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大义精解(决定版)
(2020-02-27 10:34:47)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一、释题
盘丝洞:丝,代表束缚,什么东西能束缚众生呢?就是见和相两分的作用不如实,任何一丝一毫不实,都会产生幻境;盘,圆周运动,周期性的变化。洞,就是时空隧道。盘丝洞,就是如今科学讲的基本粒子,我们这个宇宙分解到最后,就只剩下这些粒子。这些粒子有内禀自旋,本质上就是盘丝洞代表的粒子时空效应。
七情:是七个蜘蛛精代表的情识所起的作用。一般来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这回故事里讲的是实质。众生因何而缚,修何而脱?缚是因众生在见上有眠,佛家称为随眠烦恼。看电影和电视,包括显示器,都看不到相上生灭,以为真有东西在屏幕上运动。变现在境界里,我们误以为身心有运动。这是因为七个情识相续的太快,以至于感觉不到生灭的存在,误以为有一个肉身自我和自心的存在。因此放下七情,不执着能见和所见,打破波粒二象性的对立作用,就是解脱的方法。
迷本:有情识就必然迷失本性的智慧功德;本,是指自性本觉,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圆满智慧德相。证得照见之后,七情自然转化,这一回讲解七情转化的趣味。只是要说明,这七情不是简单的喜、怒、哀、乐、爱、恶、欲;这里是功夫进入照见之后,随动静二相建立的差别心就彻底放下了。另外,七又是循环数,动相有循环和周期性。这循环二字也是盘丝的意趣,然而盘丝习气表现则非常细密,不要说普通的凡夫没有办法发现,就是很多在家出家的修行人也难于发现。从科学上讲,这个循环周期性小到基本粒子,不论怎么分析粒子,都不可能打破波粒二象性,也就不能打破自旋作用。微观粒子的内禀自旋,大到星球和星系的自旋,再大到整体宇宙的自旋,这都是大小不二的内在属性决定的。科学家从肉眼看宇宙,微粒自旋好分析,大的自旋就看不清了。以为所有的星系在相互远离,幻想有一个大爆炸产生了物质世界。这些都是迷本的表现,科学家不反省感觉是怎么建立的,光学是如何表达的,物像能不能超越感觉而独立存在。这些问题都被科学家忽视了,所以整天生活在梦中谈科学的真理性。
唐僧师徒修到入实的境界,一切境界都是虚实不二的。虽然进入了如此不可思议的境界,还是要解决生灭相续的问题。用科学讲,还是要消除积分的影响,视觉上囫囵吞枣的效果。更通俗一点讲,风扇的叶片还有转动的效果,不能在任何转速下看到静止,就还有生相无明没有破尽,也就是觉行还不圆满。
濯垢泉:与盘丝洞对应,是指本性的功德海,如果我们不执着,道德自然会洗濯我们心底的污垢。濯,本身又指光明,功德水是光明,照见五蕴皆空,都是光的功德。垢,是七情习性;泉,即本源,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问题,那就是一切法不离自性功德。真和妄是一不是二。如前所说,电风扇的叶片转动出现的圆相,与叶片是一不是二。但是迷在圆相上,并认圆为实,这就是凡夫的识见,或者说是妄见。只要妄见放下正见就会恢复,这就是道德的功德利益。
八戒:又称戒心所法,众生的迷惑全由心造,佛法戒心所则能返妄归真。
忘形:就是放下了相上的妄想,“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
二、大义
上一回获得紫金铃之后,看解决境界的层次问题。这一回故事进一步解决现象的自旋问题。不论是什么问题,都归于生相的问题。相是从哪里来的?科学要寻找物质的起源。生命是从哪里来的?科学是在物质确定之后,再谈物质里的生命现象。然后,如果生命的作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的话,科学对生命的认识就成了问题。而事实上,物质和精神是不可分的,即相分和见分是一体二面的作用。就像电磁互感一样,电动必定引起磁变,磁变也必定产生电动。
这一回故事的大义是揭示物质现象的真实内涵。当今的物理学家都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为什么可以这样讲呢?因为这一回故事把科学的问题都讲透了,也把正确的解决方法说到了。科学现在设想的暗物质现象本质就是错解了显性而牵出隐含,又幻想隐含也是粒子性。这就把整个科学带入虚幻的思维逻辑之中了。能不能找到科学想要的暗物质粒子呢?决定是不可能的,要么张冠李戴,要么浮想联翩。
问题在哪里?唐僧落难于七个蜘蛛精。这个七个蜘蛛是什么?就是念念相续表现在境界里,实是自心相。就像我们看到的宇宙一样,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自心相,或者说是内在功能的外在表现。一个大的现象就是物质有连续的运动轨迹,这是怎么回事?心念相续故。再小的微细粒子还有内禀自旋,这是怎么回事?心念执着故。内禀自旋的真相是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是空的,引发了一圈的转相。这就是空有平衡,或者说是磁电平衡。中心是磁, 周围是电。小到极处的中微子还是这个样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唐僧化斋化什么?化真实功德。在这些乱相之中,有没有真实功德?若能离相就有,若不能离相就无。唐僧过了石桥找七个女子化斋,代表阴识所生的幻相,必然是化不到斋而且被缚。科学以物质现象来求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等同于找七个女子化斋,这七个女子好比科学上说的波谱。七彩代表全色谱,展开为科学现在最前沿的四大波谱,核磁,质谱,红外和紫外。这些谱名字不同而本质相同,都是同频共振的原理。换言之,所得的结果不会超过仪器本身,也就是有相物质的层次。从根本上讲,没有办法揭示内禀自旋的真相。
