Hg22+与氨水的反应则比较复杂。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均有氨基汞盐的沉淀(白色)生成,且氨基汞盐能溶于过量的氨水。

       如,Hg(NO3)2 + 2NH3 = Hg(NH2)NO3 + NH4NO3,及Hg(NH2)NO3 +NH4NO3 + 2NH3 = [Hg(NH3)4](NO3)2

       又如,HgCl2 + 2NH3 = Hg(NH2)Cl + NH4Cl,及Hg(NH2)Cl +NH4Cl + 2NH3 = [Hg(NH3)4]Cl 2

       第二,在Hg22+与氨水的反应中,还都有歧化反应发生。

       Hg2(NO3)2+2NH3 =Hg(NH2)NO3 +Hg + NH4NO3

       Hg2Cl2+2NH3 =Hg(NH2)Cl +Hg + NH4Cl

       两者的反应产物均为灰色(白色氨基汞盐中混有细小的黑色Hg颗粒)。

       当然,作为这种沉淀的一个部分,以细小黑色颗粒形式存在的Hg,无论如何也不会溶于过量氨水。

 关于氨基汞盐及其在氨水中溶解性的两点看法:

 其一,将氨基汞盐写为Hg(NH2)NO3,或HgNH2NO3,或NH2HgNO3。貌似不同,其实相互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在是否要突出“氨基”、及如何突出“氨基”方面,有不同的侧重。

有的教材还将其写为HgONH2HgNO3。但这是否是一个固定的组成?在“HgNO3”中汞是否是一价?“NH2HgNO3”中的符号“ ”是否能代表是共价这样的内涵?这都是值得商榷的。

也有将Hg(NH2)Cl沉淀写为Hg(NH3)2Cl2 [3] 。从后者的制备方法看,似乎不是水溶液中的反应产物,不宜于贸然地用其来替代前者[4]

其次,一些资料认为Hg(NH2)Cl不溶于过量氨水,而Hg(NH2)NO3可溶于过量氨水;而另一些资料的看法却截然相反;还有关于NH4+Cl-相对量对沉淀溶解情况的讨论。

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也比较困难。因为从化学手册中只能查得[Hg(NH3)4]2+logK=19.28(远远大于Cu2+13.32)、Ag+7.05)、Zn2+9.46)、Cd2+7.12)等离子的相应数值)。可是这些氨基汞盐的溶度积均无法得到,无法进行定量讨论。

但可以看到一些特定条件下的实验结论,Hg(NO3)2HgCl2与氨水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易溶于NH3-NH4NO3混合溶液”及溶于“NH4+Cl-相对量(后者要少)一定的NH3-NH4Cl 混合溶液” [3] [4]

就此,也还是还是可以得出,“Hg(NH2)ClHg(NH2)NO3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溶于氨水”,这样的有概括性的说法。

参考文献

      [1]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系编. 基础化学实验. 2001

      [2]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 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3] 徐家宁 宋天佑 刘玉文. 汞(Ⅱ)与氨水生成的沉淀的溶解性. 大学化学. 19954

[4]. 许登清 倪春林 孔凌云 詹顺泽. 氨汞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