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3时许,海珠区南沙港快速北行线仑头收费站路段,一辆载着46名学生的校车突发自燃,情况异常危急,恰好路过的3名广东边防总队江门边检站官兵伸出援手,帮助校车司机和随车教师将车上师生疏散并妥善安置,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在海珠区教育局的通报中,却只字未提3名官兵,只说“司机在行驶中感觉车辆有异常,就立即在紧急停车带靠边停车,与随队教师一起组织车上所有师生疏散至安全区域,所有师生被安全转移。约15分钟后,车辆发生燃烧,由于司机与随队教师处置及时、到位,无人员伤亡”。
之所以重提此事,是因为这两天包括澎湃、中青网在内的几家媒体再次报道了这件事,甚至连央视新闻台都作了报道,并公布了当时的监控视频,完整地还原了真相,才发现的确如官兵所说,校车开始冒烟起火时46名学生都没下车,“我就冲着老师喊赶紧下车撤离,然后老师就叫所有学生从右侧车门下车。”
“一共46个学生,因为火还没有烧进车里,所以他们基本没有惊慌,或许还没有意识到危险。他们刚刚下车,火就烧进车里了。”从视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们是冒着浓烟下车的,海珠区教育局通报中说学生下车15分钟以后车辆才燃烧,是不符合事实的。
说实话我当时看了报道,后怕得心惊肉跳,正如网友所说,这几名官兵“拯救了46个家庭”。另外也有点困惑:到底是谁先组织疏散那46个孩子的?因为很明显海珠区教育局的通报与官兵的说法有很大的出入。现在经过媒体更详细的报道,我们终于可以知晓答案了:海珠区教育局的通报在相当程度上隐瞒了那3名边防官兵率先组织疏散学生的这一关键事实。
明确这一点绝非为了邀功请赏,只是想问:海珠区教育局的那份通报是如何出笼的?为什么与事实有这么大的出入?面对这样一个危急万分的重大安全事故,到底应该怎样做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海珠区教育局的这种做法其实相当“中国”。抛开颟顸、怠惰、官僚这样的腹诽,从善意的角度,我们现在采取的办法很多都是对外尽量淡化事件,在内部严加整改。问题是,以这种习惯性的文过饰非,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动机去直面问题?动力不足,动机成疑,我们的内部整改会有多大的效果?
为今之计,既然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体都再次报道了这件事,海珠区教育局就不能无动于衷,而应该彻查事件。彻查不是为了追责,而是为了找出事件背后真正的原因,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需要彻查的至少有几点:为什么“符合校车管理规定”的校车会发生自燃?自燃后为什么司机和随车老师的表现那么缺乏训练?海珠区教育局的通报中为什么对发挥了关键作用的那3名边防官兵只字不提?
只有尊重并勇于面对事实,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否则只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今后的改进不会有什么大的帮助。
2016年10月21日《南方都市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