拯救过程就是解决方法,一个根本的方法就是即事离相,这就是大圣有这个能力。这里要注意大圣的趣味,本有的就叫大圣。迷时叫齐天大圣也是事实,觉悟之后一切法平等不二,也正是齐天大圣了。既然一切现成,本觉本有,功德自在,那么在修为上就是来落实这个自在,这就是八戒与七个妖精共浴的趣味。佛菩萨到人间来示现还是这个情况,好象他们也是凡夫,实际佛菩萨依凡夫的境界用的不是凡夫的心意识。换言之,如果在一切转相里用执着相分的见那就是情见,就必定会迷醉。如果在一切转相里有八戒的功夫,戒除一切分别和执着,那就是濯垢的过程,也就是返迷为悟的修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因为每一种都有其作用,更何况我们以此相为身呢?身苦能不能不着苦相?这就是行者和八戒要有能力对付妖怪的干儿子,迷惑有迷惑的作用,这些作用能不能克服?不能克服就还要在六道里轮回生死。
三、释疑
这一回故事很容易被误解为普通的七情六欲的问题,所以更需要了解每一个故事情节里深奥的修行道理。至少应该对以下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第一,为什么长老这次要亲自去化斋?
第二,为什么是要遇到七个蜘蛛精?
第三,为什么三个踢球的女子与四个针线的女子有不同?
第四,为什么妖精用人油、肉、脑来供僧?
第五,为什么妖精一日三澡?
第六,为什么八戒要变鲇鱼精在妖精的腿裆里乱钻?
第七,为什么七个妖精的干儿子都是飞虫?
第八,为什么大圣用鹰而不用网来收拾这些飞虫?
第一,为什么长老这次要亲自去化斋?
这是西游记里最深奥的地方了,一定需要对修行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懂。上一回伏了怪犼,等于在境界里都是实相了,因为心意识三种作用都转过来了。转过来的叫智慧,智慧从自性功德里生,所以长老代表的智慧功德出来化斋。既然这些都转了,为什么还要西行?因为还没有到八地,转的还不够彻底,一切生灭的事物层次太多,层层深入,真相才能彻底明了。这个时候虽然是无功用行,还是有境界的阶段。直到常寂光土,才是等觉境界。这里只是分证了平等觉,没有圆满等觉。圆满等觉,长老与弟子就没有区别了。既然师徒有别,那就是不圆满。但是,分证位的菩萨与凡夫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菩萨住实境,凡夫住幻境。什么实境,什么又是幻境呢?那这一回来讲,实境永远是吉祥的,幻境毕竟是不吉祥的。因为实境明了真相,幻境不明了真相。举例来讲,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还是不明了真相,还在猜测事实的内涵。比如黑洞到底是什么?不清楚。宇宙是怎么来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生活在地球上?还是不清楚。明心见性的菩萨完全不同,什么都是清清楚楚的。就像长老一样,心里没有善恶,但是知道供养他的东西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供养这些东西呢?那就是还需要解决的问题了,是过去习气还有变现的作用。可见,科学家搞得东西名义上是科学,但是不能解决自身和自心的问题,生病了还是会痛会死,遇到了障碍还是过不去。就算坐飞机和火箭,能去的地方还是少的可怜。只是听一听烦恼更重的人喝彩赞誉而已,很多人一生成就的就是几次喝彩。想想多可怜,根本谈不上活在希望的田野上啊。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从,可悲啊!无量无边的苦都等死了去受,是何等的悲哀啊!就算是人身富贵千岁,又能如何?
第二,为什么是要遇到七个蜘蛛精?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理义,一个是七数,周期循环,永远要面对。另一个是蜘蛛,自己罗网,设定为自身的领域,现在人称为专业,专门从事一种业造作不止。如果人生在这两种条件下才存在,岂不是生活在牢笼之中?一般人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不过如此,仔细品味一下,这样的人生又有多少悲凉?修行修什么?就是要彻底打破一切限制,获得身心彻底的解放。那么这个蜘蛛精是怎么来的呢?正是自心作用的显现,着相是个什么情况?就心在一个相上住了。住是停止了吗?没有可能。如果真能住在一个相上,那就是定功了,会有神通的效应。凡夫住在相上,是迷迷糊糊的住,似住非住,只是缘一个心中影子,并不是真相。喜欢的时候会有美化作用,讨厌的时候会有丑化作用。所以,世俗赞美的爱情是假的,道理就在这里。是爱自己心中的缘影,根本不是爱真心。这个缘影就是围绕着一个虚幻打转,所以整个世界小到粒子,大到宇宙都是转动的,没有一个事物不是转动的。画圈成了心之轨迹,心现识变就成了境界现象,这就是裟婆世界的真相。科学家在自心缘影里找实相能不能找到?不可能。唯有反省一条路可以见真相,但是科学家不会选择。为什么不选择?因为反省需要老实厚道的人才能完成,科学家的长处是向外攀比,向内反省是科学家的弱项。从社会顶层一下落到社会谷底,哪个会愿意?还是做蜘蛛罢了。
第三,为什么三个踢球的女子与四个针线的女子有不同?
