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第五十五回大义精解(决定版)(续一)

(2018-08-21 19:19:45)

五、精解

却说孙大圣与猪八戒正要使法定那些妇女,忽闻得风响处,沙僧嚷闹,急回头时,不见了唐僧。行者道:“是甚人来抢师父去了?”沙僧道:“是一个女子,弄阵旋风,把师父摄了去也。”行者闻言,唿哨跳在云端里,用手搭凉篷,四下里观看,只见一阵灰尘,风滚滚,往西北上去了,急回头叫道:“兄弟们,快驾云同我赶师父去来!”八戒与沙僧即把行囊捎在马上,响一声,都跳在半空里去。慌得那西梁国君臣女辈,跪在尘埃,都道:“是白日飞升的罗汉,我主不必惊疑。唐御弟也是个有道的禅僧,我们都有眼无珠,错认了中华男子,枉费了这场神思。请主公上辇回朝也。”女王自觉惭愧,多官都一齐回国不题。

 

忽闻得风响处,就是不能随缘的住见之动,妄想则成痴风,自性功德又消失了。如今地球上台风盛行,是地球众生痴迷共业加重的表现。沙僧道:“是一个女子,弄阵旋风,把师父摄了去也。”沙僧代表知识,知而有识。女子,代表见;弄风,是痴迷;,旋回,在这里代表住见。住见,着相,都会产生旋回效应,地球等天体自转和公转都是众生共业导致的。行者闻言,唿哨跳在云端里,这里是行者,代表功夫。唿哨,比喻动作带声,非常迅速。口忽口肖,比喻心与事的必然相应有关系。跳在云端里,比喻合乎中道,不偏不依。用手搭凉篷,手为心德;凉篷,比喻中道之清净。四下里观看,比喻心光遍照。只见一阵灰尘,灰尘,代表无明生相。风滚滚,以风来定性一个作用,痴也。往西北上去了,唐僧师徒正确的方向是正西,现在是西而偏北,西代表妙观察,代表成所作,因此往西北去,比喻有住见的造作。八戒与沙僧即把行囊捎在马上,响一声,都跳在半空里去。这是描写当下的功夫,虽然有宿业起行,但是并不碍事,依无所为而无所不为,顺中道义,就能剋果。慌得那西梁国君臣女辈,跪在尘埃,比喻真能安心于中道,诸见皆得降伏。唐御弟也是个有道的禅僧,我们都有眼无珠,错认了中华男子,这一句写得精彩!中华男子,即中道功德。修炼要不离中道,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中华,即精华。我们都有眼无珠,枉费了这场神思。中道义不可以对立而见,见与相的问题就在对立成妄。唐御弟也是个有道的禅僧,即合乎中道义的,必须有禅的功夫才能嫁娶。女王自觉惭愧多官都一齐回国不题。从此见得以降伏而安守本分。

 

却说孙大圣兄弟三人腾空踏雾,望着那阵旋风,一直赶来,前至一座高山,只见灰尘息静,风头散了,更不知怪向何方。兄弟们按落云雾,找路寻访,忽见一壁厢,青石光明,却似个屏风模样。三人牵着马转过石屏,石屏后有两扇石门,门上有六个大字,乃是“毒敌山琵琶洞”。八戒无知,上前就使钉钯筑门,行者急止住道:“兄弟莫忙,我们随旋风赶便赶到这里,寻了这会,方遇此门,又不知深浅如何。倘不是这个门儿,却不惹他见怪?你两个且牵了马,还转石屏前立等片时,待老孙进去打听打听,察个有无虚实,却好行事。”沙僧听说,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他二人牵马回头。

 

只见灰尘息静,风头散了,更不知怪向何方。这一句重要,不容易看懂。一切运动现象皆是假相,就像盯着显示器上每一个像素,像素没有动过,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与空都在原地没有动过。动的是众生的业,就像万花筒,不转它 ,没有变化,一转就变化无穷了。是谁在转动?科学总向外推衍,从不向内心找答案。量子这个层次,波粒二象统一了,物质与精神为什么不能统一?精神有电磁效应,不恰恰也是波粒二象的根本吗?经典物理学奠基人牛顿想不通宇宙运动的第一推动力,近代的科学家发展虽然解释的方法不同了,但是本质上都是一个套路,以物质属性来解释物质运动。对不对?肯定是不对的。因为不可见的力量竟然占了九成以上,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很荒唐?佛也一样,找众生的无明,也找不到。原因是什么?因为运动和力的概念都是众生妄想产生的,得失也是妄想产生的。既然是妄想,必定是求不可得。修行中,要找一个错误出来,把它灭除掉,这还是妄想、分别和执着的表现。《西游记》到这里全是无为对治有为习气,因此能找到现象的本质。青石光明,却似个屏风模样。青石光明,就是意识作用,看上去像八面玲珑,投机取巧,世智辩聪,其实正是个障碍,如同屏风一样,门面摆设盖覆了众生自性的智慧。石屏后有两扇石门,比量境界,相对价值观。毒敌山琵琶洞,毒敌山,邪恶的敌对心理,众生无始劫来养成的分别善恶的习气。琵琶洞,比量境,众生没有办法突破的束缚,无明障。八戒无知,上前就使钉钯筑门,用心所去断障,正是修行中的一大错误。很多人理解达摩西来意也是如此,全凭心意用功夫,以为是要执着某个心意就可以成为功夫。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修行恰恰是放宽心,远离境界的牵引。他二人牵马回头。从心所和识业里回头。

