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网络欺凌
(2016-12-27 09:57:04)
中国的变化实在是太大太快了。前两天朋友圈流传一个段子,说五年前如何如何,那时还没有微信,谁谁谁还在统治着什么地方作威作福耀武扬威。倏忽之前,天翻地覆,恍若隔世。处于如此剧变之世,现今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是个什么模样,只怕大大超出了我们这些成年人的想象吧?
报告说“遇到校园欺凌和网络欺凌时,不喜欢向父母和官方机构求助是现在青少年的常态,由于这些欺凌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很多孩子往往会认为向人求助是弱者行为,缺乏求助欲望。”我疑心孩子们之所以认为向人求助是弱者行为,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求助时真的就被当做弱者并进而受到一些负面的评价——仔细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生活经验,是不是这样?如果他们的求助可以获得积极正面的回应,比如理解、关爱,相信他们是不会如此高度戒备的。
不管我们是否理解他们,也许我们都必须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们在上网的时候会遇到一些精神伤害,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所谓网络欺凌,说不定还有其他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行为。我们绝不可指责他们的感受不正当,我们只需正视他们受到伤害这个事实,这恐怕才是最重要的。
报告指出网络欺凌还与青少年的上网时间有关,“每天上网时间越多,网络欺凌他人和被他人欺凌的机会也就越大。”我认为这个导向似乎存在一些问题,网络欺凌不是因为上网时间长,主要恐怕在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某些方面是不是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报告提到广州青少年的情绪状态不容乐观:焦虑指数(11.74)已处于中等焦虑状态,抑郁指数(11.15)虽然呈现轻微状态,但远高于香港(9.07)、澳门(9.93)青少年的数据。试想一下,焦虑、抑郁难道不是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普遍的精神症候吗?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却要求孩子们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天天满满地正能量,只怕是强人所难,不焦虑也焦虑了。
关注网络欺凌,是为了孩子们的心智健康。在关心帮助他们之前,我们可否先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自己的心智健康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