这一部分非常精彩,《西游记》的魅力所在。深刻到极点,通俗到普遍。七作为循环包含的内容太丰富了,从吃饭睡觉到四季变迁,哪个不循环?然而最根本的循环有两个。一个是心意识的交替循环,从上回故事三个金铃,变化为这里的三个踢球的女子,阴识互动。另一个是四大色相,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做刺绣的女人,阴识现境。四个是境界,三个是心识,这七个交织在一起就是人生的真相。不研究心意识,只研究四大的科学技术能转变人生的存在形式吗?西方宗教只讲心意识崇敬上帝,和西方科学只讲四大的描鸾刺凤相比,哪个更有价值?显然升到天堂转境界更合理。虽然都是迷惑颠倒偏执一方,但是解决问题的结果上,宗教远胜于科技。
修行则不偏不执,从容中道,知一切法皆因缘生,才能破除三识循环和四大变幻。故事中长老能看出七个女人的长相就是说明他有能力看清事实真相。这就是修行的成果。反观人类社会各家文化,有谁把四大和三识说清楚了?
第四,为什么妖精用人油、肉、脑来供僧?
这是一个极其残酷的事实,众生迷惑谁来受苦?自作自受,无人代者。油,氵由,道之因果相续也。什么样的因心,感什么样的报果。肉,人吃人也,生死之苦,哪一个不是得失同时的?天下哪有可以占的便宜?一生当中的受用无一不是前世累积的业因所感的。故事交代的明白,肉黑糊充作面筋的样子,比喻迷惑的行为好像是在表面上得到了精义。就像科学的很多理论一样,听上去似乎是有道理的,仔细一看,没有一个是有根的。脑作豆腐,比喻逻辑思维,把豆子磨成浆,再按自己的想法定型。都是摆放在石桌上的,也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以假乱真,自欺欺人。谁是受害者,唯有自己。觉悟的菩萨与凡夫的不同是什么?菩萨不昧因果,凡夫昧因而畏果。
故事最后一句总结,长老被因果相续高吊在悬梁上,称做仙人指路。什么仙人?自在因果相续之道也。
第五,为什么妖精一日三澡?
何为一日三澡,与古德讲“一日三省”是一个道理。其中有什么样的大道之理呢?感应交道可以化为三个部分,就拿科学来说,科学的根本发现是什么?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科学发现是没有加入思维逻辑的?只有电磁感应这一条,没有逻辑,没有数学。电磁感应的过程也存在三个点,第一点未感之前,第二点是正感之时,第三点是感应消失后。这三个关键点构成世界万物,这是境界之精妙所在,这个精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叫濯垢泉,万法都要回归的根本大义,生灭性相续的根本规律。观察宇宙人生在哪里观察?在这里观察,这就是天机。如禅家讲:“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也正是点出万法生灭的根本是觉悟人生的要害所在。
第六,为什么八戒要变鲇鱼精在妖精的腿裆里乱钻?
妖精在水里就是道义,妖的道义是二法,所以有二个腿,用科学讲,就是电和磁垂直分立之道。在哪里找真相?在电磁未分之处,故事里称为腿裆。鲇鱼,前面的故事解释过的,鱼占鱼,前一相与后一相的必然联系。换言之,就是观察因果相续之理。
第七,为什么七个妖精的干儿子都是飞虫?
首先说干儿子的内涵,不是亲生的却被当成了亲生的一样用,这就叫因缘生。比如,电扇叶片高速转动之后,就成了一盘子。世人看不到每一刹那的生灭,但是看到一个延时积分的幻影,以为这个影子是真的。电磁波和一切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都是无数个感应的依时积分的影子,哪有一法是真实的?每一个感应都会缘起一些生灭,这才是实相。但是科学不依实相,依积分的幻影。比如,水可以滋润,水是一个积分,是很多感应的集合变化积分,本来是道义,被转变成了概念和理论。这是什么的变动?飞,比喻空中的,无中生有的;虫,比喻变化的动相,不实的作用。如前所说,电磁波在电不是磁,在磁不是电,电和磁都有极化的作用,但是科学看不到这个微细的作用,因为科学没有办法分析到这个程度,只能笼统地用感应磁和感应电去影响电磁感应的周期和唯象频率等等进行解释。换言之,科学没有办法去看蜘蛛精的腿裆,也只能认干儿子为亲儿子了,也没有办法认清是非曲直。就是这样的学问还被推崇为真理,这个真理只是蜘蛛的干儿子而已。
第八,为什么大圣用鹰而不用网来收拾这些飞虫?
