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一游记
小一游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69
  • 关注人气:2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济南:“白云洞”探幽访古

(2013-01-05 19:28:30)
标签:

旅游

济南

丁家峪

白云洞

千年古柏

分类: 走进济南
上一篇移贴了宽厚所街的那篇小文,心想把另外几篇那一年的济南行记也一并移过来得了。这是第一篇,关于历城西营丁家峪村白云洞的。

行走白云洞是在2008年的5月17日,是当时几位好友行走济南周边全新计划的第一站。

在那次行程之前,带头大哥姜老从网上搜到一篇贴子发给俺,上面列有济南周边48个可供游览的玩处,且大多是尚未开发的自然人文景观,这可激起了俺等的猎奇心理和玩兴,简单规划后很快便决定付诸行动,第一站去了这里所讲的“白云洞”。

其实,白云洞本不应是头一站,原本计划的是仲宫的子房洞,可由于当地素质低下人等的无理取闹最终未果,不得不临时改变行程转而奔西营而去,目的就是白云洞,当时吸引我们的主要是因为“景色优于红叶谷”这么一句话,想必应该不错,而后来的经历也很是验证了这一点。

         http://s14/bmiddle/56aee9b044e3062d4f34d

一番折腾后,到达白云洞所在丁家峪村时已临近中午,为了保证爬山的体力,遂决定先填饱肚子再说,于是在附近唯一的一家农家餐馆简单吃了个小饭。其间还有个小插曲,点菜时菜单上某菜价格为十二,结帐时成了二十,问什么情况,答曰菜单乃四年前草拟,哈,天,四年,什么概念,估计此菜单是当时开业时的元勋吧,很有收藏价值呢走遍济南:鈥湴自贫粹澨接姆霉

         http://s7/bmiddle/56aee9b044e3068a0e8c6

白云洞位于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丁家峪村,远离今年来兴起的济南南部山区旅游浪潮,尚在深闺,有从洪家楼始发的公交车通达。受惠于姜老的塞拉图,俺等省去了舟车劳累,攒下力气攀山探幽——感谢世事的浮躁,大多数人对这种地方是不感兴趣的,前去时,除了几个劳作的村民外,整个山上就俺等三人,爽,想想吧,诺大一山,二百万颗柏树,数不清的绿叶,就三个人,穿行其中,何等的畅快!!!

 

解释一下,本来是要探寻白云洞(听当地老人讲,半山腰坐落一被毁古庙,实就是白云洞。),顺便爬山,但由于走错山路,变成了纯粹爬山兼寻白云洞,于是白云洞的故事就放在最后了。

         http://s13/bmiddle/56aee9b044e30939c9a1c

这是开始上山时的情形,根本没正路,姜老打头,老马紧随,小一永远是最后的记录者。

路边是漫山遍野的绿叶,植被丰富的让人以为这是在江南,怪不得介绍里说“优于红叶谷”,看来不是吹嘘,一到秋季,绿叶变成红叶,那景色应该更美!

         http://s14/bmiddle/56aee9b044e309ec1151d

给人以南方风味感觉的还主要是类似图中的岩石和绝壁,雨水的冲刷使得异常秀丽,大大区别于北方棱角分明的光秃秃。

         http://s8/bmiddle/56aee9b044e30a5c88ab7

还有这张,也是,这是兄弟三人爬到第一座山的顶峰时拍下的,四周尽是杂草,还有“狡兔三窟”的洞穴,左右前后都是一个样儿,差点儿迷路,如此的美景总能慰藉急躁的情绪和疲惫的身躯。

         http://s11/bmiddle/56aee9b006e38117f886a

从这张图片,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植被的密集,尤其是右边漫山的绿树,给人一种异常清气的感觉,相比于大都市里的烂尾气,呼吸着这样的空气简直是种享受。

         http://s15/bmiddle/56aee9b044e30b417f71e

四处无人,空旷深幽,有点世外桃源般的感觉。

 

登上山顶,根本没有路,幸亏鲁老先生告诫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于是兴兴然,张开双臂,继续前行,找寻属于俺等自己的路。

         http://s8/bmiddle/56aee9b044e30c1afeb07

山顶和山坡标有类似“界13”“界14”的标记,估计应该是两处地界的分界线,带着问题下山,却忘了闻讯村口的老人,留点疑惑吧。

         http://s15/bmiddle/56aee9b044e30c9dbd41e

找到这座小石房时,已经很疲劳了,远远的望见,恰似一山洞,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白云洞,莫非名字来源于天上的白云,等近前才发现不过是一简易石洞,估计是村民看护山林或是防护用的吧。

附近就有几个劳作的百姓,犹豫后还是没有上前询问,按姜老的意思,一定要凭自己的鼻息寻到白云洞的踪迹,是呀,小一理解来,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驴性吧走遍济南:鈥湴自贫粹澨接姆霉