 

孙大圣显个神通,捻着诀,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变作蜜蜂儿,真个轻巧!你看他:

翅薄随风软,腰轻映日纤。

嘴甜曾觅蕊,尾利善降蟾。

酿蜜功何浅,投衙礼自谦。

如今施巧计,飞舞入门檐。

 

变作蜜蜂儿,大圣变化的事物是非常如理的,原因是万法唯心,理与事是相对应的。蜜蜂是采蜜的,即发现一切事相背后的精华,就是看看事物变化的秘密过程。不是随便变化的,这里不用蟭蟟,目的不一样的。

翅薄随风软,方法轻柔,随缘无为;腰轻映日纤,不违性德,心光照耀。

嘴甜曾觅蕊,三心中查找根源,所谓“三潭印月”,心意识清净才能现真相;尾利善降蟾,不留后有遗毒,心意识三心二意的用法,造成了生克制化和六道轮回,三心清净之用不留这种因果问题,蟾,是三脚的吉祥物,比喻三心归一清净并用

酿蜜功何浅,转识成智之功,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投衙礼自谦,大道自然,心清净了,一切法都清净了。

如今施巧计,采用正确方法,事半功倍;飞舞入门檐,轻松入正道。比如念佛法门一样,不离世缘而成佛道,世出世间一次完成。

 

行者自门瑕处钻将进去,飞过二层门里,只见正当中花亭子上端坐着一个女怪,左右列几个彩衣绣服、丫髻两揫的女童,都欢天喜地,正不知讲论甚么。这行者轻轻的飞上去,钉在那花亭格子上,侧耳才听,又见两个总角蓬头女子,捧两盘热腾腾的面食,上亭来道:“奶奶,一盘是人肉馅的荤馍馍,一盘是鄧沙馅的素馍馍。” 那女怪笑道:“小的们,搀出唐御弟来。”几个彩衣绣服的女童,走向后房,把唐僧扶出。那师父面黄唇白,眼红泪滴。行者在暗中嗟叹道:“师父中毒了。”

 

行者自门瑕处钻将进去,飞过二层门里,瑕处,众生的妄见随顺生灭,即生灭识。二层门,生门与灭门。只见正当中花亭子上端坐着一个女怪,只见,突破了生灭,就可以观察到生灭的起因了。正当中花亭子,如佛开示,一切法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花亭子,化法之所在。坐着一个女怪,女,代表见;,比喻妄用。左右列几个彩衣绣服、丫髻两揫的女童,左右,比喻对立之比量见的助缘。彩衣绣服,丫髻两揫,衣服代表身形;髻揫代表所崇之理。丫两,指明是对立见。女童,代表见初。都欢天喜地,正不知讲论甚么。这一句趣味深奥。由对立之见而产生的世间法和世间意,在凡夫看来都很有趣。比如,各种风景,旅游观光之处,凡夫觉得很美。愿意把一生的积蓄都花在游玩之上,而且相互交流观赏感观,哪个不是欢天喜地,讨论不尽?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给生活带来的利益和方便很多。但是如果真要从中找出一点真实,还真做不到。沉迷于幻,这就是众生界的悲哀。这行者轻轻的飞上去,钉在那花亭格子上,行者是什么?前面说过,真如无为之行,就是行在当下。当下是什么?就是钉在那花亭格子上。念念生灭之间,如禅家讲,前一妄念已去,后一妄念未生时。六祖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又见两个总角蓬头女子,两个总角,是指二个发角,与金银二角大王相似,这里比喻依对立两见。蓬头女子,散乱之见。捧两盘热腾腾的面食,面,比喻相分和合,法相也。两盘,对立所见的对立相。,盘旋,世相的动态物质。热腾腾的,见动而有旋复的。奶奶,祖辈之义,此乃诸邪见之本质。一盘是人肉馅的荤馍馍,一盘是鄧沙馅的素馍馍。邪见,依佛家外道而论,一是有我见的,另一是无我见的。人肉馅,以身为我的邪见,这是世俗的浅见,比如西方宗教的邪见;鄧沙馅,以身无我的邪见,这是很多修炼文化的深见,比如道家和佛家小乘的见解。依以上两大类见都不能见性,因此统称为邪见。这里是破无明,因此这些问题被尖锐地指出了。在地球人类的精神文明严重贫乏时期,若能依道家和小乘佛法来修行,给地球众生带来的利益也是不可思议的。如佛在《四十二章经》中所开示的:“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那师父面黄唇白,眼红泪滴。行者在暗中嗟叹道:“师父中毒了。”性德的精气被怪夺去了,眼里只有红尘对立法,没有了清净功德,因此是中了见毒。