明白了干儿子的道理就等于知道了这个答案。猴毛是心的功德,不是心外的假象,因此要用照见功德把境界里的现象消归心元。心元的作用就是猴毛,外境有多少,就是内景的变现所成。因此不论外境有多少变化,都可以一个不少地收藏到心元。这个过程是什么?就是破生相无明。生相是境界里对立所生的,破除后就是心的功德。这就是心的如意宝功德,什么的境界都能变。佛为什么要留舍利子?就是全息能信息宝的外显,给众生在灾难来时获救的机会。
当然蜘蛛只能用织网来收伏这些干儿子,如同四大波谱来定性,把飞虫当成自己的成就,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四、精解
话表三藏别了朱紫国王,整顿鞍马西进。行彀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道,不觉的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师徒们正在路踏青玩景,忽见一座庵林,三藏滚鞍下马,站立大道之旁。行者问道:“师父,这条路平坦无邪,因何不走?”八戒道:“师兄好不通情!师父在马上坐得困了,也让他下来关关风是。”三藏道:“不是关风,我看那里是个人家,意欲自去化些斋吃。”行者笑道:“你看师父说的是那里话。你要吃斋,我自去化,俗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岂有为弟子者高坐,教师父去化斋之理?”三藏道:“不是这等说。平日间一望无边无际,你们没远没近的去化斋,今日人家逼近,可以叫应,也让我去化一个来。”八戒道:“师父没主张。常言道:‘三人出外,小的儿苦。’你况是个父辈,我等俱是弟子。古书云:‘有事弟子服其劳’,等我老猪去。”三藏道:“徒弟啊,今日天气晴明,与那风雨之时不同。那时节,汝等必定远去,此个人家,等我去,有斋无斋,可以就回走路。”沙僧在旁笑道:“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
行彀多少山原,历尽无穷水道,这些都是指修无住,不在境界里有住心,因此境界过得快,山水指定慧功德。功夫有了不少长进。不觉的秋去冬残,又值春光明媚。无住还要生心,这才是中道。要说生心时出现的境界和问题,如何在这里问题中解脱出来,是本回故事内涵。师徒们正在路踏青玩景,忽见一座庵林,踏青玩景,境界常围绕;忽见,习气被境界牵动。庵林,尼姑功德林,从识业生的清净众生相。三藏滚鞍下马,站立大道之旁。比喻识业起现行,无明生相起作用。行者问道:“师父,这条路平坦无邪,因何不走?”这里是表达道理,生相无明起作用了,等于西行停步。八戒道:“师兄好不通情!师父在马上坐得困了,也让他下来关关风是。”关风,与动相会在一处,正是着了生相。不是关风,我看那里是个人家,意欲自去化些斋吃。在《西游记》人家,是指真实境界。自去化些斋,在境界入清净实相义,即是化斋吃。你要吃斋,我自去化,化斋是心里有禅。什么是禅?对境无心,即对境界不起心动念。因此都是悟空去化斋,八戒一化,就出问题了。不是这等说。在不同的境界精进的标准不同。平日间一望无边无际,你们没远没近的去化斋,没证法身时,事不是理,事中迷惑无量无边,虚妄相中无斋可化。今日人家逼近,可以叫应,也让我去化一个来。如今已经证得法身菩提,事理不二,应该在事上就能得清净义。‘有事弟子服其劳’,等我老猪去。明心见性之后,不起心不动念的,随缘生心,八戒就是心王之用。然而这里用老猪道理就深了,有生灭心是不能化斋的心。今日天气晴明,与那风雨之时不同。理事不二,朗朗乾坤,性即境也,与识变之境有大不同也。那时节,汝等必定远去,定远,即入甚深大定。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沙僧代表明理,要转识成智,因此能把话说明,心性不可违也。
八戒依言,即取出钵盂,与他换了衣帽。拽开步,直至那庄前观看,却也好座住场,但见:
石桥高耸,古树森齐。石桥高耸,潺潺流水接长溪;古树森齐,聒聒幽禽鸣远岱。桥那边有数椽茅屋,清清雅雅若仙庵;又有那一座蓬窗,白白明明欺道院。窗前忽见四佳人,都在那里刺凤描鸾做针线。
