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愿培养完全在经教里头,离开经教,没有第二个方法能够培养我们的信愿!

(2022-07-25 10:23:49)

「法藏求愿名闻十方者」,法藏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前身,他发愿名闻十方,是不是他要打知名度?这好名好利,他是不是好名?不是的,他是用名号摄受十方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方法太简单了、太容易了,等于说是用这个邀请大家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干什么?去上学去的,他老人家天天在上课,在教学,没有中断过,你想中断都中断不了。西方极乐世界比峨嵋山殊胜多了!方老师在峨嵋山养病,那个地方没有报纸、没有杂志,什么书也没有,只有佛经。他没有事情消遣,只有看佛经,这么看上瘾来的,这好例子。
到极乐世界,除了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你什么都听不到。你想去看看风景,看看花、看看树,那个花、树都说法,你想听听流水声音,流水也在说法,六尘全说法。除说法之外,六根接触不到其他的六尘的色相,见不到。所以那里很容易成就,成就的快速确实是我们意想不到的。虽然它那里有四土三辈九品,一般讲起来,实报庄严土寿命三大阿僧祇劫,在极乐世界成佛,我们也相信,无始无明习气在极乐世界特别消得快。为什么?那个地方全是正法,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统统跟性德相应,没有一念不相应的。所以,法身菩萨也要到极乐世界去,我相信这就是第一个因素。他为什么要去?他在别的诸佛报土,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慢慢让这个习气断掉。到极乐世界一定很快就断掉,那个地方正法熏习的气氛太浓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我们能想象得到。
这是法藏的愿望,「只为普摄十方一切众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他发这个愿是为这个。「若无此愿,则十念必生之愿便同虚设,盖闻名方能持名也。」临终一念十念往生,这个愿不得了,这个愿是四十八愿里的第一愿,往生就成佛,这还得了!所以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万缘放下,清净心现前,一尘不染。还要搞这个、搞那个,心还没死,都是信心不足,愿心不坚,都是这个。信愿培养完全在经教里头,离开经教,没有第二个方法能够培养我们的信愿。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四十九年的教学,三十岁开悟,这都是给我们做示现。十九岁苦行,十九岁离开家庭,我的体会是放下烦恼障;三十岁不再参学,是放下所知障。这个二障放下,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之后就开始教学,四十九年没间断。这个里头的意思太深,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真正体会得,心就定了。古大德住山,一住十几年、几十年,一辈子不下山,为什么?他心是定的,如如不动,他能成就。
我在求学那个早年,李老师教我要定下来,我又何尝不想定下来?没有这个福报,没有缘分。定下来在这个地方,那是多大的福报,一般人不知道。只有定,他才生智慧,只有定,他才能成就。我们没有福报,那就用没有福报的方法,把心定在大乘经教上,身无有定居,但是心在大乘上。心行都能定下来,这个福报大。我们生在乱世,这是不得已!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想在那里长住,不要再走了,都是环境逼着你非离开不可。八苦里头求不得苦,你没有办法不离开。我没有退心,没有改变主意,那是章嘉大师他老人家力量。没出家之前他就告诉我,他说你只要是真心为佛法、求佛道,你的一生佛菩萨给你安排,你什么都不要操心。我相信,相信他老人家的话,他不会欺骗我。所以一切随缘,顺境、逆境全是佛菩萨安排的,佛菩萨来考验。顺境不生贪恋,逆境不起怨恨,在一切境缘当中去修清净平等觉,清净心、平等心、觉心不断向上提升,这个就对了。这是《华严》五十三参,禁得起考验。经历这么多年,佛菩萨慈悲,我想也会让我定下来了。
恭录自《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五九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