 

那怪走下亭,露春葱十指纤纤,扯住长老道:“御弟宽心,我这里虽不是西梁女国的宫殿,不比富贵奢华,其实却也清闲自在,正好念佛看经。我与你做个道伴儿,真个是百岁和谐也。” 三藏沉思默想道:“我待不说话,不吃东西,此怪比那女王不同,女王还是人身,行动以礼;此怪乃是妖神,恐为加害,奈何?我三个徒弟,不知我困陷在于这里,倘或加害,却不枉丢性命?”以心问心,无计所奈,只得强打精神,开口道:“荤的何如?素的何如?”女怪道:“荤的是人肉馅馍馍,素的是邓沙馅馍馍。”三藏道:“贫僧吃素。”那怪笑道:“女童,看热茶来,与你家长爷爷吃素馍馍。”一女童,果捧着香茶一盏,放在长老面前。那怪将一个素馍馍劈破,递与三藏。三藏将个荤馍馍囫囵递与女怪。女怪笑道:“御弟,你怎么不劈破与我?”三藏合掌道:“我出家人,不敢破荤。” 三藏不语,那怪道:“且休烦恼。我知你在女国中赴宴之时,不曾进得饮食。这里荤素面饭两盘,凭你受用些儿压惊。” 那女怪道:“你出家人不敢破荤,怎么前日在子母河边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邓沙馅?”三藏道:“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

 

 

露春葱十指纤纤,葱,艹心,无明所生。十指纤纤,依无明见所起的被缚大千世界见。御弟宽心,我这里虽不是西梁女国的宫殿,不比富贵奢华,妖怪对唐僧说的一段话,非常深刻,也非常有趣。西梁女国的宫殿,是真实功德,邪见没有。不比富贵奢华,因此不在富贵上比较。是不是很有趣?反观人类社会也是一样的,明明承认了一些客观上的优势,还要坚持自己的劣势,又当如何说?其实却也清闲自在,正好念佛看经。注意:如果妖精都是念佛看经的,又如何堕落为妖精?趣味在于把念佛看经当成了世俗的事了,佛法为什么会衰落到末法?就是只有形式,没有实质了。佛法的实质是什么?是建立正见,而这个妖精恰恰代表的是邪见。就像一些佛学家敢说佛经是假的,根本问题就在这里,依自己的意识来读经,供养的还是自己的凡心。我与你做个道伴儿,真个是百岁和谐也。外道的修行就是这个情况,生生世世地修,总是没有成果,见邪了,行又怎么正?又如何能剋果?把佛经当气功的有之,把佛经当仙学的有之,只能得个百岁和谐而已。那怪笑道:“女童,看热茶来,与你家长爷爷吃素馍馍。”这里有爷爷,因此奶奶的对应关系就看出来了,众生本具的性德,虽然有,由于一直与邪见在一些,中毒了,而不得利益。热茶,对应于茶代表的禅,这里与热腾腾的饝饝对应,一边住见,一边修禅,这是野狐禅。那怪将一个素馍馍劈破,递与三藏。三藏将个荤馍馍囫囵递与女怪。这里有理趣,妄想也是不离大道的,真正起作用的部分是清净的大道。大道给予妄想的凡夫呢?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的。女怪笑道:“御弟,你怎么不劈破与我?”三藏合掌道:“我出家人,不敢破荤。”这一句就是对上面的解释,道是清净的,众生妄想心只能得到一个囫囵的境界。就像科学研究物质一样,不论如何研究都是一个囫囵的状态。虽然可以细分到量子,但是永远看不到量子里的事实真相,不可能进入到量子里的三千大千世界里。那女怪道:“你出家人不敢破荤,怎么前日在子母河边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邓沙馅?”这一对话是禅机。说出家人不打妄想,前次在清水河,不是打妄想了吗?今日又选择了清净无为?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这句回答很高明,意思是事物的背后都是有理的,事是依理而显的。若是依邪见,则不能见真相。水高,指越回归根本,根本处刹那生灭,难以把握。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沙陷,是指执着于尘沙的情见,这里面必须要止住妄想进一步攀升。菩萨修行进进退退,并不是菩萨起心动念的结果,这是菩萨与凡夫根本上的区别。因此菩萨将来必定成佛,凡夫还是凡夫,总在发心有不同。现在社会也是一样,看到修行人还没有证果,就觉得和自己一样,这是很大的错误。在哪里看差别?所谓盖棺定论,看死的差别,凡夫要僵尸,修行人不会,从生到死,吉祥自在。僵尸是所造恶业在死后受恶报的最明显的特征。一个人是不是行善,如果活着的时候看不出来是不是表演造作的善,死的时候就无力假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