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与政府的博弈磨合还将继续
(2016-10-10 09:17:11)
别的地方不去说它,只说广州。广州对网约车的限制主要是限制车辆:一是对车的大小、排量有明确要求(车辆排量必须为自然吸气下的2.0L或者带涡轮增压的1.8L),还有其他一些技术参数。我对这些完全外行,有人分析如此一来很多车甚至一些豪车都将达不到准入标准,更别提其他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规定一般公务用车排气量在1.8升以下,如此说来网约车的排气量甚至超过了一般公务用车的标准,算是高配了。我不知现在的网约车有多少符合这样的标准,也不知正式实施后符合标准的网约车会有多少。
再就是要求是新车:取得本市公安部门核发的车辆行驶证,且初次注册登记取得《机动车行驶证》之日至申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之日未满1年。这就意味着基本上原有的车半路转开专车不大可能了,很大程度上必须是专为开专车而买车。这么严苛的限制,会不会导致大量的黑车或蓝牌车出现?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疑虑,毕竟市场这么大,而搵食的人又那么多。
最后说说为什么要设限。其实广州的暂行办法第四条说得很清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有序发展网约车——有序才是最重要的。这恐怕也是广州乃至中国相当长时间的新常态:面对某种不可阻挡、打压、取缔的新东西,采取种种限制的手段使之平稳有序,不至于对现成的格局、秩序造成影响、冲击,或者将影响、冲击控制在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某些时候的确显得有点保守甚至落后,但揆诸无数南橘北枳的过往,这样的稳妥谁又能说没有它的道理呢?
总之,博弈和磨合还会持续。

加载中…