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大德:你这么念就“暗合道妙”
(2023-03-27 10:40:22)
这句佛号就换掉了百千万亿的杂念,念得纯熟,很诚恳的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乃忘能所。真正用功的人可以到这个情况,就不知不觉能念和所念都忘了。其他的做功夫,总有一个所,观白骨观,要观都是白骨,那么这个白骨就是所观,我这作观就是能观。念佛当然也是有能所,比如黄念祖在念佛,黄念祖就是能念,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我的所念,都是有能所的下手,所以离开能所是很难的。但是念佛法门,就是念来念去很自然的不知不觉,就把这个能和所都忘掉了。忘掉“所”是个了不起的事情,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所,因为一有所就有二了,《楞严经》的话,“所立照性亡”。一有“所”,照见五蕴皆空的“照”的本性就没有了,所以坏就从“所”开始的。《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就“入流亡所”,入了道流忘了所,从“忘所”开始。观音的耳根圆通,凡夫哪儿能下得了手,那也都是很高的境界。所以念佛法门,就是妄心在念,念得纯熟之后没有别的妄想,就这么一句清清净净的,这个时候也就忘记了念佛的是黄念祖了;心中就只是这一念,念的是什么,也就没有分别了,所念的这句佛号的思想也没有了。“心无所住,佛号分明”,这个时候心里除了当前这一句之外,另外没有所住,没有什么境界,我在哪。可这句佛号分明,阿弥陀佛……,分分明明不断灭,明明朗朗又没有能所,又无所住,所以这就叫做“暗合道妙”。《金刚经》讲无住,有住就是非住,都是错。这是心无住,就很合乎《金刚经》的无住,可是又不断灭,大家要知道这个很重要,所以大慈悲啊!已经是契了无生。你能这么念的时候,就不知不觉跟它相暗合,就契于《金刚般若经》“无住生心的妙谛”。
后一篇:何谓「老实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