石桥高耸,古树森齐。石桥,是代表阿赖耶识;古树,是宿业;没有真正契入自性时,众生的见慧觉知都是建立在阿赖耶之上的,一切功德都是以业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烦恼习气。觉悟之后,一切都转变过来了。烦恼即菩提了。石桥高耸,潺潺流水接长溪;我们的自性功德还是阿赖耶识作主宰的时候,一切心性里流出来的都是对立之法,相对之论。古树森齐,聒聒幽禽鸣远岱。烦恼习气做主宰的时候,境界与性德相距甚远,散乱心不入真如故。幽禽,比喻痴心。鸣远岱,心与境还是有一个传递的过程,比如科学给境与眼的解释就是如此。是光子打在视网膜上,再由视神经去感受,再成像。性境则不是如此,丝毫无差别,即境即性。桥那边有数椽茅屋,清清雅雅若仙庵;桥,木乔,比喻业力高大。数椽,椽,木彖,业所变现的各种形式也。茅,艹矛,心之流线也;今天哲学家的思维和逻辑也。屋,尸至,这里面的意味非常深,祖先的智慧不可思议。人白天是活着的,晚上呢?一个个熟睡之后,都成了喘息的尸首而已。与椽对应起来,味道就更微妙了。因业而用意识,因识而有逻辑,逻辑是死心在一个个僵尸上缘影而已。清清雅雅,一个个寂静不动名相,像是很清净的样子。若仙庵,好像是自在了。阿赖耶识的种子,也称为金刚种子。若仙庵即非仙庵,互相牵扯。又有那一座蓬窗,白白明明欺道院。蓬窗,蓬,艹逢,代表遇缘。窗,穴囱,烟霞的通道。欺道院,阿赖耶识是欺了众生的菩提大道。白白明明,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四佳人,都在那里刺凤描鸾做针线。四佳人,四大,地水火风。窗前忽见,这就是明心见性的功德利益。科学家看粒子能不能看到?现在还不行,原子还看不到。那原子核的结构是怎么来的呢?用粒子对撞的方法,根据碎片的运动轨迹,分析推理出来的。因此说科学是意识形态,原因就在这里。亲见和推理不能相提并论,但是科学家对自己的逻辑思维很执着,听不进去不同的意见。以为时空是实有,以为以太不存在,以为因果没有报应,以为暗物质可以通过仪器测得,以为宇宙是大爆炸来的。看看科学都是一系列的以为,在现象上以为是如何如何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民族,不是猴子变的,也不是上帝造的,因为能看清事实真相,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现象只不过是四大和合,地,就是有相可见;水,就是相续相;火,就是不定相,即不相续相;风,就是动相。合起来已经被科学证实,科学称为波粒二象性。粒子相,就是土大;波动连续性就是水大;电应磁,磁应电,包括量子纠缠是火大;内禀自旋是风大。刺凤描鸾,四大可以显现一切现象。做针线,就是把点连成线,延时积分,产生幻境。真相是当处出生当处灭尽了,根本不存在“线”、“面”、“体”。把线面体的积分效应去除,就是觉悟的过程,就是还原真相,在修行上称为虹化。宇宙的本质是光,根本没有光速以下的事物存在,也没有超光速的现象存在,可见,等光速是修行的关键。“超光速”只有一个,那就是体性,暗物质的形式存在,另外光速具有多维性,不同的光速建立不同的时空,即不同的宇宙和境界。道家修地仙就是采光的方法,由此可知道家的学术水平远高于儒家和科学。整个科学技术都是线、面、体的理论和技术,即使是量子科学还是以粒子一个自旋周期来认可的,因此可以说科学与真相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路要走。儒家的平天下就是这般的小桥人家,虽然能正心诚意,但是却被针线境界所误。儒家的济世之德仅限于小桥流水的范畴,不能看破四个女子,也就没有办法突破时空。
长老见那人家没个男儿,只有四个女子,不敢进去,将身立定,闪在乔林之下,只见那女子,一个个:
闺心坚似石,兰性喜如春。
娇脸红霞衬,朱唇绛脂匀。
蛾眉横月小,蝉鬓迭云新。
若到花间立,游蜂错认真。
长老见那人家没个男儿,只有四个女子,前面曾经讲解过《西游记》中男女都是有内涵的。佛家的极乐世界常常被修行的人误解,其中阿弥陀佛的国无女人之愿好像是对女人的歧视。还有人在造像上不如法,西方三圣的观世音菩萨一定要造成大丈夫像。原因是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法性土里都是大丈夫,代表般若纯净的阳刚之德也。那里没有胎卵湿化六道里的四生众生之事,因此没有女人。莲花化生,不是四生里的化生,是指法性身,而不是业报身。女子往生前就会转成男身再往生。不敢进去,本不相应。闪在乔林之下,只见那女子,乔,高大也;林,指功德林。从实处着眼看这些佳人是什么本质呢?