不是嘛,俗话里常说驴脾气,就是指人倔,从另一层面上解释,也包含着执着的意思。

         http://s16/bmiddle/56aee9b044e30ded061af

记得开始攀登时,山下老人说过,白云洞旁边有颗千年古柏,别过石洞,不久就看到了生在山腰杂乱处的两颗大柏树,以为就是此地呢,一番勘查,也没发现“古”的任何痕迹,反倒被山枣的细刺儿扎得生疼。

看来又是失误,不过根据经验判断,估计不会太远了,这两颗柏树是前哨。

朋友们打住,看看图中远处的羊肠小道,那是小一等上山时的小路,再看右边的山径,已经好几座“腰”了,路途可不算近。

 

探路未果,复归原径,继续前行,大约二十分钟,经过几个叉道,穿过丛柏和青绿,抬头远眺,豁然开朗,那不就是传说中的白云洞嘛,果不其然,幽深的洞穴透出了几分威仪和沧桑。

         http://s10/bmiddle/56aee9b006e381a07f409

这就是白云洞,以前是一座道观,已被毁。据山下老人讲,最后一位道士在日本鬼子侵华时吓死了,其儿子现在生活在济南。

洞口上面全是青柏,周围已杂乱无章,近似全毁了,但其遗存的浓厚底蕴和人文气息仍依稀可见。

         http://s7/bmiddle/56aee9b006e381aef5446

十几块石碑早已被文革时的红卫小将练兵捣毁了,“白云洞记”的石刻清晰可见,老马踏将上去,企图用自己沉重的身躯验证下这里之前历经的沧桑。

         http://s11/bmiddle/56aee9b006e381be992aa

跟着小一的手指头看,“大明嘉靖”字眼依稀可见,估计这是明朝时期重修古庙是留下的碑铭,可见白云洞的形成历史应在明朝之前。而碑文里的“全真”字眼使俺等当场认为这应该是元朝遗址。

         http://s3/bmiddle/56aee9b044e314dd096c2

半天攀登,已显劳累,坐在历史上休息片刻,姜老赛神仙的小烟儿一根,历史专业的老马则眉头紧皱,似乎还未从沧桑中走出来,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http://s14/bmiddle/56aee9b044e3125e18e0d

洞口有水井,里面尚有泉水,这是为数不多的生活气息。

         http://s7/bmiddle/56aee9b044e3128ee1a96

进得洞内,凉爽湿润,洞顶有钟乳石,万年的物理造化,不由得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世事的沧桑。

         http://s10/bmiddle/56aee9b044e3130956b89

洞内外望,别有洞天!

         http://s4/bmiddle/56aee9b044e3156f8fac3

白云洞的正对面更是豁然的天空,远处的“迎客柏”随风飘展,茁壮成长,孕育着新的生活。

 

寻得道观,心中释然,然而更多的疑问涌上心头:白云洞名字的来历?白云洞的历史沿革?建造年代?诸如等等,但这只能等待以后的继续寻踪了。

 

白云洞东边十几米就是老人所说的千年古柏,果真名不虚传,粗大的笔杆,参天的树径,加上旁边的石台和古观遗址,更增添其永恒的神意。

         http://s8/bmiddle/56aee9b02b0dec7beb1c7

古柏似乎是从石岩缝隙里冒出来的,足见其顽强的生命力。

         http://s13/bmiddle/56aee9b044e3145f2ae8c

特意喊大块头的老马沿古柏边的小路上去,做一比较,迥迥然,嘻嘻,堪称千年树神!

         http://s4/bmiddle/56aee9b044e315d4a40a3

这是另一颗古柏,岩壁腾出的根迹更显然,感叹吧,生命是天底下最顽强的,没什么可以阻挡!

 

         http://s2/bmiddle/56aee9b044e3162ad4fe1

幽探了,古访了,艰难险阻抛之脑后,还算心满意足,下山去,前面出现了这样的小路,虽不算平整,但已经很是顺畅了。

人生大抵如此,先难后易,只有经历磨难才有甘甜,也只有磨难后的甘甜才是真正的甘甜,道路一样,古柏的生命力也是,我们何尝不是呢?!

 

再添一句,感谢路神,感谢山神,感谢上天,下得山来回到单位,没五分钟便是磅礴大雨,幸运的同时感叹生活的偶然和诚心的力量。

人生需要永远找寻,这是力量,也是乐趣,更是真谛。

 

行走中国,走遍济南,小一正在路上......

 

(注一:2008年05年17日,与姜老、老马一起探古“白云洞”)

(注二:小文原发于本人另一博客,地址为http://blog.sina.com.cn/xiaoyihesha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