闺心坚似石,兰性喜如春。闺心,闺阁里深藏的心,即阿赖耶识的种子。坚似石,阿赖耶识也称金刚种子,不可坏,但可以转;喜如春,其性活泼,意识作用难以停止,随业起现行,相互引发作用。在修行上,很多人想法意识活动停止,这是错误的作法。舍识用根,从根性上去用,则离诸缘相。兰性,君子之德,守诚;喜如春,极易被缘起。科学发现的电磁感应就是如此,电动必有磁应,磁动必有电应。四大的本质如此,并不是真理的所在。
娇脸红霞衬,朱唇绛脂匀。娇,女乔,有相;脸,肉僉,面目乃心之所在。红霞,有为习气;衬,使之然也。朱唇,清净演说;绛,赤红;脂,肉旨,起心动念。匀,遍显。注意,习气是有为与无为之统一。在凡夫地为有为,在圣贤位是无为。
蛾眉横月小,蝉鬓迭云新。娥眉,女我眉,从生相生见的作用。横月小,阻碍了智慧广大。蝉鬓,虫单鬓,从动相观宇宙。迭云新,只能看到有相之变化。比如科学就是研究运动的学说,因为他们不承认有以太这样的体存在。虽然有波包量子理论,但是仅限于数学应用。
若到花间立,游蜂错认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类为什么会苦苦探索,而没有结果呢?原因就用动念和起心的方法,没有办法观察不动的真实。佛曾开示,众生的意识心可以攀缘诸法,但是无论如何也攀缘不到真如自性。佛称之为“歇即菩提。”哲学与科学乃至宗教对人类心身解放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
少停有半个时辰,一发静悄悄,鸡犬无声。自家思虑道:“我若没本事化顿斋饭,也惹那徒弟笑我,敢道为师的化不出斋来,为徒的怎能去拜佛。”
少停有半个时辰,一发静悄悄,鸡犬无声。鸡犬无声,鸡比喻随机;犬比喻孝道。境界无缘,如何能化斋?我若没本事化顿斋饭,也惹那徒弟笑我,敢道为师的化不出斋来,为徒的怎能去拜佛。这就是自性功德的慈悲功德,不能为而强为之。当然,这是拟人化的小说体裁,本质上只是诸佛的本愿功德,并无凡夫要强为的念头。因此佛家才有心诚则灵的说法,非得要众生去感,佛才能慈悲加佑。
长老没计奈何,也带了几分不是,趋步上桥,又走了几步,只见那茅屋里面有一座木香亭子,亭子下又有三个女子在那里踢气球哩。你看那三个女子,比那四个又生得不同,但见那:
飘扬翠袖,摇拽缃裙。飘扬翠袖,低笼着玉笋纤纤;摇拽缃裙,半露出金莲窄窄。形容体势十分全,动静脚跟千样躧。拿头过论有高低,张泛送来真又楷。转身踢个出墙花,退步翻成大过海。轻接一团泥,单枪急对拐。明珠上佛头,实捏来尖靴。窄砖偏会拿,卧鱼将脚跘。平腰折膝蹲,扭顶翘跟躧。扳凳能喧泛,披肩甚脱洒。绞裆任往来,锁项随摇摆。踢的是黄河水倒流,金鱼滩上买。那个错认是头儿,这个转身就打拐。端然捧上臁,周正尖来潠。提跟潠草鞋,倒插回头采。退步泛肩妆,钩儿只一歹。版篓下来长,便把夺门揣。踢到美心时,佳人齐喝采。一个个汗流粉腻透罗裳,兴懒情疏方叫海。
长老没计奈何,也带了几分不是,长老是无为的,弟子功德不圆,长老就带了几分不是。就像我们凡夫,修行不到,只能在六道里生死。这不是自性功德有过失,而是自性功德被变现为裟婆世界。只见那茅屋里面有一座木香亭子,茅屋,就是从识到识,用今天的科学讲就是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的逻辑推理。木香亭子,木是业,香是和谐共振。亭子下又有三个女子在那里踢气球哩。前面四个女子总说八识,这三个女子说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即六七八这三识相互作用。踢气球,踢,足易,即立场随念头变易。气,色不易空,空不易色,色空同体。球,玉求,依体随求而应。意识的本质就是如此,就是分别心在阿赖耶识的种子库里不断地缘起缘灭,就像狗熊掰棒子,左手掰了交给右手,不停地掰,不停地丢。电磁感应相续岂非如此?比那四个又生得不同,四相与心意识有什么不同呢?根尘识,四相是尘,心意是识,通过根而对立起作用,根就是身上的觉知器官。
飘扬翠袖,摇拽缃裙。踢球的动作很舒展,附带着种种美学观念。袖,手之由也。手者,心之使也。翠,通透之理体也;袖,理所显之外相也。裙,身之形也;缃,纟相,束缚之态也。飘扬、摇拽,代表行动所到之处。比如现在人吟诗作赋,发明创造,所谓创造力和想像力,大众都称赞,然而如果从束缚与解脱的角度去观察呢?滋味全然不同了。飘扬翠袖,低笼着玉笋纤纤;显示其用时,已经是千缠万绕之态了。纤,纟千;玉笋,比喻清净之识性。摇拽缃裙,半露出金莲窄窄。显露其身时,只用了识而没有用智。半露,只选择识,而不是智。金莲,般若之智。形容体势十分全,动静脚跟千样躧。这个是指攀缘万法的能力,无所不至。真的假的都能攀,因此名头十分全。躧足丽鹿,指攀华丽的尘缘。拿头过论有高低,张泛送来真又楷。比喻意识形态里建立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真理观等等有为的学问,有高低,有规范都是妄想、分别和执着相互作用的结果。转身踢个出墙花,退步翻成大过海。出墙花,比喻出离六道轮回;大过海,比喻到达般若彼岸。转识成智,放下万缘都是解脱道。轻接一团泥,单枪急对拐。妄想、分别和执着沾上一点,就是面目全非,心地被染污;即便是种子起现行,也是迷邪染。明珠上佛头,实捏来尖靴。依性光圆明之德就是佛之正觉,若要在境界里有取舍就是着了相。窄砖偏会拿,卧鱼将脚跘。在境界里起心动念,是因为偏爱比量境,而对于现量的圆满不能自在。平腰折膝蹲,扭顶翘跟躧。本来清静的寂照之德因无明而被境界牵着走,把无上的智慧退转成识别境界的分别和执着。扳凳能喧泛,披肩甚脱洒。不依不靠才能示现无为之广大,不背不扛才能自在洒脱。绞裆任往来,锁项随摇摆。大道似水,性空缘起,缘起性空。踢的是黄河水倒流,金鱼滩上买。踢气球,境界里推敲逻辑,是逆上天之水,即背道而驰。如鱼离水,必死无疑。黄河水,黄,土之色;河,色之軌也;水,相续之理。金鱼,乃法性流也,比喻离活水而成死鱼。那个错认是头儿,这个转身就打拐。一切的错,都是错在源头,识乃心之用也。心转身为识,一切都转变,所谓唯识所变。端然捧上臁,周正尖来潠。放下边见,端正心性,万法自归。臁,小腿,比喻有立场的边见;潠,氵巽,道风,即自在之德也。提跟潠草鞋,倒插回头采。放下万缘,一炁自归。退步泛肩妆,钩儿只一歹。万法唯心现,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版篓下来长,便把夺门揣。版,指定法;篓,捕鱼之器;鱼者,相续之相也。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心中有定格之法,即各科文化中所建立的概念,都是无明本。《首楞严经》:“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踢到美心时,佳人齐喝采。然而无明之法恰恰相反,非常赞叹有定法的创意,给好的创意喝彩。如前面说的美学观念,得到广大世间众生的是喝彩。一个个汗流粉腻透罗裳,兴懒情疏方叫海。在一切识见之中,渗透着种种粉饰之心,然而世人要把这种矫揉造作发挥到极致,这样才能称作尽心尽力了。
言不尽,又有诗为证,诗曰:
蹴踘当场三月天,仙风吹下素婵娟。
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染蛾眉柳带烟。
翠袖低垂笼玉笋,缃裙斜拽露金莲。
几回踢罢娇无力,云鬓蓬松宝髻偏。
言不尽,又有诗为证,上面说了这么多三识相互作用的道理,还是言犹未尽,还不如再做个总结,只用几句话就能把问题的本质说清楚。众生业不可思议,佛说假如众生的妄想罪业是实有的话,宇宙早就胀破了。幸好众生的妄想都只是一种虚幻的影像,只存留在众生的染污心中。
蹴踘当场三月天,仙风吹下素婵娟。蹴踘,一般是指足球运动;这里是指心的举足落足之道。这个学问深奥无穷。佛说:“一地菩萨不知二地菩萨举足落足之处。换言之,蹴踘乃众生当下之心印也。从字的结构上看,足就足匊,也是这一层意思。三月天,春天,万物萌生之时,心如何生?又如何应?当如何住?就匊,即此也。仙风吹下,有二层理义,一层是自然存在智慧的作用;另一层是错用了此心,而有意识作用。即自性可以引出二种作用,一者觉,一者迷。素婵娟,乃万法之净相也,即不论觉和迷境界都是一样的。
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染蛾眉柳带烟。以有为之心去观察,此发心已经不纯净了;以不纯净的心看自然生态,万相被烟雾笼罩了。
翠袖低垂笼玉笋,缃裙斜拽露金莲。虽然凡夫所用之意识心也在道中,凡夫所面对的境界也是性德所显。由于造作的染污,凡夫只看了宇宙一个非常窄小的侧面,而且是个假想的侧面。就像杯弓蛇影一样,看到的蛇影,并非是实。
几回踢罢娇无力,云鬓蓬松宝髻偏。意识反复传递这种蛇影的效果,心的扭曲越来越重,积重难返,见解越发散乱无序,总以偏执心来看一切法。
三藏看得时辰久了,只得走上桥头,应声高叫道:“女菩萨,贫僧这里随缘布施些儿斋吃。”那些女子听见,一个个喜喜欢欢抛了针线,撇了气球,都笑笑吟吟的接出门来道:“长老,失迎了,今到荒庄,决不敢拦路斋僧,请里面坐。”三藏闻言,心中暗道:“善哉,善哉!西方正是佛地!女流尚且注意斋僧,男子岂不虔心向佛?”
那些女子听见,一个个喜喜欢欢抛了针线,撇了气球,都笑笑吟吟的接出门来,识心的作用就是我们去缘它,一缘即来。习惯成自然,面对一切境界只会起心动念。西方正是佛地!女流尚且注意斋僧,男子岂不虔心向佛?这一句曾在前面解释过,非常重要,西方佛地没有女人。女流,这里指八识心田。西方是转八识成四智,哪里还有女人?
长老向前问讯了,相随众女入茅屋,过木香亭看处,呀!原来那里边没甚房廊,只见那:
峦头高耸,地脉遥长。峦头高耸接云烟,地脉遥长通海岳。门近石桥,九曲九湾流水顾;园栽桃李,千株千颗斗秾华。藤薜挂悬三五树,芝兰香散万千花。远观洞府欺蓬岛,近睹山林压太华。正是妖仙寻隐处,更无邻舍独成家。
原来那里边没甚房廊,比喻不能在八识里建立真实的智慧。房廊,户方广郎,比喻智慧之正法。
峦头高耸,地脉遥长。峦,糹言糹山,依文字相而定论;识心高耸;相上延果。峦头高耸接云烟,地脉遥长通海岳。识心接着云烟,毫无真实可言,相上认真,即苦海中造山,如何能解脱到彼岸。门近石桥,九曲九湾流水顾;依识起见,迂曲生心,皆在一切动相之中,因此总是离不开无常的造访;园栽桃李,千株千颗斗秾华。心里都是因果,因果果因,以为有善恶优劣,生生死死论富贵。其实,生死凡夫还什么富贵?迷而不悟。藤薜挂悬三五树,芝兰香散万千花。有为的攀缘,只能是依六七八去攀前五识,即在眼耳鼻舌身的识见搞妄想分别和执着,而随缘之性德能通达一切众生心。远观洞府欺蓬岛,近睹山林压太华。如果不深入观察,人们会以为意识形态是主观能动性,给人类带了进步和文明。仔细去看某一个理论和方法,所建立的种种业障盖覆了自性功德。世间造作的美感艺术其实是极其丑陋的。说艺术好懂,说宇宙难懂。如果说这个宇宙星系都是众生造作而显现的艺术美就好懂了。地球美吗?山川美吗?生死美吗?束缚美吗?正是妖仙寻隐处,更无邻舍独成家。这一句精彩,孤独无援,背离了大道的品格。世间的情感和世间的美学不会有广泛的共振效应。全世界的人类就爱那一个,一切众生像就赞那一尊,都是心量窄小和感情偏执的特征。
有一女子上前,把石头门推开两扇,请唐僧里面坐。那长老只得进去,忽抬头看时,铺设的都是石桌、石凳,冷气阴阴。长老心惊,暗自思忖道:“这去处少吉多凶,断然不善。”众女子喜笑吟吟都道:“长老请坐。”长老没奈何,只得坐了,少时间,打个冷禁。众女子问道:“长老是何宝山?化甚么缘?还是修桥补路,建寺礼塔,还是造佛印经?请缘簿出来看看。”长老道:“我不是化缘的和尚。”女子道:“既不化缘,到此何干?”长老道:“我是东土大唐差去西天大雷音求经者。适过宝方,腹间饥馁,特造檀府,募化一斋,贫僧就行也。”众女子道:“好!好!好!常言道,远来的和尚好看经。妹妹们!不可怠慢,快办斋来。”
把石头门推开两扇,请唐僧里面坐。用意识心的人都依相对论的,门开两扇,让自性的功德在这样的理念里住坐。铺设的都是石桌、石凳,冷气阴阴。石桌、石凳,冷气阴阴。这是妄想之地,阿赖耶的妄想之所。少时间,打个冷禁。冷禁,遇到恶鬼才会产生的感受。化甚么缘?还是修桥补路,建寺礼塔,还是造佛印经?请缘簿出来看看。让众生建功立业的劝化带有时代色彩,古时候没有通讯,很难见佛见经,因此做这些事引起后人觉悟,这就有莫大的福报。如今通讯发达,一句阿弥陀佛可在各种媒体上起作用,经典也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得,花巨资造塔建寺的意义远不如古代。
此时有三个女子陪着,言来语去,论说些因缘。那四个到厨中撩衣敛袖,炊火刷锅。你道他安排的是些甚么东西?原来是人油炒炼,人肉煎熬,熬得黑糊充作面筋样子,剜的人脑煎作豆腐块片。两盘儿捧到石桌上放下,对长老道:“请了,仓卒间,不曾备得好斋,且将就吃些充腹,后面还有添换来也。” 那长老闻了一闻,见那腥膻,不敢开口,欠身合掌道:“女菩萨,贫僧是胎里素。”众女子笑道:“长老,此是素的。”长老道:“阿弥陀佛!若象这等素的啊,我和尚吃了,莫想见得世尊,取得经卷。”众女子道:“长老,你出家人,切莫拣人布施。”长老道:“怎敢,怎敢!我和尚奉大唐旨意,一路西来,微生不损,见苦就救,遇谷粒手拈入口,逢丝缕联缀遮身,怎敢拣主布施!”众女子笑道:“长老虽不拣人布施,却只有些上门怪人。莫嫌粗淡,吃些儿罢。”长老道:“实是不敢吃,恐破了戒,望菩萨养生不若放生,放我和尚出去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